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甲A联赛打响,中国足球正式开启职业化历程。1996年3月5日,成都一群高校教授受中国足球职业化的感召,创立四川教授足球队。
21年过去了,甲A改制中超,全兴成为历史,而四川教授足球队,仍在延续绿茵梦想。如今,已是“老”教授的他们,以70余岁的平均年龄,坚持每周二、五在川大足球场按时训练。“练练脚法、打打友谊赛,21年来,周周都在。”近日,在四川大学体育学院,四川教授足球队创始成员沈际洪教授,为记者讲述了球队的故事。
几位川大教授
倡议成立四川教授足球队
1996年,最初倡议成立四川教授足球队的,是四川大学的几位教授。倡议之后,成都各高校、科研单位和行政部门爱踢足球的教授们迅速响应,一支有着38名创始队员的球队建立了。
四川教授足球队可谓人才济济:四川大学华西医大骨科运动医学教授龚锦源、原四川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沈际洪教授、成都大学体育教授兼著名足球记者廖本强,都是球队的骨干球员。
21年来,四川教授足球队每周都会风雨无阻的出现在球场上。“退休之前,每周六训练一次,退休之后闲了,改在周二、周五的上午。”沈际洪说,现在大家要么练练脚法,要么打打友谊赛,这个传统一直保持至今。四川教授足球队曾经参加过6次全国友好城市老年足球赛,并荣获3次冠军,其他3次也都是前三名。
为了安全改规则
不能冲撞和铲球
想要加入这支四川教授足球队,门槛不低:首先,队员必须要有足球背景,有一定的足球水平,最差也是曾经的大学校队成员;其次,必须要有副教授以上的职称,还要队中两名老成员介绍才能加入;最后,年龄需在40岁以上。
为了保护大家不受伤,球队对常规的足球规则做出了一定改变,比如不能冲撞和铲球。“其实不用太担心我们的安全问题,因为大家对足球都有研究,都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加上有顶级运动医学专家龚锦源坐镇,家人也很放心。”沈际洪说。
“经常路过看到老教授们踢球,好酷!”四川大学大三学生小李说,他和很多同学在学习之余,通常宅在宿舍打游戏,其实应该向四川教授足球队的前辈们看起,他们就是我们的榜样。
■人物特写
龚锦源:
与球王切磋 曾拯救四川足球
近日刚满87岁的龚锦源教授,是目前四川教授足球队的前锋兼教练,为队内最高龄球员。在足球界,龚锦源实为名宿。2010年4月18日成都商报的一篇名为“四川体育界昨道贺龚锦源80华诞”的报道中,为龚锦源贺寿的参与者名单里,出现了“余东风、马明宇、辜建明”这些赫赫有名足坛人物。
龚锦源是无锡人,在上海长大,中学时来到重庆,进入一家英国人创办的教会学校读书。这所学校的传统项目是足球,拥有当地唯一的足球场,曾经在上海弄堂里踢球的龚锦源,在学校球技大长。一次,球王李惠堂到学校指导,专门安排三名同学与自己切磋,比赛结束后李惠堂摸着龚锦源的头告诉校长:“这个娃娃有天赋,今后大有发展!”
1951年,新中国举行第一届全国锦标赛,代表西南队出征的龚锦源凭借标志性的外脚背抽射横空出世。两年后,国家队多次征调龚锦源,但为了医学,他婉言谢绝,“我决心当一名医生”。
1958年,四川足球队在甲级联赛面临降级危险,时任国家体委主任贺龙亲自“点兵”,把龚锦源借调到四川队当中锋,结果他场场破门,帮四川队成功保级。
如今,龚锦源仍然会准时出现在四川教授足球队的训练中。“腿脚依然利索,宝刀未老。”沈际洪感慨。成都商报记者 王拓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原标题:四川教授足球队 绿茵场上的老顽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