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去年5月份火过的一篇题为“人类不再需要眼镜!加拿大黑科技8分钟永久恢复视力!”的文章再次刷爆互联网。
这篇文章宣称,加拿大一位普通验光师耗尽8年时间研发出一件逆天神器——仿生晶体。只需要8分钟手术植入眼睛后,使用者不但能够恢复视力,且能提高到视力正常水平的3倍。
这种仿生晶体真的有那么好吗?它的作用原理究竟是什么?对此,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的国内外众多眼科医生,多数持质疑意见,但也不乏支持者。
而面对众多的质疑,该研究的发明者、加拿大“Ocumetics”科技公司创建者加斯·韦伯日前也首次打破18个月的沉默,接受了成都商报记者的专访。
韦伯技术被吹得很玄
这则事关近视眼群体福音的稿件最初于去年5月被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报道,题为“Ocumetics仿生晶体可以给你3倍视力”。这是对在美国圣迭戈召开的2015年美国白内障和屈光不正外科学会会议一则会讯的报道。媒体后来报道称,加拿大Ocumetics科技公司开发的这款仿生晶体,需经过类似白内障手术的过程植入眼球内,整个过程大概需要8分钟,无需麻药也不用住院,术后患者视力可立即恢复。发明者韦伯称,该仿生晶体可折叠,仅需浸泡在生理盐水中使用注射器植入眼球内,只要10秒钟该晶体就可扩散至整个眼球,手术切口小且手术过程无痛。
文章援引韦伯的话称,术后人们瞬间将视力提升3倍。所谓3倍,意思就是,“如果你原本只能在10英尺处才能看清钟的时间,植入该仿生晶体后,你在30英尺外也能看清楚它。”他还说,该仿生晶体主要用来纠正25岁以上人群的近视眼,因为这部分人的眼部结构已经基本发育完全,屈光不正已经稳定不再进展。这款仿生晶体预计2017年上市,目前还在准备进行动物实验和盲人临床试验。韦伯还说,由于该仿生晶体是由生物惰性材料制成,因此感染风险很低。
专访韦伯
“我想解放自己,也解放他人”
“我在8岁时就近视了,不得不佩带矫正眼镜。”韦伯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专访时称,在他成长的环境里,佩戴眼镜是近视患者的唯一选择。虽然戴眼镜也照样可以参加各种体育、享受户外运动,但对眼镜的依赖常使他感到脆弱,“难道我只能一辈子躲在屈光眼镜后面观察生活吗?”因此,韦伯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眼科医生,“我想解放自己,也解放他人。”
替代产品
韦伯介绍称,作为一名眼科医生,他很清楚角膜激光手术的弊端,但不论如何该手术还是发展成为当前最流行的治疗方式。韦伯称,人类眼球中位于瞳孔之后的晶状体,在年轻时还十分美好,但随着不断成熟,自然晶状体会对眼球内几乎所有其他结构造成攻击,逐步变成一种累赘和负担。
“这种过程自然而然地会发生,不论你的眼睛是否佩戴了眼镜、隐形眼镜或进行过激光手术。近视、老花眼、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离和其他各种形式的黄斑变性,都是这一过程的晚期表现。”韦伯说,很简单,自然晶状体进化成为眼睛内的“坏苹果”。
韦伯表示,他历经8年多时间耗资300多万研发出的“仿生晶体”,将用来替换掉人类眼中的自然晶状体,“和白内障手术过程相似,它将被植入眼睛内部,手术的确存在一定风险,但在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下,这一风险很低。”
工作原理
出于多种原因考虑,韦伯称,对青年及成年人做自然晶状体摘除,要比在老年人身上做要安全得多。“放任眼中如此重要的结构慢慢退化,使得人们不得不一辈子依赖眼镜或做激光手术,这没有任何益处。倘若替代性晶体能拥有所有自然晶状体具备的所有性能,不如早点介入。”
韦伯告诉成都商报记者,18个月前,他们研发的“仿生晶体”功能性原型被介绍给大众,“从那时起,我们一直都在闭门研究。但现在,我很高兴能打破沉默,宣布‘仿生晶体’的完成。它已经从一种可行性的概念原型,转变成一种优美的设计。”韦伯表示,其团队目前仍致力于将其完善成一种能够经受时间考验的经典设计。
面对外界对这款“仿生晶体”的种种疑问,韦伯还首次向成都商报记者透露了其工作原理。他说,“仿生晶体”是由惰性手术性材料制成,预期寿命可超过100年。“它包含一个专利自动调节悬架系统,以及一个专利动态晶体。该悬架系统能自我调节,以适应每个受体眼睛的尺寸,其每一次和眼内肌肉的接触都会导致动态晶体立即改变焦距,和眼睛保持一致。”韦伯称,由于动态晶体只使用了眼睛内肌肉不到百分之一的能量,因此焦距可以在无限远的光学距离和不超过10cm的距离之间毫不费力地来回转换。
发展方向
韦伯的设计还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规划和准备。他说,25岁以上“安装”了“仿生晶体”的近视患者,绝大多数以后永远不需要升级晶体。但这一产品内的悬架系统可以充当晶体升级的“插接站”。“除了安装升级版的晶体外,它还能和高级的波前像差技术结合运用,使人类获得更为超强的视力;其他作用还包括帮助减慢或停止近视眼进程,输送缓释药物,或电化学治疗等。”
在未来,这一“插接站”还可以承载微电子,将稳定的画面映射至视网膜上。“这是让所有参与‘仿生晶体’研究者们最感兴奋的事情,因为它有可能升级进化成一种可改变人类沟通模式的产品。未来拥有这一增强功能的人类,将可以在眼睛的虹膜背后拥有纳米级芯片处理器,可管理视网膜图像,实现人类与数字世界的交互。”
医生会诊
虽然韦伯所描述的技术堪称完美,实现永久性治愈视力似乎唾手可及,但国内多位眼科医生对此技术依然存疑。
全新仿生晶体?
