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国内国际  »  正文

全面小康"最后的战役":脱贫攻坚一年进展如何

2016-11-28 07:04   来源: 人民网   编辑: 唐欢   责任编辑: 马兰

去年今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明确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并定下了此后脱贫攻坚的时间表、路线图,还让中西部22个省区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人们普遍将这称作“军令状”。

5年攻坚,第一年的作为,至关重要。这场攻坚战,堪称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前“最后的战役”,要面对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按时按标摘穷帽

面对5000多万贫困人口的脱贫攻坚战,中国迎难而上。

这一年,许多省(区市)都印发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按照各自实际情况,规划脱贫“摘帽”的时间表、路线图。

比如,山西省提出,2016年脱贫50万人、2017年脱贫56万人、2018年脱贫55万人、2019年脱贫46万人、2020年脱贫25万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明确今年120万人脱贫和1000个贫困村8个县(市、区)摘帽;贵州省则将其分为两步,到2017年末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300万人以上,再到2020年末实现623万现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而在2016年全国省级“两会”全部结束后,梳理各地政府工作报告,至少24个省份在2016年工作安排中明确提出年内脱贫人口具体目标数。其中,湖北、陕西等11个省份将目标人口数定在百万人或以上。

也有省份提出贫困县“摘帽”的目标。例如,2016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年实现5个贫困县“摘帽”;而根据《陕西省“十三五”农村脱贫攻坚规划》,陕西2016年除了要让130.1万贫困人口脱贫,还要让2个贫困县“摘帽”。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许多省份出台了相关标准,但在脱贫“摘帽”这件事上,需要遵循的是“国家标准”。今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明确规定了脱贫“摘帽”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退出标准和程序等。比如,原则上贫困村贫困发生率要降至2%以下(西部地区降至3%以下),原则上贫困县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西部地区降至3%以下),以严格的数据来衡量。

全力、动力、精准

通览过去一年中对扶贫攻坚的报道,很容易看到三个关键词不断出现——全力、动力、精准。

全力,是因任务艰巨。到今年初,国务院扶贫办的全国扶贫开发大数据显示,全国的贫困人口还有5575万。这意味着,包括今年在内的五年内,每年至少要有1000万群众脱贫。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这一年中国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大扶贫格局日渐形成。

最高领导人的态度,最能代表国家对扶贫攻坚的决心。习近平说,在过去40多年里,“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

动力,既是外在的,也要靠内生。在过去一年中,无论中央还是地方,都为脱贫攻坚投入了大量资金与帮助。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上,可以看到,驻村帮扶、片区攻坚、行业扶贫、易地扶贫、金融合作、定点扶贫等多种方式。今年,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首次超过1000亿元,全国派出12.8万个驻村工作队进驻贫困村,54万多驻村干部助力脱贫攻坚。

与此同时,在扶贫的中国经验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开发式扶贫。在2015年11月29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有很生动的概括: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

精准,则是中国式扶贫的基本逻辑。通过建档立卡发现“扶持谁”,通过加快形成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定好“谁来扶”,通过实际情况决定“怎么扶”,以及通过严格论证来决定“如何退”,都是过去一年中国扶贫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第一民生工程

在一年前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要求,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地区党委和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

显然,经过这一年的努力,头等大事的解决思路正越发清晰。

在制度层面,这一年的力度很是罕见,保障机制集中推出。2月,扶贫成效考核机制建立,贫困地区的年度考核,增加减贫成效权重;4月,贫困退出机制建立,明确脱贫“摘帽”标准;7月,扶贫督察巡查机制建立,部委独立调查组监督扶贫进展;10月,脱贫攻坚责任机制建立,中央和各级政府权责明晰,确保扶贫政策有效落实。

很多事,只有中国能做。比如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今年7月20日,习近平在银川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强调了这一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大举措。过去,闽宁扶贫协作等先例很振奋人心,如今新的协作已然开启。

原标题:对照“路线图” 落实“军令状” 脱贫攻坚一年进展如何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