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魔都模式”
1. 氛围
从传承“非遗”到建设传统戏曲、传统体育、手工艺特色学校,古诗文从建爱好者社团、开设拓展课到全员晨读、纳入课程体系
2.教材
以复旦附中为例,围绕古诗文教育的系列课程分为三类,六册《中华古诗文阅读》为必修课、以《中国人》为教材的选修课、以课题研究为目的的荣誉课程
3.教学
不同学生设置不同目标——30%的优秀学生学习此教材70%的内容,30%的合格学生学习50%内容,30%普通学生学习30%内容,10%学生可以不学习
拷问“武亦姝现象”
1.为什么
“中国诗词大会”很大程度上成为“诗词背诵大会”
2.为什么
一些胜出选手,甚至不懂基本的平仄对应
3.为什么
很多家喻户晓的句子,常常让百人团中的数十人答不出来
上海复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姝在《中国诗词大会》成功夺冠圈粉无数,成为特殊的“武亦姝现象”。延续着“十里洋场”基因的魔都上海,原来竟流行“汉服美少女”。
武亦姝的走红,反衬了古诗文教育的现状。有学者甚至直言,在微信、微博快速阅读的时代,社会普遍对传统文化缺乏更深刻的认识,所以出现了这种追捧,而这种追捧,更折射出我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播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不可否认,通过这样一档节目,在全社会普及诗词这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很有意义的。但诗词大会,不能仅仅将其视为一场大会,看完热闹也就散了。
给家长的育儿课
奉陆游为“男神”,才有汉服美少女
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评价武亦姝:“诗歌的真善美是渗透到她心里去的。武亦姝的谦逊不是装出来的,而是有诗意在她心中,她站在那里气定神闲的样子,诗意就出来了,这就是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2016年11月,武亦姝在老师推荐下报名《中国诗词大会2》上海赛区海选,通过央视面试,12月的两周在北京录制,一回上海就是期末考试,成绩照样出色,她文理均衡,还是化学课代表。节目一播出,她手机开始响不停,有媒体要求采访的,还有想签她做模特的。喜欢清静的武亦姝干脆关了机。
在名校学霸群里读书,成绩排名和升名校压力大?教她语文的王希明老师翻出升入高一这一学期以来武亦姝“不务正业”的痕迹:有代表小组发言讲解《浮生六记》的照片,有书法作品,还有每周至少读一本的中外文学经典作品与随笔写作。生活中她爱穿汉服,每年都会拍摄汉服照,更奉陆游为“男神”。
作为上海高中“四大金刚”之一的复旦附中,中青年语文教师几乎都是名校硕士。
在老师心目中,武亦姝发自内心喜欢古诗文,古诗文涵养着她的价值观、审美方式和表达方式。不过度追求成绩排名和比赛输赢,只享受过程。武亦姝第二次个人追逐赛意外止步,也微笑说:“(对诗词)只要我觉得喜欢它,只要有个人可以聊聊它,输赢真的不重要。知识盲点可以回去补上,但我对它的热爱一旦生成就不会再轻易减少了!”武亦姝也说,古诗词里有太多“现代人完全给不了你的这种感觉”。
学者认为,如何尊重每个孩子的兴趣,如何为孩子发展兴趣创造条件、改善环境,对于家长来说,是很有启示意义的。当更多的孩子不只是为了升学考试去学这些古诗词的时候,当孩子们真正以兴趣来学习经典的时候,往往更出成绩。
给学校的教育课
诗词大会冠军、国学达人季军、汉字听写大会精英
为什么都在上海?
上海小囡的抢眼表现,多少让人意外:一直是对外开放桥头堡、延续着“十里洋场”基因的魔都上海,竟流行“汉服美少女”了吗?“武亦姝现象”藏着什么密码?
“武亦姝们”得天独厚。在复旦附中,传统文化教育已成风习。她随口吟诵的《诗经·七月》,学校自编的《中华古诗文阅读》第一册翻开就是。这套6册的校本教材是学生必修,全校学生都要在课堂上研读《论语》《古文观止》及诸子百家选篇,每天晨读诵读古诗词。学校语文教研组长黄荣华老师说,有的家长质疑:高考只占6分的古诗文默写,为何让学生花那么多时间?他直言,正是“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高的产出、最高的分数”的功利思想,让中小学语文教育走偏。
作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上海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不遑他让。该市每年举办市民文化节,就有“中华古诗词大赛”,还有专门的市民诗歌节。着力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校也越来越多,从传承“非遗”到建设传统戏曲、传统体育、手工艺特色学校,古诗文从建爱好者社团、开设拓展课到全员晨读、纳入课程体系。
以复旦附中所在的杨浦区为例。两年来连续有学生在全国性活动中脱颖而出,杭州路第一小学张人匀同学在“国学达人”挑战赛上获得全国首届中华学子青春国学荟小学组季军,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的安昕、李琬婷进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区里的汉字节连续举办7届,去年近3万人次参加。
黄荣华从十几年前就开始在学生中推广《传统文化读本》。过去在很多学生眼里,黄荣华并不讨人喜欢,是个“坏人”。因为,他所在的教研组要求学生背诵古诗文的量,远远超过了教学大纲的要求。
在他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曾做过一个粗略的统计:一个年级中,真正喜欢语文的学生大约占30%,而真正喜欢传统文化的人又只占其中的30%。
“‘应景’地教一教、背一背,不是真正的古诗文教育,没有课程设置、不融入日常教学是不可能落实的。”黄荣华说,目前在复旦附中,围绕古诗文教育的系列课程分为三类,即以六册《中华古诗文阅读》为教材的必修课、以《中国人》为教材的选修课、以课题研究为目的的荣誉课程。他的目标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30%的优秀学生学习此教材70%的内容,30%的合格学生学习50%的内容,30%的普通学生学习30%的内容,10%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学习。
黄荣华说,“作为一名优秀的高中生,要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版图’有多大。”如今,越来越多复旦附中师生从这套古诗文教育体系中收获乐趣和裨益。如果,“魔都密码”在更多的地方可复制可推广,“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武亦姝式“00后”也会越来越多。
原标题:武亦姝夺冠诗词大会 给耍微信的我们上了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