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国内国际  »  正文

上半年全明星综艺无爆款 素人、文化或成逆袭(2)

2017-07-01 09:52   来源: 广州日报   编辑: 唐欢   责任编辑: 马兰

过往文化类节目收视依然差距不小

实际上,文化类节目热并不是从今年才开始出现的。央视在这方面默默耕耘,《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成了系列。地方卫视也有在尝试,浙江卫视的《中华好故事》《华少爱读书》,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成语英雄》,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等都是该类型节目的先驱,但是它们都没有得到热烈追捧。直到《朗读者》《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2》等成为关注焦点,品质受广电总局表彰。不久前的上海电视节上,《朗读者》还摘得了白玉兰最佳综艺节目奖,风头一时无两。

不过,在数据上,相比其他热门综艺动辄破2冲3的收视率、数十亿的网络播放量,文化类节目的佼佼者《朗读者》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而其他节目在市场上就更为冷清了。所以这一类型如何做到让普通观众买账,而不只是业内专家叫好,还是个难题。

小编支招:

打好明星牌,风格接地气

不少业内人士透露,一些品牌商在谈赞助、招商时率先考虑的就是明星和平台,就连成功的《朗读者》在做营销的时候,也是主打董卿这张明星牌,而关注度最高的几期节目都有徐静蕾等明星参与。即使以往文化类节目腔调再高,由于缺少明星元素的加持,品牌赞助也难以落实,节目没有了“钱景”,就难以继续办下去。

另一方面,明星本身都比较愿意参加文化类节目,以此显示自己的文化修养、塑造形象。张涵予、张国立、王耀庆等人在《见字如面》的精彩表现就使自身好感度大增。因此,如何适度且有效地打好明星这张牌,是文化类节目绕不过去的坎。

其次,要防止这类节目为“文化而文化”,沦为面子工程。纵观已有的文化类节目,基本采用打擂台的形式,只在舞美和环节上有所改变,就敢打出原创的旗号。而在选手面孔上,节目组需要花更多力气去挖掘优秀选手,以防参赛选手变成“回锅肉”。

再次,要想办法让文化类节目有趣。不可否认,有一部分国学、文化爱好者看文化类节目会跟着选手答题,他们的一大目的是增长知识和文化,颇有课外辅导的意思,这需要出题时更接地气,不是刻意的阳春白雪。同时,依然有相当多的观众对这些知识不感兴趣,觉得乏味,他们好不容易摆脱应试教育,看综艺节目就要放松自我。所以,如何让节目在趣味性和知识性之间取得平衡,挑战性很大。

头评

综艺难做、难看的困局怎么解?

目前综艺市场在暗地里一片硝烟,业内都在感慨“节目难做”,一是找赞助不容易,二是好模式用光了。观众也在抱怨节目难看。今年上半年,新综艺没有爆款,老综艺已经疲态尽显。所以整体上因为市道差了,大部分综艺都是在赔本赚吆喝。连本来保险的综N代,由于全明星阵容受控而陡增不确定性。

未来的新节目,从数量上来说,文化类最受政策支持,可是想要做得有深度、有营养、有观感,创作者除了情怀和勇气,更要有很好的创意。一不小心,一档文化类节目就很可能成了小部分人的自嗨。如果这样,观众很可能直接抛弃传统电视平台,转投网络去看那些他们觉得有意思的节目,这不仅不会让文化类节目崛起,反而会让电视进一步流失观众,和设想的“文化热”结果背道而驰。

所以,从政策的支持,到市场的自发追捧,中间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创作者多总结经验、大胆尝试,或许会闯出一条新路,使综艺节目焕发出新生机,还荧屏以精彩。

原标题:上半年全明星综艺无爆款,素人、文化或成“救命仙丹”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