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2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2月1日签署合作备忘录,全面展开“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建设。全国1.2亿中小学生、900万教师将受惠于项目,“标准普通话”推广有望提速。
今后,有8套教材的3000余篇课文将被纳入“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优秀播音员、主持人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示范朗读。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杜占元评价,这是课文由“入眼”到“入耳”、“入心”的关键一步。
杜占元:这就像你看乐谱和听音乐会。你可以自己看乐谱,你还得会看,你看得懂,跟听音乐会还是不一样的效果。
数据显示,虽然全国的普通话普及率平均已超过70%,但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大城市的普及率超过90%,但很多农村和民族地区只有40%左右,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甚至不到2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阎晓明表示,通过“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项目建设,为全国1.2亿中小学生、900万教师提供语文课文标准的普通话诵读示范,协助实现“十三五”期间全国普通话基本普及的目标,国家电台责无旁贷。
阎晓明:我们每个人都和教育有关系。现在大家讲汉语的纯洁性,语音也应该是“纯洁性”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中小学的语音教育从国家的立意来说这是文化的传承,普通话的文化传承。我们能提供的,就是我们的技术设备、著名的播音艺术家,全力以赴,争取成为课本的一个标志。
根据国家语委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签署的合作备忘录,双方将于2020年年底前完成“诵读库”制作工作。作为项目参与者之一,著名播音艺术家方明表示,希望通过课文的录制,让中小学生学会正确朗读、进而学会正确说话。
方明:现在存在一些问题,教语文的老师有一些话可能说得不是很标准。我们用这样一种做法告诉中小学生,日常生活中你是这样讲的,但朗读课文应该这样去读。应该用这样标准的语言读我们的课文,同时说话也要用标准的语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国家,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克服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应当说,现在在我国,普通话正处于加速普及的阶段,但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特别是信息化的需求相比仍有差距。据了解,目前全国普通话普及率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极不平衡。很多农村和民族地区只有40%。方言区特别是重方言区,县乡级小城镇,贫困边远地区的普通话仍然没有普及,广大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的任务依然繁重。
推广普通话不仅是政府行为,也是社会行为,作为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应该积极作为,主动树立推广普通话的好榜样,将影响力逐步向广大农村地区拓展,为逐步实现全社会普及普通话做出自己应尽的力量。
可以说,此次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面展开的“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建设,就是对推广“标准普通话”所做的一次很好的实践,我们也相信,这一建设项目,将为普通话的普及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记者沈静文)
原标题:“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助力推广标准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