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可移动文物普查4年摸底 四川104万宝贝亮眼(4)

2016-11-17 16:44   来源: 四川在线   编辑: 申海娟   责任编辑: 马兰

合川马门溪龙

自然类标本孤本众多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在历史文物之外,还把自然类藏品纳入普查范围。而自贡恐龙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等馆藏的部分古生物化石、古人类化石和动植物标本,不仅在中国、就是在国际上也极有价值。

据曾参与自然类藏品普查的自贡恐龙博物馆研究员彭光照介绍,四川的古生物化石类文物有2492件、古人类化石文物1件、熊猫等现生动植物文物则有17281件。这些标本的价值,远不止于猎奇。

在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一块看起来灰扑扑的大石头被安置在最显眼处。这块表面坑坑洼洼、却又在斑驳间透出点金属光亮的石头,就是博物馆的三大“镇馆之宝”之一——隆昌铁陨石。彭光照说,据隆昌县志记载,隆昌铁陨石于明代时陨落到隆昌县城西北郊约五华里的道观坪,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掘出,被人们看做“神物”,精心保存。1972年,成都地质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前身)的老师在隆昌见到这块奇特的“石头”,带回学院研究。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馆藏的合川马门溪龙化石,同样无比珍贵。因为这种著名的恐龙曾是亚洲最长的恐龙。记者了解到,理工大的这尊马门溪龙化石,身长22米,300多块骨骼重达1.7吨。最大的一块大腿骨就有200多斤重,骨头上的血管孔,竟然有人的手腕一般粗。

至于自贡恐龙博物馆,则有更多的珍稀标本。有一种扁头中国短头鲵,是上世纪80年代该博物馆开扩房基时,在现场一批石岩上发现的化石。经过中科院古脊椎所技师张宏两个多月的精心修理,发现它是恐龙时代的迷齿两栖动物、也是自贡大山铺恐龙动物群中发现的惟一两栖类化石。彭光照说,传统观点认为,迷齿两栖动物在三叠纪以后就灭绝了,但短头鲵化石的发现,说明这种动物生存到了中侏罗纪。这是世界上发现的时代最晚的迷齿两栖类化石,把这类动物的生存时代向后推延了约2千万年。

原标题: 可移动文物普查4年摸底 104万宝贝亮眼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