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停、查封、拘留、处罚……成都的“三无”小作坊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震荡。随着环保警察首次出动,打起手电筒深夜突查夜里偷排,“钉子回脚”终于让小作坊们意识到阵痛:环保督查不是刮过的一阵风,是要对“散乱污”企业真正逗硬的长期行动。
搞环保是不让人生产生活了吗?朋友圈里的员工们开始有了质疑的声音,当个人的经济利益遭到集体规约的损害时,反弹是正常反应。
但更多市民想问:这样以损害环境容量和公共利益为代价的落后产能,还要持续多久?需要绝大多数人为极少数人买多久的单?城市的发展转型还能停下多少脚步来等待“散乱污”的治理?
应该看到的是,布局分散、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散乱污”企业,在城市发展的特殊阶段,利用政策和管理的漏洞,赚取经济的红利。代价却是企业附近黑臭的小河沟、冬季持续的重污染天气、和千万市民共同承担的环境压力;更看到的是,“散乱污”企业的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产品质量出了问题难以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猛药才能去疴,改革必当经历阵痛,为发展先进制造业腾出更充足的环境容量,是当下成都在坚持新发展理念下的迈步,也是每个成都人共享一片蓝天的渴求。共治,是每位市民的担当;阵痛,也是所有成都人共渡的难关。为了一口清新的空气,多少成都人放弃开车出行,主动搭乘公共交通;为了一湾绿水,多少市民主动报名做市民河长,盯死门前的排污管道。更不用说在日夜颠倒突查的环保警察,也是为了大家共享的青山绿水。
回到污染源头,总体数量多、环保能力和环保意识相对较低、单位产值的污染更大的“散乱污”企业更应当承担起城市治理的义务。
更何况,“散乱污”的企业被整治,“散乱污”的员工并未被遗忘。
他们停工时,成都接连出台措施,不是单纯的关迁而是持续做好就业、再就业服务以及社会保障工作,开了数十场专场招聘会,为失业人员敞开一扇门:成都市就业服务管理局要求,针对被关闭“散乱污”企业失业人员,在本人户籍社区(村)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办理失业登记,符合认定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可凭证享受成都市就业扶持政策和就业服务。
集体已经给了个人足够的保障,个人又是否应当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毕竟,只算自己的一本账,既伤人、又伤城。成都商报记者 钟茜妮
原标题:共享的蓝天, 当经历共治的阵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