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人大代表纷纷围绕脱贫攻坚献计献策

2017-01-21 07:47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人大代表献计献策 本报记者 王若冰 摄

脱贫攻坚是我省“头等大事”,进入脱贫攻坚第二年,如何更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确保新实现16个贫困县摘帽、3700个贫困村退出、105万贫困人口脱贫?“产业扶贫是重点,要拓展旅游产业扶贫空间,在社会事业方面精准扶贫……”昨日,参加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的省人大代表围绕脱贫攻坚纷纷献计献策。

发展致富产业 变输血为造血

成立四川省产业扶贫工作平台

“四川是全国6个重点扶贫省份之一,扶贫工作依然艰巨。”在省人大代表杨铿看来,要通过产业扶贫和教育扶贫,激发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发展致富产业,变输血为造血,创新建立脱贫的长效机制,改变过去简单的直接“资金扶农”模式是根本方向。

他认为,产业扶贫是基础,教育扶贫是根本。为此,他建议,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建议政府牵头成立四川省产业扶贫工作平台,用互联网思维在平台上实现信息共享和沟通对接,实现企业与贫困地区资源的有效整合。“比如搭建产销对接、银企对接、研企对接的平台,促进企业与农户、金融机构的有效对接。条件具备的企业,可以与贫困村进行结对帮扶,开展‘村企共建’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来自攀枝花的省人大代表张汝林深表赞同,他认为,现在很多贫困村路修通了,水也引上来了,危房也改造了,基本条件都得到改善,但根本上的脱贫,还是产业问题,“抓产业扶贫时不能简单复制,大家‘一哄而上’可能还要造成贫困。”

整体提高贫困家庭孩子的素质

在全省所有贫困地区

实行12年免费教育

省人大代表张睿则认为,教育扶贫在脱贫攻坚中起着重要作用,“实行12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可以为产业升级提供扎实的人力资源;也可以整体提高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孩子的素质,让他们更好地摆脱因知识贫乏带来的收入差距。”

在张睿看来,现阶段我国经济人口红利正在消失,要改变这种形势必须提高人口素质。“研究表明,教育回报率高于物质资本的投资回报率大约50%。”因此,他建议,普及12年免费教育,把高中和中职教育作为孩子们进入社会前的“预备班”,可以有效地提高国民素质,为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实现国民经济的再次腾飞,意义重大。张睿还认为,实现12年免费义务教育后,最大的受益者是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这将使教育不公和与此相关的收入差距拉大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他建议,把12年制免费教育与我省脱贫攻坚任务相结合,待取得一定成果后,再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广。

杨铿则建议,由政府牵头设立教育扶贫基金,吸引企业参与。“可以设立基础教育和技能培训两种不同的教育扶贫模式,既保障适龄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又切实提升赋闲劳动力,尤其是50-60岁中老年无业人口的基本谋生技能。”

建立“救助中心”

整合多方资源

“精准扶贫”

省人大代表蔡小于结合自身专业,聚焦社会精准扶贫,建议把扶贫和救助相结合,建立“救助中心”,用资源整合做一种新扶贫方式及模式来帮助困难群众。

对于这种救助模式,蔡小于举例解释道:困难群众之所以困难的原因其实常常不止一种。“比如某个贫困家庭的孩子读书困难,妻子因病无钱医治,丈夫因工伤丧失劳动力,这个家庭要找救助,就需要分别去教育、卫生、司法等相关部门办理各种手续寻求帮助,然而家里却只有年迈的老母亲才有活动能力办理事情。但若让她奔波于各单位,显然是不仅费时还会有许多问题。”

她认为,现在的救助或扶贫,更多的是经济支持,无法很好地解决每个困难户的具体问题。“现在很多部门,如民政、卫计、教育、住房、城乡等其实都有专项帮扶资金与相关政策,我们可以成立一个‘救助中心’,由党委领导,政府牵头,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具体运作。这样不仅将政府分散资源与社会资源整合起来,还能带动社会力量,助推帮扶救助工作。”她表示,“如此一来,困难群众能更容易地获得帮扶救助,也同时提高办事效率,达到真正的‘精准扶贫’。”

本报记者 李霞 赵子君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