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专家:怀揣梦想 一年多就在成都“生根”(2)

2017-04-17 07:19   来源: 成都商报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史建婷

研发

校地合作平台让他的梦想加速

去年3月,在重庆生活和工作了10年的肖伟开始了“蓉漂”的生活。那时,他所确定的研发领域,一是新能源汽车的可拆卸电池,二是电池的能源管理,也叫电池储能系统。

肖伟还记得,自己离职前所研发的电动车,在交给市场总监进行试驾时,市场总监就告诉他,车子是好车子,但总要担心电被用光。如果能像加油的车子一样,车子开到充电站里,直接把没电的电池更换成满电的电池,花个两三分钟就能开走,那时候就可以做推广了。

于是,肖伟研发的重点之一,就是电动汽车的可拆卸电池。不同于当下市场上常见的车载固定电池,可拆卸电池,是可以随意拆装的。

在入驻研究院之初,肖伟所带来的可拆卸电池技术,就已经成熟。应用和推广,是接下来的重点。

而他的另一个方向,电池的能源管理,则是解决充电难等问题。他所设计的电池储能系统,可以落地在小区楼宇、工业园区等点位,“晚上电便宜的时候充电,白天照明空调都开着的时候就放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让电动车成为可控资源。

这些研发得以顺利开展,在肖伟看来,离不开这个校地协同创新平台所给予的极大支持。团队在孵化阶段的资金是研究院的平台保障的,而这个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平台,又给了他和其他团队资源共享的优势,“还有在信息化数据平台的打造上,交通、能源、发改委、经信委等等地方各级有关部门,都提供了支持”。

这让肖伟最初的梦想,大踏步地朝向实现迈进。

落地

赶上好时机 下半年成立公司

上周五下午,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大楼内忙忙碌碌。项目团队科研人员们在实验室和会议室中穿梭走动。肖伟上周搬进了这座漂亮的大楼。他和研究院里的同事们一样,早就盼着搬入这座位于兴隆湖畔的新办公楼。不仅因为这里的环境棒,还因为这里正是中国西部的“硅谷”——成都科学城。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是第一个入驻成都科学城的机构,大楼在去年10月竣工,并陆续迁入团队。与之相邻的,除了诺基亚、启明星辰等企业,还有挂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牌的楼宇。这是成都校院地协同创新合作的引入的又一所高校。

肖伟很庆幸,遇到了这样的时机。他不仅完成了项目的研发、设计和市场对接,靠近了心怀已久的梦想,还见证了成都这座城市在推进西部科技中心建设中的发展脚步。

预计今年下半年,肖伟的团队就将成立公司。他告诉记者,目前,团队所进行的研发几乎都在洽谈商业合作,预计今年下半年,就能够在成都的市场上落地了。

截至目前,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的平台已有13个项目团队入驻,还有多个项目团队正在申请入驻。这里面,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带领的团队,有清华大学顶尖的科研团队,也有从硅谷引进的团队。目前,科研人才已达到170人。

而他们,都将同肖伟一样,在成都推进校院地协同创新合作,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的机遇下,朝梦想迈进。

成都的“校院地协同创新” 不仅本地高校 还有国内高校纷至沓来

成都与大学间的“校院地协同创新”,清华大学的入驻,只是其中一个缩影。

56所高等院校、30余家国家级科研机构、33名两院院士,70万名在校大学生……本就有着得天独厚高校资源和创新力量的成都,不仅与在蓉高校协同创新,支持在蓉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还注重全球高校院所资源的城市聚集,除了清华大学,还先后引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市外高校来蓉合作共建。

与在蓉高校合作 硕果累累

与在蓉高校的合作方面,成都与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等多所在蓉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形成校地合作共建的“成都共识”。

以西南交通大学为核心,成都与西南交通大学签署协议,合作建设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在全国高校率先试点“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并构建成都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联盟;

以电子科技大学为核心,成都高新区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建“一校一带”,共建合创空间、新型产业技术研究中心、电子信息产业园、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创业孵化基金,以“互联网+”为核心共同打造“中国硅谷”;

与西南财经大学共建世界一流大学,打造天府金融产业国际创新中心、环西财财经硅谷;

与四川大学共建世界一流大学,探索共建新型校市合作创新平台,共建集产业技术研究院,推动建设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区,打造环川大创新创业“三带四区一城”……

与国内其他高校合作 又添新军

而在同国内高校的合作方面,近期,刚刚有一件大事发生。4月7日上午,兴隆湖边,北航西部国际创新港正式开工。这是成都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约后,取得的一大合作进展。

2016年8月30日,成都市人民政府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打造“一体两翼”的校地合作格局。

目前,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军、徐惠彬、王华明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房建成、江雷等5位院士领衔的前沿科研项目,已在成都科学城进入实质阶段。据悉,这5位院士领衔的前沿科研项目全部瞄准四川省、成都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成都商报记者 王垚 实习生 周霖 摄影记者 陶轲

原标题:怀揣新能源汽车梦想 一年多就在成都“生根”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