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稿源  »  正文

人民日报刊阿来文章谈四川与丝路:烛见文明更深处(2)

2017-03-31 09:43   来源: 四川日报   编辑: 张黎   责任编辑: 马兰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膊

(三)

今天,我们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就四川而言,最有开发价值的非遗,也许就深藏在曾经光华绚烂的丝绸业完整的产业链条中间。

西汉以来就以发达的丝织业闻名于世的成都,唐宋时期更是将自己的锦绣华服提升到了极其辉煌的高度。这不是某种细屑的工艺,不是某种隐而不传的秘方或绝技,而是一个持续兴旺于中国几个最繁盛朝代的完整产业;既显示了四川一地良好的自然条件,显示了四川人民的智慧勤谨,也通过这种物质的生产,显示了四川文化中所包含的极高的技术水平与审美水准。依托于发达的丝绸业而名扬天下的蜀绣正是精致工艺与高水准审美力的明证。

这种古老的传统产业,是物质的,也是文化的。因为丝绸产品的生产过程,从质地到色彩,到纹样,再到形态,精湛的技术是基础,更重要的却是审美,是创新力,是文化。最终,是文化审美决定了产品的雅俗高下。而这种物质产品走出四川盆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更需要一种基于开放心态才能造成的不断因应外部环境的商业模式。这样一种传统产业,一定是把四川文化的精神气韵全部包含其中的。所以,我才以为,这可能才是我们最大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样宝贵的遗产能不能在这个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下,重新焕发光彩,更是一个看我们能不能凝神聚力,重新焕发敢于独步天下的精气神的问题。今天的四川,在现代制造业方面,已经展开了鼓舞人心的壮阔画卷,但丝织这个传统的、在今天依然可以具有巨大生机的产业,却沉寂不振,这样一种局面,对于看过这个展览的四川人来说,不能不是一个值得深长思之的问题。

从这个展览掀起的观展热潮来看,唤醒记忆,振作人心的作用已然产生。让我们期待,在不太久远的将来,我们就可以在成都或者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看到一个主题是当今四川丝绸业重放异彩的展览。这个展览的名字就叫:蜀锦重光——那将是深厚的文化积淀与时代精神交织的光芒,是通过精美工艺折射的精神气韵的光芒。

四川正抓住一带一路带来的战略机遇,求新求变。放在这样的背景下来考量,这个展览就有了更现实的意义,不止是激活渐被遗忘的历史记忆,更是唤醒创造精神,促使我们在新时代里重新奋发。

原标题:人民日报刊阿来文章谈四川与丝路:烛见文明更深处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