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欧洲所中东欧室主任 刘作奎:
跨境电商是新模式,
也面临传统外贸投资挑战
“希望以数字娱乐为契机,在成都武侯区共同交流行业发展,探讨电子商务发展遇到的问题。”此次来蓉,社科院专家刘作奎将发表讲话,他表示,中东欧国家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板块,具有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需求优势。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东欧国家是欧洲经济的“新兴力量”,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有着鲜明的互利共赢特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和“16+1”合作机制的建立,中东欧市场成为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新大陆。
在经贸方面,2016年中国与中东欧16国贸易额为586.54亿美元,占中国与欧洲贸易总额的10.19%,在中国与外部世界贸易整体下滑6.8%,对欧洲贸易总额下降3.3%的情况下,中国与中东欧16国贸易额同比增长9.5%。在贸易联系方面,中欧班列蓉欧快铁自2013年正式开通以来,中国和波兰等中东欧国家的交流迅速增多,四川省和罗兹省、成都市与罗兹市分别结成友好省市。
2016年1月,国务院部署新设了成都等12个城市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用新模式为外贸发展提供新支撑,“来到成都市,我也很希望学习和探讨跨境电商这种‘互联网+外贸’新业态的发展模式,并一睹成都市建设西部电商消费之都的风采。”
专家表示,跨境电商是一个新模式,但也面临传统外贸投资中,国家间经济体制、营商环境、投资与税收政策、社会文化等差异性的挑战,同时可能还要解决跨境物流的清关、配送、支付等配套设施建设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行业专家积极贡献智慧、共同努力。”
匈牙利驻重庆领事馆领事 南英杰:
互联网和电子商务
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主导力量
匈牙利政府的“向东开放”政策,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合作的契合点。匈牙利也是第一个参与中国“一带一路” 规划并签署谅解备忘录的欧洲国家,在共建“一带一路”方面发挥了引领和先行作用。2016年,匈中双边贸易额达88.9亿美元,同比增长10.1%,其中,匈牙利向中国出口34.6亿美元,同比增长20.5%,进口54.3亿美元,同比增长4.4%。匈牙利继续保持中国在中东欧地区第三大贸易合作伙伴地位,中国也是匈牙利在欧盟外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
匈牙利是欧盟和申根成员国,地处欧洲中心位置,区位优势明显。全国面积9.3万平方公里,虽不到1000万人口,但可以无关税辐射欧洲5亿多人口的市场,以及乌克兰、俄罗斯和西巴尔干国家的2亿多人口市场。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速, 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已成为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2015年,匈牙利电商规模达10.3亿欧元;2016年,电商规模达13.9亿欧元。目前匈牙利的电商零售额占据国内零售总额的5%以上。跨境网购消费群体迅速扩大:2015年,匈牙利网购者数量刚过400万,其中约35%的网购者从国外网站购物;2016年,匈牙利网购者数量达到460万,其中约45%的网购者选择跨境电商,匈牙利的电商发展呈现迅猛增势,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领事南英杰表示,中国政府正在大力倡导创新绿色发展,仅不到1000万人口的匈牙利就出了1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不论是艺术文化还是科技发明,匈牙利都有着非常显著的创新优势和领先水平,希望借助武侯区搭建的交流平台,加强双方合作,有更多发展机遇。
成都磨子桥华丽转身 从电脑城一条街到创新创业基地
今年5月10日,“花式咖啡机”“虚拟现实体验仓”等众多科技产品亮相2017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科技范儿十足,让众多“创客”激动不已。
这些科技来自成都磨子桥创新创业街区,这使成都磨子桥再次声名鹊起——成都磨子桥是成都最早的“科技城”,曾因为“电脑城一条街”广受瞩目,如今,已经华丽变身创新创业基地。
磨子桥的华丽转身
1996年,受武侯区支持政策吸引,这条街吸引来最初的商家聚集,并逐步形成东华电脑城、成都电脑城。
统计显示,1998年磨子桥街区曾聚集了3000家电子销售、维修的门脸,1998年在磨子桥举办的成都首届电脑节上,就有超过十万市民当街学电脑。
2000年后,成都科技一条街进入“10年黄金期”。伴随电脑在家庭与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当年全国台式电脑售出约620万台,同比增长38.2%。这条街上电脑城也如雨后春笋,最高峰时短短一公里有9个大型电脑城。10余年黄金期后,与北京中关村一样,成都磨子桥面临转型。
2015年,响应全国“双创”号召,成都武侯区政府决定出钱反租场地建设孵化器,磨子桥创新创业街区由此面世。
根据该区《关于“磨子桥创新创业街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10年后街区创新创业载体面积将达到20万平方米,孵化创新型小微企业1万家。仅前3年,区政府就将投资3亿元用于扶持政策兑现、租赁创业载体等。
不到两年时间,昔日的“电脑城一条街”磨子桥已华丽转身,变身创新创业基地。拥有各类创新创业载体数十家,创客人数超过万人,成为成都双创“新地标”。在引进人才方面,武侯区制定了《武侯区“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武侯区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实施办法》,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真正把人才吸引到武侯来,为武侯的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未来,武侯区还将完善初步建成的“磨客·云——武侯区创新创造公共服务平台”,打造磨客集市“线上+线下”创新型交易功能,将“磨子桥”打造成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知名的“双创”名片。还将围绕“磨子桥”主题制定全套标识系统升级方案,举办“创新驱动人才评选”、“磨子桥遇见中关村”、“智能硬件大赛”等特色活动,打造“磨客·行”系列活动品牌,每年开展 “磨客·秀”、“磨客·汇”、“磨客·训”等品牌活动不少于50场。
打造“环川大知识经济圈”
磨子桥的转身,影响的并非只是一条街。
与磨子桥相隔不远,四川大学人才济济,是四川乃至全国的人才摇篮。磨子桥碰撞四川大学,一个“环川大知识经济圈”正在打造中——武侯区正在引导高校院所创新创业人才带项目到共建载体内孵化培育,推动校院地协同创新。同时,武侯区专利申请量每年15000件左右。
目前,“环川大知识经济圈”建设已取得阶段性实效,该区打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充分发挥四川大学强势学科、优势学科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效用,推动四川大学科研综合楼建设、创新创业大厦建设、展业大厦改造等重点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效。
该区还建立区领导定向联系高校、科研院所工作机制,相关区领导专程拜访高校,形成了一批合作项目。从科技成果申报,也可以看得高校叠加双创基地的辐射力,2016年,武侯区共获得科技计划项目立项242项,获得科技资助资金5692万元,区内企业获得国家和省市战略性新兴产品和重点新产品称号17项,获得资助资金540万元。
高校叠加双创基地,甚至还能辐射其他实体经济。就在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前夕,由四川大学主导建设的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武侯区。
按照产业发展规划,武侯区将围绕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大健康产业、金融电子商务等现代商务商贸业等三大产业,磨子桥双创基地带来的人才、资本、市场活力,将助推武侯区三大产业迈入新征程。
成都商报记者 叶燕
原标题:第七届成都数字娱乐周今日在蓉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