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出土的陶俑
春节期间,十陵镇上的成安渝高速路工地,工人们还在坚守岗位。随着施工的进行,当地群众发现工地上挖出了一些砖石和陶片,青砖破陶指示着这里可能有古人安寝。接到报告的考古队员立即前往现场,在他们的抢救性发掘下,两座大型宋代砖室墓重见天日。
墓葬虽被盗扰和破坏,但有60余件精美文物出土,其中陶俑、瓷器占多数,出土三方墓志和一方买地券都保存较好,考古工作人员根据其判断出这是北宋时期的墓葬。出土的“宋安德郡君程氏墓志”将墓主人的身份锁定为北宋时期的二品尚书右丞何郯。
三方墓志保存完好
直指墓主人身份
昨天一早,记者来到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镇大梁村四组,两座宋代砖室墓就在成安渝高速路工地旁的山坡上。据考古现场领队龚扬民介绍,根据出土的“宋安德郡君程氏墓志”内容,考古人员推测出,墓主人是宋代人何郯,何郯曾在安德郡,就是现在的山东德州为官,他的妻子正是程氏。据了解,被破坏的墓室M1是何郯父母合葬墓,其中何郯父亲何给事的墓室被损毁,东室是其母宇文氏墓室。墓葬时代在北宋嘉祐年间。另一座墓M2的东室为何郯妻子程氏墓室,时代在北宋元丰元年,西室为何郯本人墓室。
“墓葬里,何郯的妻子、父母的三方墓志保存完好。十分可惜的是,墓葬中并没有何郯的墓志,我们推测是被盗了。他母亲的墓志里,介绍了他们夫妻二人的籍贯,何时何地去世。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介绍儿子何郯的官职。墓志盖上是隶书,墓志是宋体字,我们现在阅读完全没问题。”龚扬民向记者介绍。
查阅史料之后,考古人员欣喜地发现,这个何郯,是在《宋史》中出现过的人物。考古现场领队龚扬民向记者介绍说,一般在史册中有传的人,在当时社会都是比较有影响力的人。据《宋史何郯传》记载,“何郯,字圣从,本陵州(仁寿县)人,徙成都。”何郯是科举一甲进士,他以耿直敢谏闻名,《宋史何郯传》记载他“言事无所避”。因为这个品质,他被仁宗破格提拔为监察御史,最后官至尚书右丞。“尚书右丞是个二品官职,级别相当高了。”龚扬民说。
何郯不但在《宋史》有传,且在其他文献中有大量记载。“何郯在史料中有几百条记载,现在我们又对他的家族墓葬进行了科学的考古发掘,这样史料和考古发现就能相互印证,历史才不是只有枯燥的文字。何郯夫妻合葬墓及其父母合葬的科学发掘,为研究宋代政治、历史、丧葬制度提供了珍贵的考古材料。这样的墓葬在目前四川地区已发现宋墓中十分罕见。”龚扬民说。
砖质实心的彩绘俑
四川宋墓首次发现
据龚扬民介绍,这个墓葬在早期被盗扰过,我们推测就是在宋代,应该是下葬后的一段时间。但是盗墓贼只盗走了金属器,对考古研究和现在艺术鉴赏比较重要的陶俑等文物却不感兴趣。墓葬里出土的陶俑主要分两种,一种是从汉代就有的陶俑,中空模制的,还有部分是彩绘俑为砖质实心俑,这是目前四川地区宋墓中的首次发现。“这种俑需要像烧砖一样的制作步骤,一般来说烧的过程中,保持陶俑不破裂已经是非常难得了,这部分的砖质实心俑不但烧制得很好,雕刻还非常精美,并且是上彩的,保存非常好。墓葬的墓砖也比一般宋墓里的要大些,从设计、建造到随葬器物,都是特制的。说明墓主人的社会地位确实非常高。”
此外,出土文物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是五方真文券,这是道教的物品,他母亲的墓志里也出现了“道人”两字。这个墓葬里有很浓厚的道教因素在其中,而何郯挂职的玉局观也是个道观。“我们知道成都是天师道发祥地之一,何郯家族墓葬里出土的道教物品,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道教在四川地区的盛行。”龚扬民表示。
本报记者 李雪艳 图片由市考古队提供
原标题:首次在四川宋墓发现砖质实心彩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