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假小假耍太 “嗨”容易发生“节日综合征”,遭遇这样或那样的“节日病”,记者综合多家医院以往过年期间的急诊患者情况,发现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外伤在节假日期间呈高发。
成都市三医院耳鼻喉科医生熊垒说,最近几个节假日,都有因异物卡喉前往医院就诊的患者。他提醒,逢年过节市民在大快朵颐之时,切记小心进食。如果异物误入食管后要立即就医,切忌用饭团、韭菜、馒头等强行下咽,以免延误治疗,增加并发症和手术困难。
“异物误入食管后要立即就医,切忌用饭团、韭菜、馒头等强行下咽,亦不要试图饮醋将其化掉,以免延误治疗、增加并发症和手术困难。曾有患者因误吞了枣核没有及时就诊而耽误病情,导致食管穿孔、感染,最后通过颈部切开手术才取出枣核。”
——熊垒
耽误就医,太危险!
曾有患者因误吞了枣核没有及时就诊而耽误病情,导致食管穿孔、感染,最后通过颈部切开手术才取出枣核。
案例
汤泡饭里的骨头渣成卡喉“暗器”
进入秋冬季,很多家庭开始熬汤进补,去年国庆节期间,市民吴林(化名)一碗“汤泡饭”下肚后,竟然被东西卡住喉咙,经过手术才发现,卡喉的“暗器”竟是一块棱角锐利的骨头。
“许多市民往往会选择鸡、鸭、鱼、猪脚等高蛋白的肉类进补,但这些食物中多带有比较硬的骨头,吞食过程中稍有疏忽,便有可能异物卡喉。”成都市三医院耳鼻喉科医生熊垒提醒,市民在食用时应注意细嚼慢咽,最好不要将带有碎骨的肉汤或者鱼汤与米面混合食用。
“从临床病例来看,食道异物常见嵌于食管入口处,其次为食管中段第二狭窄处,发生于下段者较少。”熊垒说,各种食物、果核、硬币以及玩具等,凡能进入口内的物质均有可能成为异物,其中又以鱼刺、肉骨、枣核、假牙等最为常见。“还有一位女性患有慢性疾病,需长期服药,一天她和朋友打电话聊天,一不留神连同药丸外包装一起吞了下去,由于外壳边缘非常锋利,很容易划伤食道;还有一些木工,他们在干活儿时习惯将钉子含在嘴里,这也是非常危险的,曾经我们也遇见过因此误吞钉子的病例。”
提醒
鱼刺卡喉后千万别用“土办法”
食道异物是食管常见多发病,其发生与年龄、性别、饮食习俗、精神状况及食管疾病等因素有关。“进食匆忙或注意力不集中,是造成异物卡喉的重要原因之一。”熊垒说,老年人牙齿脱落,咀嚼功能较差,口内感觉欠灵敏,食管口较松驰等,易误吞异物;小儿磨牙发育不全,食物未经充分咀嚼或有口含小玩物的不良习惯,则是小儿发生食道异物常见原因。此外,食管本身的疾病如食管狭窄或食管肿瘤时引起管腔变细,也容易造成食道异物的发生。
而异物进入气管后,多发生剧烈的呛咳、憋气和恶心,较大的异物甚至可引起窒息死亡。
熊垒介绍,严格意义上说,人的食管有四处天然的狭窄处,若异物嵌顿于与主动脉弓相邻的第二狭窄处尤为危险,一旦直接穿破或感染导致主动脉破裂恐将危及生命。在日常生活中,鱼刺也是常见的卡喉“利器”,误吞鱼刺后,多数人的做法可能是吞饭菜、吞馒头,希望借助这些食物将鱼刺“包裹”咽下;有些人会选择喝醋,认为醋可以将坚硬的鱼刺软化。
不过,熊垒提醒,这些所谓的常识都是错误做法。“异物误入食管后要立即就医,切忌用饭团、韭菜、馒头等强行下咽,亦不要试图饮醋将其化掉,以免延误治疗、增加并发症和手术困难。”熊垒说,曾有患者因误吞了枣核没有及时就诊而耽误病情,导致食管穿孔、感染,最后通过颈部切开手术才取出枣核。
原标题:异物卡喉成"节日病" 医生:切忌用饭团等强行下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