智能制造并非仅停留在工厂生产环节,而是贯穿生产、销售、售后、消费者等全链条。——潘晓勇
11月3日,2016智能制造-工业4.0中德论坛在成都召开,来自中德两国的企业和学界精英共聚一堂,探讨智能制造对经济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多位专家表示,智能制造将是大势所趋,四川应把握这一历史机遇,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
潘晓勇:
智能制造不仅只在生产环节
11月3日,2016年首届“四川杰出人才奖”获得者、四川长虹智能制造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经理潘晓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智能制造并非仅停留在工厂生产环节,而是贯穿生产、销售、售后、消费者等全链条。
“长虹从2007年就开始探索智能制造,只是当时没有工业4.0的概念,我们叫长虹制造模式,核心就是整个企业效率提升。”潘晓勇说,从那时起,长虹就开始定制化生产和柔性制造。
通过与其他软件公司合作,目前,长虹已实现生产过程实时呈现。“把生产过程进行数字化呈现,在反向控制生产线,就可以提前发现很多问题。”潘晓勇说,随着自动化和信息化生产的不断升级,产品也越来越呈现出定制化的趋势。
但在潘晓勇看来,智能制造并非仅停留在工厂制造环节。“工业4.0就是把包括消费者、销售、售后等全部环节都融入进来。”潘晓勇说,目前长虹的大客户早已实现了定制生产,但在消费者一端,定制化需求也已开始凸显。
“满足消费者的定制需求体现在:几十款产品同时上线,通过数字化和信息化应用,可以根据消费者需求随时调控生产。”潘晓勇表示,柔性生产不仅作用于消费者,也可以调节生产环节。
潘晓勇认为,智能制造的目的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前的传统竞争依靠人工成本低,但现在已经没有竞争力了,这就倒逼企业进行产品创新和智能制造。”潘晓勇表示,尽管与东部沿海省市相比,四川智能制造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但智能制造是一大趋势,必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一大动能。
方志刚:
数字工厂样板助力中小企业
西门子工业软件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方志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几年发展,智能制造和工业4.0灌输概念的阶段已经过去,越来越多企业开始进行落地实践。
以西门子为例,西门子将数字化工厂放在了成都,并希望打造成一个智能制造的样板。“西门子未来的愿景非常明确,就是聚焦于电气化、自动化和数字化业务,这三个方向也与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不谋而合。”
方志刚说,西门子希望将成都数字工厂打造成一个样板。“四川企业在智能制造方面,不同行业的发展水平不同。既有2.0也有3.0,也有接近4.0。”
“成都很多汽车制造和飞机制造企业,数字化水平非常高,有条件的企业正在向工业4.0迈进。”方志刚表示,西门子成都数字工厂除了通过打造智能制造样板和与中小企业分享智能制造方面的经验和核心技术外,还会打造一个企业云平台,“帮助其他企业从工业2.0、3.0向工业4.0转型升级。”
谭建荣:
未来制造企业也是软件企业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谭建荣看来,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的引领作用超出了原来的想象。“在这种背景下,国际上出现了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三个振兴制造业的计划。”而这三个计划,“都聚焦互联网+和智能制造”。
谭建荣说,现在众多企业都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运用了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但真正用互联网技术支撑全业务流程的企业还不多。
他认为,工业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相互划分的时代已经终结,“未来每一个制造企业同时也是一个软件企业”。“互联网技术中的物联网技术、实时传感技术、大数据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与制造业紧密相关。”另一方面,工业机器人与物联网结合,也催生了智能柔性自动化应用。
谭建荣认为,只有通过互联网技术与制造业的有效融合,才能实现中国制造企业的转型与升级。
周宏亮:
民营企业积极布局工业4.0
成都精位科技有限公司CEO周宏亮认为,四川经济要想跟上全球经济的步伐,离不开民营中小企业的参与。
“我们民营科技企业也在积极进行工业4.0的布局,把高精准的定位传感器和定位标签,应用到智慧工厂中。”周宏亮说,他们公司生产的定位传感器和定位标签已应用到了华为智慧工厂的流水线上,“德国一家企业也是我们的合作伙伴”。
具体到目前火热的VR产业,周宏亮认为,除了C端的娱乐应用场景,VR在B端也有广泛的应用。“VR可以用于核电站、煤矿等高危行业的职业培训,在一些复杂的教学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中,“VR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VR真正的春天还没有到来,作为新经济增长的代表方向之一,VR一定会成为四川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新力量。”周宏亮说。
华西都市报记者 董兴生
原标题:首届“四川杰出人才奖”获得者潘晓勇:智能制造将成四川经济增长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