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国内国际  »  正文

5500亿元减负大幕将开启 新减税红利聚焦小微企业

2017-03-15 08:06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编辑: 张黎   责任编辑: 马兰

5500亿元减税降费大幕即将开启。《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两会之后财税部门将很快发布具体的减税降费政策实施细则。中央、省级的基金和收费目录清单也将在财政部网站公布。与此同时,财税部门已经着手积极备战,包括营改增落实成效全国督查、营改增政策辅导等工作均已展开。

进一步减税降费,2017年减少企业税负3500亿元左右、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让市场主体有切身感受。政府工作报告和预算草案报告明确提出今年减税降费的具体方案和目标。

具体而言,在减税方面,继续完善营改增试点政策,将增值税税率档次由四档减并至三档,扩大减税效应。此外,将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优惠范围从年应纳税所得额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以下,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比例由50%提高到了75%,这两项减税新政为中小微企业“量身打造”。

降费方面,全面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包括取消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等基金,授权地方政府自主减免部分基金,改革到位后,全国政府性基金将剩下21项。取消或停征35项中央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收费项目减少一半以上,将剩余33项。此外,将进一步清理规范经营服务性收费,适当降低“五险一金”有关缴费比例。

蓝图已经绘就,只待政策落地。“在全国人大审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和预算报告之后,具体举措很快就会发布。”财税系统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两会之前,财税部门就多次召开内部会议,研究各方面具体安排,确保减税降费部署得到全面落实。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2月底,国家税务总局已经派出10个督查组,深入上海、吉林等10个省(区、市),明察暗访,查遗补缺,全面了解营改增落实成效,以促进营改增平稳有序推进,持续释放改革红利。

此外,税务部门本月起将对不同类型纳税人开展有针对性的营改增政策辅导,包括帮助一般纳税人深入理解增值税原理和运行机制,熟悉掌握政策规定和管理要求。对营改增后税负上升的企业,重点展开优惠政策适用和进项税额抵扣方面辅导等内容,以引导纳税人更好地适应新税制,充分享受改革带来的减税红利。

在“两会部长通道”上,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列举出2017年的四个营改增“增效剂”。一是时间上的增效。2017年,四大行业推进营改增的时间比去年要多四个月,营改增的直接效应、外溢效应和长远效应将会进一步显现,企业会更加充分适应新税制,减税红利会更加释放。

二是抵扣上的增效。全面实施营改增后,企业2016年新增不动产的抵扣,按规定已经抵扣了60%,2017年将要把剩余的40%结转过来继续抵扣。与此同时,企业2017年新增的不动产依然可以抵扣60%,企业的抵扣额将出现“二合一”的效果,税负水平将持续降低。

三是税制上的增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一步简化增值税税率结构,由四档税率简并至三档。财税部门将统筹研究适当简并税率等问题,进一步释放营改增的改革红利。

四是政策上的增效。2017年,税务总局将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继续密切跟踪营改增试点情况,不断完善相关政策,让企业充分享受改革红利。

为了让减税降费的红利真正释放,地方财税部门也已经在积极备战。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地税局局长张和平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表示,2016年江西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帮扶企业综合减负500亿元。2017年江西将继续深化降成本、优环境的行动,同时,把政府工作报告中减税降费的部署落实好, “估计具体的政策细则很快就会下来,我们一些准备工作可以先做”。

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财政厅厅长张勤和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也说,下一步将认真落实营改增及增值税税率调整、扩大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范围、支持科技中小企业发展等优惠政策,进一步清理取消收费基金项目,减轻企业负担。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指出,近年来政府部门积极努力,但是一些被取消收费项目改头换面,乱收费问题仍然存在。今年,涉企收费砍半将是为企业减负的“重头戏”,但因涉多部门利益而更具挑战。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会计标准战略委员会委员、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特邀高级研究员张连起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中国经济需要有温度、能感知的财税改革,今年是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减少5500亿元税费,减税降费有一定的规模和落实的力度,企业和社会才会感知到温暖,才能避免“水过地皮湿”的现象。

“今年减税降费措施出台后,并不意味着给企业减负工作画上了句号。我们将继续强化放水养鱼意识,不会局限于仅算眼前小账,更要算经济发展大账,要通过继续给企业减负为市场加油。”财政部部长肖捷在两会记者会上谈及减税时如此表示。(记者 孙韶华 王璐)

原标题:5500亿元减负大幕即将开启 新减税红利聚焦小微企业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