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文学里的成都:写的比唱的更迷人(2)

2017-02-06 12:19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曾俊菠   责任编辑: 马兰

640.webp (2)

草堂中的杜甫

安史之乱天下残破,而成都却没有受兵火之灾,仍然物阜民丰,歌舞升平。公元759年底,即唐肃宗乾元二年,杜甫携家眷经过艰难的跋涉终于来到了成都。他感到自己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在《成都府》一诗中,杜甫叙述说:“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杜甫对成都的第一印象,除了城内高大华美的房屋和冬天也郁郁苍苍的树木外,就是满城的音乐之声。他对这个音乐的赞美,在另一首诗《赠花卿》中更明显:“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杜甫在成都的草堂居住了3年零9个月,前后作诗约250首。成都这几年是他人生中最为安定舒适的一段岁月。诗人终于可以静下心来,仔细品味生活,享受闲暇时光,他观察和描写的视角与心态也就有别于其他时期。成都温润宜人的气候,草堂清新自然的景色,滋润了杜甫的内心。他暂时抛开了功名和世事的重负,享受平静、本真的生活。诗风也一改沉郁孤愤,而转向了恬淡、清雅和愉悦。

除了与乡村野老打成一片,杜甫与当时成都周围的文人有广泛的交往,常常把酒唱和。

杜甫于永泰元年(765年)离开了曾令他魂牵梦绕的成都草堂。他身后的历朝历代,无论政权如何变换,帝王将相怎样更迭,有一点却不变,那就是人们没有忘记过胸怀苍生的诗圣。

1000多年来,每当草堂衰败之时,总有人出面倡导修复振兴,以彰显斯文。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老诗人冯至在《杜甫传》中写道:“从此这座朴素简陋的茅屋便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人们提到杜甫时,尽可以忽略了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

640.webp (3)

菱窠中的李劼人

1939年,日本飞机轰炸成都。李劼人在友人资助下,于沙河铺修建了几间茅草房作为居所,命名“菱窠”。

从1939年春举家迁入菱窠,到1962年12月与世长辞,24年间,李劼人一直在这里居住、创作。他完成了长篇小说《天魔舞》和《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三部曲的修改和重写,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好人家》,翻译了相当数量的法国文学作品,梳理成都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的《说成都》、《二千余年成都大城史的衍变》等,也是在此所作。现在的成都已经不再是李劼人笔下的面貌,但他的故居还尽力维持原样,作为城市记忆的一部分而顽强存在着。

原名李家祥,出生于1891年,其一生经历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期。他当过衙门小吏,办过报纸、杂志,曾赴法国留学,在大学做过教授,做过自由撰稿人,担任过机器厂的经理,合股开过造纸厂,开过饭馆,还在新时期当过成都市副市长,主管文化与城市建设。他交友广泛,五行八作,三教九流,上至达官显贵,下至江湖中人。他为官,为商,亦为文。

如果想通过文学来了解“老成都”,最好的选择就是读李劼人。他本身就是巴蜀社会和文化所孕育出来的“土生土长”的作家。除了少年漂泊和留学法国的短暂时光外,终其一生,都固守本土。成都平原物产丰足养成的人文性格,众多名胜古迹等文化美学积淀的熏染,市井酒肆中的说书、道情、清音等民俗艺术的影响,都铸造着李劼人的艺术个性,使其作品散发着浓郁的市民趣味。

始终是以一种近乎欣赏的态度来描摹他那如历历在目的西蜀古都。尽管他在作品中不时对于地方文化、国民性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批判,但他又不自觉地因沉迷其中而减弱了批判的声音。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