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图片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银锭
金戒指
金印(收缴文物)
张献忠沉银,从几百年来的民间传说成为事实,一举轰动全国。然而在沉银之外,张献忠还留下太多秘密。他究竟有没有如史料记载屠尽四川人?此次发掘出水的贵金属究竟是来自民间的烧杀抢掠还是另有来历?它们究竟价值几何?备受公众关注的秘密,在彭山江口沉银遗址历史专家座谈会上逐一被专家抽丝剥茧。□本报记者 吴晓铃
张献忠屠尽四川人?史料记载有所夸大
对于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四川有两个广为人知的说法:一是杀人,二是抢钱。江口沉银遗址的发掘,大量金银锭以及民间首饰,已经证明张献忠一路烧杀抢掠的事实。但张献忠果真如史料所言,性情暴虐、每日要杀人一两百,最后杀人六万万,迫使清廷“湖广填四川”吗?
这种广为流传的说法,被专家们认为不值辩驳。“清朝人口最多时也才4亿,张献忠怎么可能就杀掉川人六万万?”巴蜀文化研究专家袁庭栋说。
江口沉银遗址考古领队、国家文物局水下考古中心副研究员周春水认为,张献忠后期撤退时才大规模杀人,“从军事角度考虑,他打了败仗,撤退前肯定要烧杀,目的就是不把辎重和人口留下,以便追兵迅速补充人力物力。”
那张献忠屠川的言论,为何会流传几百年呢?
与会专家中有一个和张献忠同名同姓的人,他是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他认为,清人所修《明史》中记载张献忠屠川,其实就是成王败寇的历史逻辑。“张献忠在四川确实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杀人数量还不少,但大部分记载都有夸大。清朝对四川人的屠杀,也被栽到张献忠头上了。”张献忠认为,“张献忠在前期可能会存在战争中的屠城,但没有大规模屠杀。他刚进入四川也想好好经营,提出了一些百姓欢迎的举措。只是后来地方武装反抗,他实在呆不住,才产生了弃蜀的想法,最终有了屠杀行为。只是这种屠杀应该也只是发生在成都附近。”张献忠称,把四川人口大规模减少算在张献忠头上并不妥当,“四川之祸,张献忠入川不过4年,而清军则攻打四川数十年。凡不剃发者、凡不从者,皆杀之。清军杀人应该多于张献忠十倍二十倍。”只是清朝政府为了政权合法性,夸大张献忠屠蜀,“不仅可以转移政权合法性的危机,还可以美化成为明朝复仇,减轻老百姓的抵抗情绪。”
张献忠财富来自何方?主要抢于藩王富户
此次彭山江口沉银,出水了众多金银首饰,它们难道不是张献忠一路烧杀抢掠的证据吗?
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商传虽然7日临时缺席座谈,但他托人当众宣读了自己的观点,“张献忠沉银来历,传说他发现民间有藏银一两者,全家杀殁,因此积累大批财宝。这一说法有言过其实之处,张献忠财富所得,大多出于官库或藩王富户之家。他所获成都官库所存不下五十万两,蜀王府所藏当以数十万计,这些当为张献忠财富主要来源,绝非民间一二两搜刮所得。”
这种说法也得到袁庭栋、陈时龙、陈世松等专家的认同。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明史研究室副主任陈时龙认为,此次出水的金银册比较多,其中还有南明楚王朱华壁的名字。“张献忠杀楚王是1643年,几年之后,楚王的东西却在江口出现,说明张献忠江口沉银的宝藏主体就来自明代藩王。”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何孝荣认为,此次出水银锭中所刻的各地官府名字,可以勾勒出张献忠的行军路线,也证明这些官库所藏才是他的粮饷主要来源。张献忠也表示,“李自成和张献忠的抢掠并无本质不同。李自成掠夺的首先是宗室富户,到普通百姓家能抢到的,到富户家抢不是更有收获吗?”
这些出水的金银锭上,甚至还有史料记载的官方人物。袁庭栋透露,此次出水银锭上有四川巡抚“陈世奇”、监军“廖大亨”的名字,“廖大亨是崇祯十四年与张献忠大战时的手下败将。狡猾的张献忠曾编了歌谣全军传唱:前有邵巡抚,常来团转舞;后有廖参军(廖大亨),不战随我行。这就把文献与考古实物完全结合起来了。”然而,这些人为何会把名字刻在金银锭上?四川省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陈世松认为,这同样是丰富四川历史研究的证据。“廖大亨崇祯十四年入川,卖力推行明思宗朱由检制定的加饷剿‘贼’政策,大规模加税作为练兵费用。没有完成纳税的地方,就让衙役们自己去讨并作为薪金,闹得民间怨声载道,最终‘打衙蠹’的民变燃遍四川。这次出水银锭上有廖大亨之名,是否就是征收的银两?而陈世奇有一次打了胜仗获赏三万银锭,这次发现的刻有陈世奇之名的银锭,是否就是他所获赏银,所以才刻上自己的名字?”陈世松认为,这些文物上的蛛丝马迹,反映的正是四川深刻的社会背景,“或许正是民怨沸腾,才为张献忠一路进攻成都铺好了路。”
原标题:他如何屠川?巨额财富来自何处?明史专家 还原不一样的张献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