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曾经的“万园之园”,历史上的圆明园融汇了中西建筑的精妙,集纳了江南美景的万般风情。只可惜在150多年前的那场浩劫过后,这里只剩下了断壁残垣。许多年来,多少国人都期盼着能重见圆明园风采,以至于“复建”的声音从未停止。如今,这座“万园之园”以另外一种形式重生——打开手机屏幕,或者戴上立体眼镜,就能立刻置身于百年前的皇家园林,“九州清晏”的长廊似乎触手可及,“方壶胜境”的清风仿佛正拂过面庞。
带来这一神奇变化的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郭黛姮教授带领的团队。年过八旬的郭教授是建筑大师梁思成的学生,她带领团队历时18年,利用严谨精确的数字化技术,让圆明园重现昔日的风采,目前团队完成精准数字复原的景区已达圆明园全园的60%。上午在中国园林博物馆开幕的《“看见”圆明园》数字体验展,全面展示了郭黛姮教授团队的这一研究成果。
海岳开襟
圆明园不只供皇帝享乐
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集大成之作,圆明园曾是多国园林效仿的对象。如今,它已成为一座遗址公园,人们对它的了解,只能局限于历史档案的记载。“一说起圆明园,很多人都是两种印象:一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二是清朝皇帝骄奢淫逸的地方,其实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郭黛姮告诉记者,清华建筑学院教授贾珺专门统计过清朝历代皇帝每年在圆明园居住的时间,几乎都超过了150天,尤其是道光皇帝,一年曾在圆明园住了300多天,远超紫禁城,“说这里是当时的第二政治中心,一点儿都没错。”
郭黛姮告诉记者,圆明园中建筑与园林的上百组景区,各有不同功能,大都是为“理政”服务的,这是它与颐和园、避暑山庄等皇家园林的最大不同。比如它有专门的观稼验农建筑类型,清朝皇帝明白农业是国家的命脉,圆明园内专门修建了农田来种植庄稼,乾隆皇帝为便于观察圆明园内农田的“公垦”与园外百姓农田的“私垦”有何不同,专门沿着圆明园北围墙盖了一片楼,起名为“若帆之阁”。
如何既遵循遗产保护的原则,充分展示和阐释建筑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又能满足公众“亲眼目睹”的情感期待,郭黛姮一直以来都在探索。自1999年起,她就带领团队开展了一系列基础性的研究。
原标题:让“万园之园”在虚拟中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