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起,《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正式实施。百味盐为首,食盐与家家户户关系十分密切,实施“盐改”首日食盐市场有着怎样的变化?一年前的昨日,我省正式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一年来“离境退税政策”在国际购物天堂掀起了怎样的消费热潮?还有那闻名世界的成都火锅味道,在美食之都和世界旅游目的地,是如何助力搭建起西部对外交往中心“桥梁”的?
昨日起,《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正式实施。对于盐业改革,老百姓最关心的是食盐价格的变动。《方案》指出,今年1月1日开始,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由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成本、食盐品质、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自主确定。记者昨日走访市场发现,目前成都市场上食盐的品种和价格并未出现明显的变化,总体上成都市场食盐供应有充分保障。
记者看到,目前我市各大超市中占比最多的仍是四川顺城盐品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南充顺城盐化有限责任公司、四川久大制盐责任有限公司等四川制盐企业生产的食盐,种类以加碘、低碘、无碘等为主。以红旗连锁为例,店内货架上一共有十余种食盐在售,350克装的川晶和邦绿色食品加碘售价最低,1.5元一袋。四川久大制盐有限责任公司进口的五岛滩食用盐是价格最贵的一款烹调盐,1000克售价15.2元,这显示出盐改后食盐市场供应结构多元化,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在现场,记者随机询问了几位挑选食盐的消费者,对于这样的价格,他们均表示“可以接受”。当然也有市民担心,如果放开食盐价格,由企业自主定价,盐价会不会上涨。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不用太担心,“从价格方面看,市场上食盐的价格会因为竞争主体的增加而降低,且价格分布带会愈加细化。”他告诉记者,以往国家规定了食盐价格,许多具备专门功能的盐,如给糖尿病人的专用盐等,企业并没有动力去生产。盐改之后,企业会相应增加新品研发投入,再加上企业之间互相竞争,食盐品类会越来越丰富,消费者也将有机会购买到真正需要的种类。
成都盐业相关负责人认为,对于老百姓而言,在不久的将来,盐业市场中将有更多更大的自由选择权。这意味着,买盐会如买菜,品种多样,可供选择,可以买高大上的“高端盐”,也可以买一两块钱的普通盐。
相关链接
盐价放开 市民态度如何?
家住锦江区的王丽群阿姨是家里的“大厨师”,每天做饭给家人吃。在她看来,盐价放开对小家庭来说影响不是很大。“一天吃多少盐我还真不知道,不过一般一包300克的加碘盐,我们家四口人吃一个月左右。”王阿姨说。对于大部分“煮”妇们来说,盐价涨跌对她们影响有限。“一个月用1袋,两三块钱,和其他食材比起来,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王阿姨说。
“离境退税”实施一年
游客在成都“买买买”
2016年1月1日起,我省开始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作为在全省率先实施该政策的成都市,一年过去了,退税情况到底如何呢?昨日,记者来到退税商店之一的IFS国际金融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向顾客解答购物疑问,工作台上的“退税商店”标志放在显眼处。“目前我们商场里的国际一线品牌店面基本上都可以办理退税业务了。”该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市国税局给出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底,我市共对涉及近20个国家或地区的135人次境外旅客办理了退税,退税额47万余元,涉及的购物总金额430万余元。成都积极推进异地离境退税,并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市国税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6年4月,我市实现了与北京市的互联互通;2016年11月初,我市也与天津市实现互联互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10月底,至少有14人次成都购物异地离境退税,我市也成功办理了7笔境外旅客异地购物成都离境退税。这一年里,境外旅客在成都消费的关键词则是“买买买”。
仅一年时间,“离境退税”已经从最初的“新”事物转而成为耳熟能详的常规“动作”,融入成都这座国际购物天堂。2017年已然开始,我市离境退税也即将迈入新阶段。记者从市国税局了解到,2017年,我市将重点发展卫星城的地方特色商品商店作为离境退税商店。
融入文创元素
成都做“新”火锅
我市首个火锅文化月特别加入文创元素,从锅底、菜品、店面风格以及火锅周边产品等方面推陈出新,让食客在火锅之外,能感受到更多可以咀嚼、品味的地方。
对于不少人来说,成都的火锅已然成为一张响当当的城市名片。很多外地游客来到成都,必不可少的一餐就是成都火锅。“之前在微博上看到成都有火锅店把火锅底料做成了熊猫造型,觉得很有成都特色,还有鹅肠很有新意放在一个冰球里面,看起来就新鲜。”趁着假期从北京到成都旅游的90后小伙子杨文浩这样说。
记者获悉,在2017年1月15日闭幕总结暨成都火锅微电影首映礼上,一部展现成都火锅独有优势与文创发展的微电影将与市民见面。活动现场还将发布成都火锅手绘地图、成都美食火锅类明信片以及2016成都火锅白皮书等多个文创产品。据了解,首批精心策划设计的两个美食邮箱也已经放置在皇城老妈和大妙两家火锅店门外,未来到成都的游客,逛完美景吃完火锅,就可以通过邮筒向自己的朋友寄出带有成都火锅文化元素的明信片,邀请更多人到成都做客、吃火锅。
记者 程怡欣 李艳玲 温珙竹
实习记者 孟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