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观点
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所长魏少军:
智能芯片是人工智能的根本
人工智能作为近年来比较热门的发展趋势,对于芯片的要求到底是怎样的?
在魏少军看来,人工智能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应用、方法、工具。芯片,归属于工具。在今天的技术条件下,没有芯片,什么都做不了,目前很难找到第二种实现方法。
构成人工智能芯片的关键要素有哪些?魏少军认为,应该满足可编程性、高计算效率、高能量效率、低成本(能够进入家电和消费类电子)、体积小(能够装载在移动设备上)、应用开发简便等特性。
他分析说,从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情况来看,在应用上与国际差距不大,但在芯片上差半步。而这半步,并不表示我们能够很轻松地追赶上国际企业,芯片领域未来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格罗方德公司市场副总裁拉杰夫·拉詹:
构建人工智能芯片生态链
未来五至十年,人工智能将孕育众多的产业机会,人工智能与四川产业结合的问题值得思考。作为基础技术,芯片应用也将迎来爆发性需求。人工智能芯片应用,具有三大特殊性:支持互联、超低功耗、计算能力,成都工厂将建设的首条22纳米FD-SOI先进工艺12英寸晶圆代工生产线,其工艺可以满足人工智能芯片的要求。
拉杰夫·拉詹表示,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到人工智能芯片的生态系统里来,包括客户、供应商、高校、合作伙伴等。
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创始人余凯:
人工智能芯片有三大趋势
余凯介绍,地平线机器人技术要做的是人工智能芯片,目前有三大趋势。
一是处理器不断重构。2011年谷歌开始用CPU构建第一代深度学习系统,2012年百度大规模用GPU做深度学习训练平台,2014年百度跟微软用FPGA做深度神经网络的硬件加速,2016年谷歌宣布第一代TPU出炉……整个产业的趋势,由人工智能的应用牵引,处理器在不断重构。
第二个趋势,是从中心到边缘。从PC端到移动端,再到现在的万物智能时代,对人工智能的需求比PC和移动时代要求更高。以前很多计算是在数据中心,未来大量计算要在边缘,边缘人工智能的计算在不断增长。
第三大趋势是边缘的竞赛。以特斯拉为例,现在每辆车装8到10个传感器,它探测的距离越来越远,对像素的解析要求越来越高,未来随着自动驾驶速度不断提升,对车上的处理性能要求会更高。□本报记者 李欣忆
记者手记
青城山论道“第四极”
国内集成电路领域的盛会已在东莞松山湖举办了7届,今年首次来到成都。未来,论坛将形成东莞、成都两地举办的态势。这背后,折射出集成电路产业向内陆转移的趋势。
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16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达4335.5亿元,“十三五”期间,这一数据有望突破8000亿元。正是看中这个巨大的市场空间,重庆、合肥、厦门等多个城市将集成电路作为重点产业进行打造。
四川要想建成继环渤海湾、长三角和珠三角之后的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第四极,竞争对手众多,需要跨越多道难关。例如制造业落后、芯片制造产业链完整度不够等。此外,集成电路产品的市场敏感性、活跃度仍有不足。
不足意味着空间。论坛组委会负责人表示,从松山湖到青城山,看重的是四川省以及整个内陆地区,在集成电路产业上的发展空间。
论坛结束那晚,嘉宾们夜游都江堰廊桥,大啖小龙虾,第二天,登青城山,感受青城天下幽的美景。两天行程,时间虽短,蜀国风情却让嘉宾们折服。来自广州的王不凡当场表示,要把分公司建在成都。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本报记者 李欣忆
原标题:集成电路产业盛会入川大咖共话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