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寻变供给侧 桃花源里谱写致富经

2017-04-05 09:02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冯陈林认真检查桃树长势

和煦的暖阳洒满山坡,微风拂过,漫山遍野的桃花随风飘零,落英缤纷,恍若桃源仙境。小长假撞上桃花节,龙泉驿区桃源故里景区游人如织。“山下的交通指挥还要增派人手,农家乐的餐饮卫生也不能松懈。”一大早,山泉镇桃源村刚上任不久的“80后”村主任冯陈林就开始忙活,安排一天的工作。

“别看现在每年桃花盛开后,龙泉山上热热闹闹。十几年前,这里还是无人问津的小山沟。”冯陈林感叹不已,“都是转变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和供需,才让我们找到一条致富路。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农业供给侧改革’。”冯陈林讲起了桃花源里的致富故事。

受触动

水稻田变桃树林

收入一下上万元

“一筐桃子的价值居然比我父亲一个月的工资还多,这就像当头一棒。”冯陈林家原有10多亩地,和村里人一样,大片土地里全是水稻。“当时大家都觉得种粮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他连连摇头感叹:“我们这里多是丘陵,土壤相对贫瘠,其实不适合种水稻,地里的收成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回忆起多年前的苦日子,冯陈林不禁叹息,小时候家里日子虽然清贫,但还能过,直到他生了一场大病。为了给冯陈林治病,冯家花光了积蓄,家里能卖的都变现了。情不得已,冯父还贱卖了自己心爱的手表,却还是无法填补窟窿。看着家里剩下的,只有院里满树的桃子。无奈之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冯父背了一筐桃子下山进城去卖。不曾想,一会儿功夫,一筐桃子就见了底,一数手里的零钱,竟然卖了38元。“一筐桃子比辛苦工作一个月的工资还多,我父亲受到了不小的触动。”冯父原来是成都第二师范校的水电工,一月工资仅有36元,而卖一筐桃子就能挣38元。当下,冯父果断辞去了工作,专心种起了桃树并做起了桃子生意。

“当年我们家就把3亩多的水稻改种成桃林。”半路出家的冯父缺乏经验、不懂技术,眼看着地里的小树苗迟迟没有发起来,焦急的冯父来到区农林局组织的农技课堂,积极学习桃树培植管理技术。“当时我父亲白天忙着在地里栽培果树,晚上还要去农民技校学习。”在冯父的努力下,冯家的桃树终于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桃子的效益好,我们就扩种。”冯父逐步将冯家的10亩粮田全部改种桃树,冯家也摇身一变,成为村里第一个“万元户”,还盖起了砖瓦房。眼瞅着冯家富起来了,全村村民都纷纷效仿,改变了祖祖辈辈只种粮食的老思想,大面积地种了桃树,卖桃子,大家的腰包都鼓了起来。

改品种

市场有了新需求

桃果也要跟着变

尝到了种桃的甜头,桃源村人都趁势扩大桃树的面积,目前种植面积达4600多亩。桃源村伏季水果产业不断扩大,前些年还被农业部定为全国三大水蜜桃生产基地之一、中国水蜜桃之乡,其生产的皮球桃更是连续两年获世博会银奖。从父亲手中接过担子后,作为村主任的冯陈林也积极带领村民种桃致富。然而就在前景一片向好之际,冯陈林却遇到了新的问题。

“名气最旺的皮球桃居然卖不起价。”前年,到了收桃的季节,眼看着大批桃果从树上采摘下来,却迟迟无人采买。望着堆积成山的桃子,冯陈林发了愁。“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桃子,不赶紧卖出去就只能烂在地里。”冯陈林叹息,以前一亩地能卖出5000多元,现在却只有3000多元,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满心郁闷的冯陈林围着山包转了好几圈,放眼一看,周围好几个村镇都大面积种植皮球桃。一到成熟的季节,桃果蜂拥上市。为了增加销量,大家恶性竞争,贱卖桃果。“又是皮球桃,已经不好吃了。”冯陈林和老乡在路边卖力吆喝,游客却看了一眼就转身离开。听到游客的话,冯陈林一拍脑袋“我们要跟着市场变!”他立即联系龙泉驿区农林局,帮忙牵线搭桥省农业厅,更换桃树品种。来到高品质桃树试点基地,品尝桃子口感、细看桃果品相……从小跟桃子打交道的冯陈林也丝毫不敢松懈,仔细观察不同品种的特点,从产量和口感上确定新品种。找到新品种,冯陈林说干就干,先从自家动手,改掉了一大半的老品种。他又挨家串户说服村民接受新品种。“老乡家的门槛都要被我磨亮了。”冯陈林笑着说。“与其坐等市场淘汰,不如我们主动更新换代。”他带领着村里的干部们一面积极争取区里的扶持政策,一面为老乡做思想工作,到目前已完成400多亩桃林的更新换代。

抓机遇

建城市森林公园

提档升级桃花游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打造真是个好消息!”前几天,看见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正式启动的消息,冯陈林乐开了花。“我们生态环境就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一张重要的底牌,保护好生态才能提升桃花游。”

随着种桃产业日趋成熟,桃源村的桃树规模庞大,每年桃花盛开,重重山峦染成粉红,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可是游客最多吃顿饭就走,留不住人啊。”冯陈林发现,虽然每年桃花盛开之际,村里的农家乐生意兴旺,可不过半天,游客便匆匆返回城里。热闹光景也只有桃花盛开的时候才有。冯陈林不禁纳闷,为什么留不住人呢?“这里除了看桃花,就没别的。”正当他疑惑之时,偶然听到一位游客抱怨。听到游客的话,冯陈林有如醍醐灌顶,正是因为业态单一,没有丰富的旅游亮点,乡村旅游要提档升级。

“除了赏花,桃源故里还可以更好玩。”找到症结的冯陈林立即与村里的干部们行动起来,先从景观提升入手。他向村里申请引进新的花种,克服传统桃花不艳、花期短的缺陷,同时还能延长赏花期。看到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规划,要构建“绿化、彩化、美化、香化”的森林生态系统,冯陈林又带领村民以香樟、银杏、楠木等优良乡土树种为主,在成片桃林中丰富林木。“除了好看,还要好耍。”冯陈林的桌上放着厚厚一摞多次修改过的合作方案,几经周折,村里终于和旅游投资公司达成合作,将在桃源村修建一条长约300米的玻璃栈道。看着玻璃栈道一天天成型,桃源村的经济增长链也被拉长,冯陈林抑制不住喜悦。“最快今年五一节就能和游客见面了,我们还要建房车基地,以后的桃花游会更好玩。”

本报记者 李萌 摄影 胡大田

原标题:寻变供给侧 桃花源里谱写致富经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