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寨西寨门
张公寨题刻
明末“张献忠剿川”时,四川境内只有两个寨子没有被攻破:一是安岳县内的张家寨,二是石柱县秦良玉的万寿山寨。而能征善战的张献忠在张家寨更是损兵折将,大吃苦头,无奈北撤。可见这张公寨应该是个固若金汤的堡垒地。
张公寨,是由明代唯一的进士总兵张任学修建的。
为啥叫“进士总兵”?这是因为张任学是明朝唯一一个考中进士后,由文臣改为总兵的大臣。
明末动荡之时,虽然冲锋陷阵不是张任学的长项,但他面对当时连众武官都畏缩不前的尴尬情势,义无反顾,披挂上阵,难能可贵。
《明史》和《四川通志》记载,张任学,四川安岳县瑞云乡圆门村人,字弗居,号留儒。他生于明朝万历十七年(1589)九月十六日。明崇祯十五年(1642)正月初九,在家乡去世,年仅53岁。
破解明先皇祖陵被盗案
雍正《四川通志》和康熙年间的《安岳县志》载,明天启五年(1625)四川有22人考取进士,36岁的张任学便是其中之一。始任山西太原知县,以才德兼备,于天启七年(1627)调山西榆次任知县。
崇祯五年(1632年),张任学上奏指出四川存在私征、私派、催缴赋税太急及诉讼不公三大苦政。由于他屡有上书,崇祯皇帝对他非常器重,甚至为了提醒自己而把张任学的名字书写在屏风上,并采纳他的许多建议。在巡按两浙期间,张任学又数次向中央条陈,指出当时盐政方面的诸多弊病。
安岳县瑞云乡圆门村六组狮子岩有一座古寨,其西南面的悬崖上雕刻着刚劲有力的三个大字“张公寨”。
古张公寨地势险要,四周悬崖峭壁,最高处有二十多米,形成天然的护寨屏障。西寨门一段,则是人工堆砌的高达四米的条石寨墙。
寨上寨下,古迹甚多:寨墙寨门,屹立古朴;张氏宗祠,留存寨中;张氏古井,清泉甘冽;古堰水塘、古老石碾,盘踞在西寨门山腰中。古碾下方,是一条从张家坝通往山寨的数百级石梯古道,虽已部分已被拆掉,但仍能看出古路留下的遗迹。
崇祯末年,农民起义遍及大江南北。在高迎祥、张献忠等率领下,义军于崇祯八年(1635)正月攻陷了明先皇朱元璋祖陵凤阳县城凤阳。
此时,原巡按御史吴振缨因失职被撤职处理,改由张任学代替。
起义军撤离之后,凤阳祖陵旁留有洞窟,朝廷怀疑祖陵已被农民军盗掘,命太监前去察看。但此次事件,“自凤抚以下论死者数十人”。张任学作为两淮巡按御史,到凤阳之后接管了此事。他到现场勘察之后,发现这个洞窟不大而且也没有铁铲之类工具挖掘过的痕迹,认定这个洞窟只是个狐狸窝而不是盗洞。
他上报朝廷后,被关押的这些官员不久即被释放,从而避免了一场冤案。
原标题:安岳张公寨:张献忠入川兵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