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四川博物院封存已久的11方古砚台首次集体亮相,在第二期“四川博物院藏品开放日”活动中与文物爱好者“亲密互动”。工作人员精心挑选出端砚、歙砚、红丝砚等古砚台,让参与者在鉴赏中感受文房珍品的魅力,其中3件宋代古砚为国家一级文物。
这11方古砚从稀缺性上来看,以南宋端石抄手砚、南宋歙石抄手砚、宋歙石眉子砚最为珍贵。其中眉子砚的砚台纹理深浅不一,交织一起后恰如少女的温婉细眉,引得阵阵赞叹。从观赏性来看,清鎏金镂空暖砚、清马荃款红丝砚则让文物爱好者耳目一新。四川博物院专家甘晓介绍,暖砚四周紫铜镶边,底部鎏金工艺显示出其原持有者的尊贵地位,整个砚台分为三层,底部酷似一个小火炉,加热中部的水槽即可让顶部的砚台保持温度,以此防止冬季墨水冻结。
其实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有“铁砚”,在不同时期,砚台会因材质、产地、工艺的不同,镌刻下时代的烙印。比如同为宋代的抄手砚,砚堂倾斜度越大的砚台,年代越久远,而宋代以前的砚台,则是没有研墨档口的。“砚台作为文房四宝之首,集绘画、雕刻、书法、篆刻等艺术于一体,以古砚为代表的中国砚台文化,具有独特而悠久的文化内涵,铭刻着时代沉浮变迁。”甘晓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让古文物“跳”出了玻璃橱窗,参与者可戴上专用手套,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触摸古砚台。端砚石质的细腻,漆砚木胎的轻巧,在文物爱好者手中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让人爱不释手。
据悉,第三期“四川博物院藏品开放日”预计在9月左右举办,但名额有限,观众需关注网站信息报名。
□李婷 本报记者 杨琳
原标题:“国宝”古砚台首次集体亮相川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