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追赶“先行者” 成都学什么?(2)

2017-02-04 07:36   来源: 四川日报   编辑: 唐欢   责任编辑: 马兰

重庆北站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本报记者 冉倩婷 摄

重庆

坐轻轨不堵车 安逸得很

□本报记者 冉倩婷

点睛

与重庆的“内畅外联”相似,成都也正在构建现代立体交通网络体系的赛道上加速奔跑,目标是“畅通西部、联接全国、通达全球”。同样是西部城市,同样的“蜀道难”,带给成都与重庆几乎同样迫切的“畅达”梦想。

定位

西部开发开放战略支撑和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载体,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航运中心。今年,重庆将围绕建设全国综合性铁路枢纽,加快构建“米”字形高铁网和“三主两辅”铁路站场。推进“三环十二射多联线”高速公路网建设。投用江北国际机场T3A航站楼和第三跑道,建设一批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

实地探访

“轻轨速度快,坐起也舒服。我平时上班就坐轻轨,快、不堵车,安逸得很。”1月30日上午10点左右,记者在重庆市的轨道交通3号线铜元局站一上车,就听见车厢内一位操着重庆本地口音的中年男子在给亲友介绍。

确实很快——记者在两路口站换乘轨道交通1号线,在石油路站下车,总共花了15分钟左右。而电子地图提供的多条公交搭乘参考路线,均显示要耗时1个小时以上。

春节期间,记者在重庆市主城区随机询问了多名市民“重庆市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2016年你感觉到的最大变化是什么”,多数普通市民回答是“交通更方便而且更快了”。

根据2017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重庆市的轨道交通通车213公里,日均载客量突破180万人次。

同样感觉到“快”的还有县域居民。

大年初五凌晨5点,家住重庆市忠县的周洋送亲戚回万州。要放在以前,周洋的这一趟得走上4小时。然而现在,凌晨5点出发,凌晨6点他就打回电话:“已经送到啦!”

2016年,重庆市忠县至万州、酉阳至沿河、江津至綦江等6条高速公路通车,高速公路新增通车里程292公里。

不仅如此,2016年11月,渝万高铁正式建成通车,将万州拉入了重庆的“1小时经济圈”。而这条线路上,每天在万州与成都之间开行的动车组,则极大地方便了“成渝万”三地间旅客的出行。

渝万高铁还是我国“八纵八横”之京郑渝昆高速铁路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成渝高铁、成绵乐客专共同构成成渝经济区“T”字形快速铁路骨架。它和正在建设的郑万高铁连接后,将成为沟通西南地区和中原地区的快速客运通道。

重庆市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渝万高铁实现通车,重庆北站、沙坪坝站、西站等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在建铁路达到1000公里。

县城内部交通方面的变化也很可观。

周洋举了个例子:从忠县电影院到县城的重百商场,这一两公里的路以往春节期间极为拥堵,过这段路至少要花半小时,“2016年,县城里修好了环城西路,今年春节走这段路,也就七八分钟的事。”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不论定位为何,更为通达、便利、快速的交通几乎是必备条件,而重庆市民的切身感受,彰显这个城市在交通方面的投入力度与效果。

无意间,记者还听到重庆市民在谈论“升级版‘渝新欧’铁路”:将重庆和欧洲交通枢纽德国杜伊斯堡联接起来,并以重庆为圆心,将新加坡、香港、东京、首尔等亚洲主要城市覆盖其中。

广州市番禺区祈福村住所外,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 刘俊强 摄

广州

当律师“猛追”经济热点

点睛

一名律师的执业经历,与广州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节奏“同频共振”。这既是广州经济活力的鲜明体现,也是当地高端服务业发展轨迹的生动演绎。正在推动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的成都,或许能找到些许思路。

定位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广州要深入实施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构建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发展体系。

实地探访

这个春节,在广州做律师的刘俊强没有回四川的广元老家过年。2月2日,微信里,高中同学互致新年问候时,他还在位于广州番禺区祈福新村的小区里,陪着怀二胎的妻子散步。

妻子怀孕,是他放弃回老家的原因之一,另外,他也想趁着春节大假的几天时间,好好研究几个案子。

小区里空荡荡的,连车位都空出不少。根据日前360大数据中心刚刚发布的2017年春节空城指数,春节期间,广州有超过一半的人返乡离开,空城指数达到61.36%,居全国第三。“广州的年,是一种‘迁徙’的味道。”刘俊强说。而在刘俊强这样在广州买房安家的“新广州人”看来,这种“迁徙”正是广州经济活力的鲜明体现。

经济越活跃,法律服务需求越高

刘俊强是理工科出身,大学毕业后辗转到了广州,在一家医疗器械公司担任质量管理主管。

2010年,他顺利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拿到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2015年下半年开始正式加入广州本地一家较大的律师事务所。吸引他利用空余时间坚持学习的,除了对法律的热爱,还有广州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势头。“经济越活跃,对于法律服务的需求度就越高。”刘俊强说。

目前,广州常住人口已达到1300多万,近五年来广州经济年均增长也高达9.4%。根据2017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为1.95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4万美元。

刘俊强更为熟悉的是另一组数据:至2015年末,广州全市共有律师事务所557家,律师业从业人员超过1.3万人,律师业约占商务服务业总从业人数的5%。

紧盯热点,一天到晚到处跑

从化、肇庆、佛山、深圳、东莞、番禺……入行不久还在“起步”,刘俊强说自己一天到晚到处跑,“天天跟着热点问题打转”。“学习备考时关注到的广州庭审案件多以人身损害赔偿、民间债务纠纷为主,入行后则发现,知识产权纠纷、股权纠纷、合同纠纷等经济类案件越来越多。”刘俊强觉得,这一历程与广州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节奏是“同频共振”的。

数据显示,2016年,广州市仅行政处理知识产权类案件就达2576件,发明专利申请量则增长60%,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增长142.4%。“专利案件代理不多,但正在朝这方面发展。”

法律顾问也是刘俊强的一个业务拓展方向。在广州全面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的进程中,刘俊强所在律师事务所承担了广州市从化区70多个村的法律顾问工作。“与2015年相比,我所在的律师事务所2016年所承接的法律顾问业务增加了近30%。”

原标题:追赶“先行者”,成都学什么?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