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回望丝绸之路 看罗曼诺夫王朝的中国情结

2017-06-26 07:43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展览展出的漆板画

展览展出的漆板画

 

“帝国瓷器厂”制造的卷心菜器皿系列

正在成都博物馆举办的“帝国夏宫——俄罗斯彼得霍夫国家博物馆藏文物特展”,不仅为广大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俄罗斯的文化平台,而且从这些文物中,我们也能够捕捉到一些历史信息,从而对这个毗邻的大国做一点更深入的解读。

成博相关专家昨日向记者介绍,中俄两国间是充满生命力的长远关系,回溯至夏宫,“中国情结”已然是一种潮流。缔造者彼得大帝热衷于欧洲文化,彼时的欧洲,“中国热”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这给紧跟欧洲流行的罗曼诺夫王朝也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从展出的文物中,可见一斑。现在,俄罗斯是“一带一路”大战略的重要合作伙伴,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更多地交换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源。

茶叶 占中俄贸易很大比重

17世纪中叶以后,中俄建立直接贸易关系,一条起于北京,直抵圣彼得堡的贸易通道得以开辟。这条通道的北线经蒙古高原,自贝加尔湖西向,走的恰是草原丝绸之路故径。而另一条支线则以新疆为中转,大量来自中亚的商人从这里把中国的货物贩运到莫斯科乃至圣彼得堡,其中也有不少俄罗斯商人的身影。来自中国的贵重商品有:生丝和丝织品、皮棉和棉制品、茶叶、瓷器,以及嵌螺钿的器具、甘蔗、烟草、大黄、麝香等。

来自中国的茶叶其实在中俄贸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当时俄罗斯商队带到欧洲的白毫茶被称为商队茶,在上流社会享有盛誉。在“帝国夏宫”展的展厅里,有一套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女儿、大公主奥莉加·尼古拉耶芙娜的茶具。这是她昂贵嫁妆中的一部分,由大茶壶、小茶壶、糖罐、奶油壶等组成。纯银镀金,采用了镂刻、雕刻等装饰,典雅精美。至于存放茶叶的器皿,也是格外奢华。展出的茶叶盒是木制的,中间有黄铜镀金浮雕饰物“Thé”,是法语“茶”的意思。因为茶叶对水分和气味敏感,因此都会用专门的盒子保存。而由于其价格不菲,所以盒子还会上锁,钥匙由女主人保管。

瓷器 夏宫有“中国风”瓷器单间

1744年,痴迷于瓷器的伊丽莎白女皇在圣彼得堡建立了俄罗斯帝国瓷器厂,这是欧洲最古老的瓷器厂之一。在之后的日子里,它为皇室提供了大量精美的瓷器,并充分结合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制作出了极具艺术价值的器具。

现在展厅里展出的一套宴会用器皿,就是由帝国瓷器厂负责制造的,该套器皿一直用到20世纪早期。图案源自法国皇家瓷器的制造中心,名为feuilles de choux(卷心菜叶),因形似卷心菜叶子,故而名为卷心菜器皿系列。夏季,整个皇室从圣彼得堡搬入彼得夏宫,这套颜色清爽的器皿也随之摆上了桌台。

出于对中国艺术的喜爱,叶卡捷琳娜二世下令重新装修了大宫殿内两个名为“瓷器阁”的房间。房间内部按照他们理解的中国风格来装饰,靠着墙壁摆放了许多来自中国的雕漆围屏,用以展示收集到的各种珍贵的中国藏品。一幅展出的油画画的就是“瓷器阁”,仔细去看,能发现房间中不少的“中国元素”呢!

文化 遥想“诗与远方”

本次展览中,有三幅漆板画尤其引人注目。与彼得夏宫金碧辉煌的巴洛克风格不同,这三幅画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样式。画作整体以黑色为背景,用金色和银色模仿漆板画,描绘的内容正是他们所想象的中国丝绸织制的场景。尽管与真实的中国丝织作坊不尽相同,但却证明当时的俄国,不仅对中国丝绸十分喜爱,对其制作工艺甚至是织工们的日常生活也有着相当的兴趣。

罗曼诺夫王朝时期,随着中俄联系的加强,文化领域的交流也迅速发展。根据《恰克图条约》,俄罗斯定期派留学生来北京学习满汉文和中国文化,其中不乏如比丘休、瓦西里耶夫、卡法罗夫等一流的汉学学者。商业的繁荣带来了文化的需求,文化的深入又促进了商业的进一步增长,药用的大黄、作为香料的八角茴香、产自南京的白棉布、四川的烟草以及样式别致的珠宝和金银器皿等等,这些都成为罗曼诺夫王朝广受欢迎的中国商品,中国文化随着一件件商品、一本本书籍潜移默化地进入俄国人的视野。

本报记者 陈蕙茹 成都博物馆供图

原标题:回望丝绸之路 看罗曼诺夫王朝的中国情结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