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修玉和陈利明的蛋烘糕小车。
小朋友放学后最爱的零食。
说起蛋烘糕,相信没得哪个成都人不喜欢吃的,蛋烘糕不仅算得上是成都的特色小吃,也是好多人从小吃到大的零嘴儿,吃的不仅是食物,更是一种情怀。最近,微博上有一家卖蛋烘糕的老爷爷、老奶奶火了,他们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在玉林中学一带卖蛋烘糕,2003年歇业。2016年9月,老两口“重出江湖”,引得众多当年吃着他们蛋烘糕长大的人,拖家带口来捧场。
拜大师学蛋烘糕 特色口味名扬玉林
老爷爷叫陈利明,今年73岁,老奶奶叫范修玉,今年70岁。1987年,40岁的范修玉因为生计开始卖蛋烘糕,但那时候的手艺不行,蛋烘糕的生意也很清淡。那时候,陈利明喜欢钓鱼,正是因为这个爱好,他结识了一起在人民公园钓鱼的曾大爷。
这个曾大爷可是有来头,他算得上是成都蛋烘糕的发明人,曾大爷那时在人民公园后门卖蛋烘糕,已经声名在外,现在好多红极一时的蛋烘糕制作人都是他的徒子徒孙。
陈利明和曾大爷两个人因为都喜爱钓鱼成了钓友,曾大爷主动询问起范修玉蛋烘糕的生意如何,得知不如人意时,曾大爷表示,自己可以传授范修玉其中的秘诀,让他们赶紧来学。
自从范修玉拜师了曾大爷后,生意越做越顺,越来越好。一开始,蛋烘糕只有白糖、豆沙、花生三种口味,后来他们还发明创新,研发了属于自己的招牌口味——怪味香辣蛋烘糕。不起眼的大头菜里,蕴藏了麻、辣、甜、咸四种味道,一口咬下去,脆脆的大头菜和香酥的蛋皮在唇齿间回味悠久,受到吃客们的热捧。
老两口分工明确,范修玉主要负责炒料、摆摊、做蛋烘糕,陈利明则在工作之余帮着进货,生意好的时候,陈利明也会上阵帮着做蛋烘糕。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两个人勤快点摆摊,一个月能收入2-3千元,玉林周边的住户可以说没有不知道他们家蛋烘糕的。
隐退13年游山玩水 享受轻松生活
2003年,由于当时的玉林菜市搬迁,原先摆摊的地方不能再摆了。“蛋烘糕的利润本来就不高,以前不用交房租,所以每个月收入还不错,但如果要交房租,就没啥利润了。”陈利明说,反正那时孩子们也都成人,老两口想来想去,决定收摊,过上“退休”生活。
范修玉喜欢旅游,陈利明热爱骑游,陈利明加入了骑游队,带着范修玉去看山山水水。平时两个人还喜欢在公园里一起跳舞。范修玉回忆起休息的那段日子,嘴角依然带着笑意:“我们年轻的时候忙着做小生意、带孩子,要不是收摊这十多年,我和老头子哪里有那么多时间到处去玩,去过那种惬意的生活哦。”
在歇工的这13年里,老两口走在玉林的街巷上,总有老邻居、老主顾劝他们重新出山,“还有搬离玉林的人给我们打电话,问我们有没有再卖蛋烘糕。”陈利明笑呵呵地说着,他说这些老主顾的热情,让他们觉得暖心。
还是原来的味道 携子重出江湖
去年9月11日,陈记蛋烘糕的小车又重新出现在玉林的小巷子里。有老主顾回到玉林看到小车,忍不住冲过来问道:“是你们吗?你们又重新做蛋烘糕了吗?真是太棒了!”
“重出江湖”的背后,是陈利明两夫妇面对现实的考虑。小儿子在钢铁厂上班,近年来厂里的效益越来越差,一个月只有700元左右的收入,而孙子此时正在上中学,家庭经济压力不小。“陈利明说,孙子很懂事,自己考上的中学,又会画画,学画费用高,但孙子有天赋,不想中断他的学习,所以老两口决定“重出江湖”,让小儿子学习做蛋烘糕手艺。“我常说,家有万贯,不如有一技在身。想来想去这做蛋烘糕的手艺还是应该继续传下去,儿子既能掌握一门养家糊口的技艺,又可以满足多年街坊们想吃我们蛋烘糕的愿望。”
陈代彬小时候曾跟着父母一起卖过蛋烘糕,“放学后有帮着打打杂,早就忘了当初那些东西了。”40来岁的年纪,再找其他工作也难,不如自己做做小生意。陈代彬很珍惜可以跟着母亲学蛋烘糕的机会,不仅可以赚些家用,补贴孩子的学习费用,也能将老陈家的蛋烘糕手艺传承下去。
不过,目前陈代彬的技术还没有得到二老的认可,“他目前味道方面是学到了,也做得不错,不过要说做蛋烘糕的速度,他还比不了我们那个时候。”范修玉说,估计还要再过几个月儿子才能顺利出师,她和老伴儿还得再“扶持”一段日子。“我眼睛有一只看不见了,不然我还可以上阵做!”老爷子陈利明笑呵呵地说,“我还可以负责进货,选肉那些还需要我来把关。”
虽然年纪比从前大了,但蛋烘糕的味道还是从前的那个味儿,范修玉自信地说:“我的手艺绝对没回潮,老主顾都说还是和以前一样好吃!”两个人说,他家蛋烘糕依然按照以前的秘方配置,水准依旧!
原标题:七旬老夫妻出品 歇业13年的蛋烘糕“重出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