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后
治理前
重拳治水
清洁工眼中的六斗渠
治理前:脏!沿线臭味难闻,他们只有捂着鼻子打扫
治理后:“不臭了,不臭了,百分之百好了!”
“以前都捂着鼻子打扫”,清洁工韩伦学和同事站在苏坡六斗渠旁,向成都商报记者回忆起河道水质污染、河岸环境脏乱的曾经。
2014年10月,武侯区启动了苏坡六斗渠整改治理工程。去年,武侯区针对治理后出现反复的12段黑臭水体,又启动了“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其中又包括苏坡六斗渠。
历时两年,到2016年12月,该河渠整治完成。而武侯区统筹城乡工作局局长胡永清却忧心地表示,“没有源头活水,是困扰我们整治此类河渠的最大问题。”
以前 /
淤泥堆积蚊蝇滋生
苏坡六斗渠全长2000米,起于机九路青羊界,止于机九路与武青北路交汇处,流经武侯区金花桥和机投桥街道。
在机九路铁路桥附近,一家火锅店与之隔街相望。服务员张昌先在这里工作两年了,说起以前的河道,她直摇头,“脏!”特别是早晚散发出刺鼻的臭味,蚊子苍蝇飞来飞去,河堤上的竹林里,蚊蝇更多。而河道几乎是干的,淤泥上全是灰。
清洁工韩伦学和同事负责河道边的地面清洁,对于这里以前的清洁工作,他们一说起,内心就是崩溃的。虽然河边摆设了垃圾桶,但一些垃圾就是不扔进去,围着垃圾桶放一堆。推车叫卖的小贩,将果皮等垃圾扔进河道里,“甚至还有人往里面解便”。再加上生活污水排进去,河道沿线臭味难闻,他们只有捂着鼻子打扫。
而对于他们的清洁工作来说,还有一点麻烦就是,岸边全是土,会长草,一下起雨来,沙子、泥巴,都要往河里冲。除了日常清洁之外,他们还要扯草、扫沙、扫泥……早上4点过就开工了,忙得不可开交。
武侯区统筹城乡工作局局长胡永清向成都商报记者介绍说,苏坡六斗渠水质黑臭主要是由于河道沿线区域缺乏市政管网,沿线居民、商户生活污水直排入河造成的,“洗车场、餐饮店、农户的污水直排情况严重”。更加糟糕的是,苏坡六斗渠上游没有来水,是一条死河,所以基本上没有自净能力。
以前每逢下雨,很多处河道就会被垃圾堵塞,虽然一直在治理,但因为污水管线多露在外,常常受到人为破坏。统筹局工作人员解释说,当排污管有堵塞时,一些居民不会第一时间想到向相关部门反映疏通,而是直接暴力破坏管道。
现在 /
流水潺潺异味难寻
18日,成都商报记者探访苏坡六斗渠,沿岸边顺流而下。汩汩流淌的河水算不上清澈见底,但也算得上是一股清流。在成都西蜀实验学校附近,记者看见,河水从沿途便桥下潺潺流过,虽然前日下过暴雨,河水有些浑浊,但河内没有明显垃圾,也没有闻到臭味。水道两侧是混凝土浇筑过的堤岸,上面绿树成荫。
火锅店服务员张昌先发现,自从河道做了表面硬化以后,没那么脏了,也没有那么多蚊子了,闻起来不臭了。她还发现,每天天不见亮,就有专人来打扫河道,一旦发现垃圾就马上清理,连一片树叶都不放过。水车还会常常开来洗泥浆、冲泥巴。“今天水车还开来了,但昨晚下了暴雨,水流很急,就没冲”。周围居民、路人也不随便往河道乱丢垃圾了,“别人看见会招骂”。
武侯区统筹城乡工作局工作人员沈高峰告诉记者,该河道的日常巡护,是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聘请了专业的管护公司。而实行河长制以后,社区河长也会每天巡河。去年修了一个垃圾站,居民丢垃圾的范围被限定了,几乎都扔在了围墙里边,比露天的垃圾桶更清洁卫生。河岸边浇筑了混凝土,没了草、沙子和泥巴,打扫起来也更方便了。“不臭了,不臭了,百分之百好了!” 韩伦学说。
治理 /
最头疼的是没有源头活水
“下面是污水管网,沿河商家污水都收集到一个管道”,武侯区统筹城乡工作局局长胡永清解释说。“苏坡六斗渠河道表面已经做了硬化,以后主要是起一个区间排洪作用。” 下暴雨时,雨水通过这条河排走,从根本上治理。
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为了彻底改善该河段水质,消除河道黑臭现象,武侯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整治方案:
首先是新设管网,全线截污。针对该片区市政管网缺乏的现状,沿机九路铺设污水主管道,将苏坡六斗渠沿线直排污水管道安置在了地下,污水全部收进新设污水管道,再通过武青北路污水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二是修复河堤,清理淤积。通过对损毁河堤进行修复,对河道淤积物进行清理,提高苏坡六斗渠排洪、泄洪能力,改善河道水质。
同时增设经费,强化管理。在完成各项工程整治措施后,安排专项经费,聘请专业管护公司负责该河道的日常管护,提升管护水平,确保河道治理成果能够长期保持。
据悉,苏坡六斗渠整改治理工程目前已全部完工,共治理下河排水口23个,新建化粪池2座,敷设双壁加筋波纹管管道1000余米,修复河堤1280米,清掏淤积物2000余立方米。通过治理,苏坡六斗渠基本达到了水清、无味的要求。
胡永清告诉记者,下一步会结合武青北路地铁站的建设,消除污染源,加上三无企业的整治,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重新排污的可能性;同时,计划从青羊区引水、补水,使这里常年有清水流动,恢复本来的河道功能。
“现在通过地下污水管网排污,管道破坏大大减少了”,胡永清还是有头疼之处,“困扰我们整治的最大问题是此类河渠普遍没有源头活水、没有生态用水的补给,只有靠引水来解决这个问题。”
成都商报记者 严丹 摄影记者 张士博(治理前图片由武侯区统筹城乡工作局提供)
原标题:“不臭了,不臭了,百分之百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