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张献忠沉银地岷江露底 金属探测仪探出“动静”

2017-01-06 07:01   来源: 华西都市报   编辑: 唐欢   责任编辑: 马兰

1月5日,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岷江河道内一道长1.2公里的蓝色围挡里,江底的鹅卵石露出,几位考古人员拿着金属探测仪试图摸清石头下的文物分布。

1月5日,江口沉银考古发掘现场,几位考古人员拿着金属探测仪进行探测。

张献忠沉宝遗址,历经一个月的围堰后,水已经被抽干,江口沉银遗址考古发掘正式启动。这也是川内首次水下考古,使用的考古设备科技含量首屈一指。

接下来的3个月里,考古人员将在2000多平方米的保护区里进行考古挖掘。“金属探测仪已经有动静了!”在考古现场,考古专家李飞说,这说明在该区域将有所发现。此次考古发掘,首先通过金属探测仪确定重点发掘区域,在发掘过程中,将采用全站仪精确定位出水文物坐标,同时利用三维成像和航拍技术采集文物信息。

抽水

连续抽水一个月 露出2000平方米“小岛”

自2013年以来,江口沉银点文物屡遭盗窃。为防止再次出现这样的局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彭山区文管所联合起来,共同开展发掘保护。

想要弄清沉船具体地点,得按照史书上的记载,再结合数次宝物出现的地点,在彭山江口划出一个大概位置。

遗址在水下,这对考古是一道难题,在川内,还没有过这样的经验。于是,一次次的论证会发起。

围堰抽干江水,在干燥区域上进行探方挖掘,最终成为大家的共识。省考古院院长高大伦称,围堰考古发掘的方式在全国都比较少见,而岷江水域彭山区段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枯水期,正是考古挖掘的好时机。

1个月前,围挡搭好后,10台高功率抽水机同时启动,2000多平方米区域内的水终于抽干了,露出一颗颗鹅卵石,形成了一个“江中小岛”。

探测

宝物藏在2米以下 一大拨高科技设备上阵

尽管抽水抽得“昏天黑地”,接下来的3个月考古发掘里,地下水仍会不时渗出,抽水将成为常态。

“抽了水,还是水下考古。”遗址现场负责人刘志岩说,如果有宝物,应该藏在2至3米深处。

“对我们来说,是个挑战。”省考古院专家李飞说,鹅卵石和沙土混合,与土坑里的挖掘相比,堆积物更散,竖直结构更不稳定,发掘起来更费事。

此次考古拼的还有设备。荧光分析仪、内窥镜等高科技登场,通过新引入的设备,探测木材成分、含水量等,都不是问题了。

遗址现场,几个工作人员正在使用金属探测仪探测。李飞说:“之前用金属探测仪进行探测,已经有所发现。”但动静有多大,李飞不愿透露。

“考古不是寻宝。”刘志岩说,此次考古发掘重要在于确定文物分布范围、埋藏的相关情况,“搞清楚张献忠是不是被伏击、沉银历史谜团,才是最重要的。”

李飞说,此次考古,可以说是四川考古界科技含量最高的一次。一是通过临时围堰工程解决考古发掘平台,二是通过金属探测仪确定重点发掘区域,三是在发掘过程中采用全站仪精确定位出水文物坐标,同时利用三维成像和航拍技术采集文物信息。“全站仪定位,通俗地说,就是在发现文物后,以详细坐标的形式,把这个文物标出来。”李飞说,“这样一来,所有出土文物都有确切位置,其伴生关系清清楚楚,对于我们还原历史很有帮助。”

原标题:张献忠沉银地岷江露底 金属探测仪探出“动静”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