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一周多的天气将维持晴好,甚是喜人,但你可能不知道,冬日暖阳也会成为霾的“推手”。5日,省环境监测总站的专家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冬日里的晴天,由于地面温度下降快,早晚容易出现逆温层。天空就像扣了一个锅盖,空气无法上下对流,导致污染物难以扩散。”
晴天易现逆温层,污染物难扩散
一般情况下,在低层大气中,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有时在某些层次,则可能出现相反情况,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这种现象称为逆温,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
“在四川,晴天多,则地面温度下降快,早晚容易出现逆温层。”省环境监测总站的相关工作人员解释道,“天空就像扣了一个锅盖,空气无法上下对流,导致污染物难以扩散。”
此外,冬天早上的雾,会使空气的相对湿度变大,污染物容易吸湿性增长,PM2.5遇到湿气反而会膨胀,导致浓度不降反升。但同时,随着白天日照加强,近地面温度升高,空气可以实现上下对流,扩散条件变好,空气污染情况也会相对改善。
天不给力霾难散,污染排放“贡献多”
相较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属沿海地带,在四川身处内陆盆地的地形特点下,成霾的气象门槛相对较低。“如同一口大锅,在秋冬季节,加上静风、雨少、湿度大等不利气象条件,污染物悬浮在空中,空气无法上下对流,导致污染物难以扩散。”省环境监测总站的相关专家表示,这样的先天条件,注定了四川在空气治理上,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难题。
“从气象条件上看,今年11月简直就是近十年来污染物扩散条件最差的一年。”除了“天不给力”以外,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巨大也对污染天气的“贡献不小”。
从今年以来开展的PM2.5来源监测结果表明,四川省内主要城市PM2.5的首要来源是工业和燃煤贡献,占40%左右;机动车尾气,约占近30%;扬尘和秸秆等生物质燃烧比例基本相当,分别占11%-13%左右。成都大气超级站监测结果显示在11月下旬污染过程中的PM2.5主要来源除了工业外,机动车尾气贡献的增长幅度比较明显。
华西都市报记者 杜江茜 吴冰清
原标题:省环境监测总站专家:冬日暖阳,有时也是雾霾“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