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7日,即将代表成都到俄罗斯比赛龙舟的新津警察队在训练。
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龙舟赛,赛龙舟,看看哪个好儿郎。
幼时的童谣在经久不息的传唱,初夏的日头有种火辣辣的燎意。午后的新津南河水畔一派人声激昂,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新津龙舟队正在进行紧张的训练,新津第25届传统龙舟赛将于端午前夕在南河正式开赛。
2017年5月27日,在端午节前夕新津县举办了龙舟赛。
“两对桨身体幅度再大一点!”龙舟上的教练拿着喇叭严厉地告诫队员。队员们腰下得更低,转肩起腰的节奏更快,他们憋红了脸,喉间发出低低的吼声。
天道酬勤,声名赫赫。2017年7月,新津县龙舟队将代表成都市参加在圣彼得堡举办的“涅瓦龙舟赛”。
洪荒之力
从倒数第一到正数第六的蜕变
“咚锵……咚锵……”
鼓手端坐于船头,手底生风,鼓槌一仰一低间,鼓声乍响在耳畔,节奏愈来愈快。
如闷雷,如疾蹄。舵手躬身站在船尾,眼观四方,用手中的木桨掌控着整个龙舟的走向。
划手们个个卯足了劲,桨下一朵朵浪花肆意翻飞,每个人身上都覆着一层水汽,激情挥洒中,让人分不清到底是河水还是汗水。
“我们的龙舟队是由男女混合组成的,参加比赛的龙舟队一般都是全男队,我们在体力上肯定和他们有一定的差距。前几年比赛,我们的名次一直都是倒数第一,经过刻苦训练和团体之间的有效配合,去年终于不再垫底,取得了第六名的成绩,比过了好几支全男队呢!”新津某单位工作人员凌英说。
夜色中的龙舟,成为游客玩耍的对象。
凌英所在的龙舟队有点特殊,每一次训练甚至是比赛,上场的队员都无法固定,经常出现人员更替的情况,不过龙舟队的领队和教练也表示理解。
因为队员们所在岗位的工作繁重,值班、轮班都是常有的事。针对这种情况,该龙舟队扩选了101人,其中包括会员和队员,队员有40人。
备战期间,每周进行两次游泳体能训练,船上训练也保证每周至少训练一次。
许多新人的胆子都比较小,有的不会游泳,有的不敢上船,“这个时候,老队员都会在旁边给他们做心理疏导,也会指导他们的动作技巧,主要是帮助他们克服内心的恐惧。”划龙舟看似很简单,实际上真正上船体验后,才会了解其中蕴含的学问。
“训练很累,腰酸背疼手心起水泡都是很常见的,对于女同志来说,最要命的事就是晒黑了,在水上,河水会折射太阳光,戴帽子根本不顶事,抹防晒霜穿长裤才能起一点作用。”凌英说。
新津龙舟队 划到俄罗斯
口号响亮
大家喊起“回锅肉”更有劲了
“回锅肉!凉拌鸡!烧排骨……”
“这些菜名是我们在训练时喊的口号,也是我们的精神加油剂。”凌英大笑。
下午5点半下班,6点准时开始训练,正好是饭点,每个人都很饿,但训练是绝对不能中断的,因此,划桨时,口号就变成了大家爱吃的菜名,“要学会苦中作乐嘛,不知道是不是心理暗示的作用,把口号喊出来真的没有那么饿了。”
新津是著名的“龙舟之乡”,民间划龙舟历史悠久,新津端午龙舟会,2009年被列为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津多水,城南的南河,河面宽阔,十分宜于水上活动,相传唐代时,就有了端午龙舟竞渡。唐代张建封在《竞渡歌》中就生动地描写了当时龙舟竞渡的热烈场面: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群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千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相目如瞬。
凌英是个地地道道的新津人,她生在南河边长在南河边,岁月的积淀,使得她对南河水有着独属于自己的情愫。“小时候每到
端午节,南河边可热闹了,白天大家都在花船或者岸边观礼、看比赛,还有人会下水排着方队游泳,身上交叉背着两个自行车车轮,挂着一杆红缨枪,可气派了!”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忽视,南河的水不再像往常那么清了,河底的淤泥也越积越多,民间自发组织的端午活动渐渐凋零。为了延续这份文化传统,维护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新津已对南河进行了清淤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亲水休闲设施建设。南河的风貌与魅力正逐渐获得新生,“水质改善了,河道也变宽了,看着如今端午时节的热闹非凡,仿佛又回到了少年时光。”
原标题:新津龙舟队 划到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