“从专业角度看,这种晶体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就是人工晶体。”——尖峰眼科公益教学平台创建者刘保松医生
首先是“仿生晶体”,“从专业角度看,这种晶体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就是人工晶体。”尖峰眼科公益教学平台的创建者、从事眼科30多年的刘保松医生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说道,“比如现在医学上有屈光性人工晶体植入术,包括单焦点人工晶体和多焦点人工晶体,另外我们还有ICL技术,这种技术已经很成熟了。”据悉,ICL手术在国内也称可植入式隐形眼镜,是一种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只不过植入位置在晶状体前方的眼球后房,而且不去除原本存在的晶体,植入的晶体类似于隐形眼镜帮助矫正屈光不正。
全新材料?
“他所提到的特殊材料——惰性材料,不是什么新材料……目前也在使用。”——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曲超
“材料也不是什么新材料,”有着10余年临床经验的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曲超说道,“他所提到的特殊材料——惰性材料,其实目前我们使用的材料也都是惰性材料,生物相容性很高,它在人体内不会引起反应,可以在人体内待得很久,不会影响其透明性。”
8分钟手术?
“将原来的晶体去掉,植入人工晶体,本身就只需要5~10分钟时间。”——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曲超
在曲超看来,根据目前媒体报道,这只是很普通的白内障手术。这种手术本身只需要5~10分钟时间——将原来的晶体去掉,植入人工晶体。从思路上看,这也只是一种普通思路。 而对于部分媒体所报道的“手术不需使用麻药”,广东眼科医生张乃文(化名)称,“这根本不可能。”她说,因为眼球内的末梢神经特别密集,至少也要用表麻。
实质性飞跃?
“在产品出来之前就去评论此事,有将该科技炒得过高之嫌,非常不符合科学精神。”——尖峰眼科公益教学平台创建者刘保松医生
刘保松说,“我认为在他所研发的产品出来之前就去评论此事,有将该科技炒得过高之嫌,非常不符合科学精神。放眼全球,任何医疗产品必须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才能推出来。但他们却在产品还处于设计阶段时,就通过媒体让全世界都知道,我认为这非常不严谨。如果他说一个东西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我觉得这完全是扯淡。”
广东眼科医生张乃文(化名)说,“如果是视神经和视中枢出现问题的盲人,你怎么改晶体都是没用的。就好比灯泡不论有多好,那电线不通电,再怎么也不会亮的。这不就是诓人么。”
支持者说
耶鲁大学专家:这一装置将使我们接近完美视力
虽然该“仿生晶体”在众多眼科专家们看来不太靠谱,但韦伯也争取到了一些支持者。2015年,当韦伯将其“仿生晶体”在圣迭戈的美国白内障和屈光不正科学会会议上公布和介绍给14名顶级眼科专家后,在耶鲁大学和美国威尔康奈尔医学院任教的眼科专家韦森特·迪鲁伊斯也成为其拥趸。
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迪鲁伊斯医生的回答透露出他对该“仿生晶体”研发的了如指掌。他说,在过去一年间,“仿生晶体”已经进行了数次设计上的改进,当前的设计中包含悬架系统,可以自我调节以适应受体眼睛的精确尺寸和维度。迪鲁伊斯医生还回答了成都商报记者两次询问、韦伯都未回应的关键性问题——临床试验。
“‘仿生晶体’仍在研发中,动物研究将从2017年启动。如果动物研究证实了‘仿生晶体’在眼睛中的光轴性和生物兼容性,那么人类的临床试验将会启动。”迪鲁伊斯回答称。而在2015年的报道中,韦伯称其将对动物和盲人的眼睛做临床试验,预计两年内在加拿大和其他国家上市。迪鲁伊斯此前还表示,“我认为这一装置将使我们更接近完美视力。”
而对于韦伯本人来说,他对许多眼科同行们的质疑已经见怪不怪了。他对成都商报记者说,“很多医生听到这个发明后,都会觉得这好到令人难以置信,不可能成真。对此我非常理解。”韦伯称,如果他没有参与其研发过程,他也会说出相同的话。“但任何对‘仿生晶体’有效性提出质疑的人,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没有得到全部的信息。通过临床试验的严格考验,这款设计的有效性将会不言自明。”
虽然连加拿大本国的审批都还没有通过,但韦伯已经瞅准了中国的巨大市场。他向成都商报记者透露,“Ocumetics科技公司正在尽一切努力和最好的中国代理商或公司合作,将仿生晶体以一种及时的、有效的和划算的方式带到中国。”
原标题:黑科技还是大忽悠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