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传千年文脉 承唐宋风雅 “杜甫千诗碑”展天府文化风采(2)

2017-11-19 07:57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项目名片】

“杜甫千诗碑” 塑造城市文化品牌

“杜甫千诗碑”项目是深入挖掘成都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塑造城市文化品牌的一件大事和利民惠民的好事。“杜甫千诗碑”不仅仅是一个历史项目、学术文化项目、旅游项目,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项目、经济项目,将按照“800亩草堂,千诗百景”的理念,着力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标。

项目选址杜甫草堂、浣花溪公园片区,以书法刻石等艺术形式全面呈现杜甫存世的1455首诗歌,打造中国诗歌文化中心。该项目有助于成都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丰富杜甫草堂的文化内涵,对保护民族珍贵文化遗产,传承中华大雅文化,扩大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杜甫千诗碑”项目杜甫草堂区主要展示历代名家书写的杜诗,包括杜诗书法碑廊、“春夜喜雨园”和杜诗摘句造景;浣花溪公园区主要展示现代文化名人书写的杜甫诗歌名篇,主要包括诗圣广场、杜甫生平诗意景观、杜诗名篇园和总碑等工程及配套工程。目前,项目一阶段杜甫草堂区域已经亮相,项目二阶段、三阶段正在浣花溪公园等区域紧锣密鼓地进行。

【记者走现场】

以百年大计施工 精益求精呈现“千诗碑”

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经典卓绝的名家墨宝、古韵悠悠的鲁西青石、精彩绝伦的刻工技艺……千诗碑项目工程部主任常明带着记者走进杜甫草堂,漫步其间,310米的千诗碑项目一阶段杜诗书法石刻碑廊,已然与草堂原有的川西古典园林浑然一体,熠熠生辉。常明告诉记者,杜诗书法石刻碑廊是杜甫“千诗碑”项目的一部分。已经对外开放的“千诗碑”项目一阶段是一个集诗歌、诗书、碑刻、园林、古建筑、雕塑艺术为一体的传统文化体验场所,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全方位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空间,也为杜甫草堂博物馆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宣传教育、文化研究平台。

在浣花溪公园千诗碑项目二阶段施工现场,记者看到了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二、三阶段的施工面积大约有400亩,我们每天有300多个工人三班倒,夜以继日地保质保量施工,期待着能够为市民呈现一个百年大计的文化工程。”常明指着一片正在平整的工地,干劲十足地告诉记者,通过千诗碑项目的建设,浣花溪公园景观将得到极大地提升。不仅有绿化,更结合了诗歌文化,让整个公园得到诗意化的提升。他说,千诗碑项目是按照百年大计的要求来建设的,不管做土建基础,还是景观改造,都做到精益求精。他举例道,景观墙上的石碑与墙的缝隙都有严格的尺寸标准。墙的平整度不仅用上了水平仪测量,还外加用灯光复查。“检验施工工艺不是有句俗话:‘泥匠怕漆匠,漆匠怕光照’吗?我们的工艺就经得起各方的考验。”常明对土建施工充满信心。

石刻是千诗碑项目的点睛之笔。在千诗碑项目书法镌刻组负责人熊伟的眼中,千诗碑项目的石刻更是他工作任务的重中之重。“我先给你说一说千诗碑要镌刻下的字数。我们最早预算12.5万字,但在征集到的作品中很多书法家写了跋,目前情况来看,我们的工作量是近14万字。”一见面,熊伟的数字开场白就让记者感到惊叹。他扳着手指告诉记者,千诗碑项目汇聚到了来自全国最顶尖的镌刻工匠。石刻作品不仅有在石墙、石碑上呈现的,更有配合园林设计,刻在景观石上的。目前,难度最大的就是景观石上的镌刻。他说,千诗碑景观石都是在彭州小鱼洞挑选。由于景观石体积大、重量重,他们只得采用现场采石、现场镌刻的方式制作。为了保证工期和质量,施工现场镌刻工匠达到了120人同时作业,16个小时两班倒。镌刻现场条件极为艰苦,不管刮风下雨,工匠们都只能在防风帐篷内工作。熊伟透露,为了选到一块好的镌刻景观石,年近古稀的书法碑刻组的专家们常常要在几十米高的石头堆上爬上爬下。从外观到石头材质,每个石头都可谓是百里挑一,量身定做。熊伟摸了摸手中的石头图片,感慨地说道,千诗碑项目规模全国罕见,作为这个项目的参与者和成都的市民,他真心感到自豪和骄傲。

【干中求变】

三级工作机制 有力保障项目顺利进行

作为全市重大文化建设项目,“杜甫千诗碑”项目正式启动后,经过创意策划方案征集和采购、环境评估报告评审、可研报告评审、项目投资概算、文物保护专项方案报批、项目一标段工程招标、古代和当代杜诗书法作品征集、刻石刻工服务采购等前期准备工作,项目一标段于2016年10月正式开工,2017年春节前夕圆满完成一标段建设,于第八届成都诗圣文化节——丁酉年“人日游草堂”系列文化活动期间向市民开放。项目二、三标段于2017年春节后启动,已完成招标及方案深化设计,正在紧张开展施工。目前项目总工程进度完成50%—60%。

为有序推进“杜甫千诗碑”项目,我市制定了由市委市政府,市文广新局和有关市级部门、青羊区政府,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组成的“杜甫千诗碑”项目三级工作机制。

2016年5月,“杜甫千诗碑”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下发了项目成员单位职责分工表和任务分工表,明确了项目成员单位职责。市级相关部门协同推进项目建设。为保证项目质量,市文广新局抽调了精干专业人员,到杜甫草堂博物馆指导“杜甫千诗碑”项目建设工作;杜甫草堂博物馆邀请了杜诗研究、书法、文物保护、碑刻、园林等领域的知名专家35人,成立了“杜甫千诗碑”项目专家组,开展“杜甫千诗碑”项目杜诗书法作品征集、项目设计、刻工采购、艺术把关等指导工作。专家们切实发挥优势力量,主动参与项目决策,积极助推项目建设,有力促进了项目的顺利进行。据了解,参与“杜甫千诗碑”项目总人数约2000人,其中参与书法征集约1000人,参与施工建设500—600人,参与刻石工作200—300人。

【记者微评】

大胆创新 传播天府文化

成都是长江文明重要组成的古蜀文明的发祥地,是物阜民丰的“天府之国”,是秦汉位列“五都”、唐宋享有“扬一益二”美名的千年古都。成都厚重博大的文化根脉,革故鼎新的文化活力,滋养出成都人勤劳善良的习性、尊德向善的操守、知遇感恩的情怀、崇文好艺的风尚、开明开放的气度、创新善成的智慧,凝练成“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的独特气质禀赋。

“文宗自古出巴蜀”。优越的生产生活条件,滋养出了成都城市的逸致闲情和绵延诗情,诗歌文化长盛不衰,是天府文化的精髓。杜甫草堂是成都诗歌文化的符号和标志性地点,在天府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每年通过诗圣文化节等重头活动,海内外的游客慕名而来,诗歌之城的影响力日益提升。

让人欣喜的是,以杜甫草堂博物馆为代表的我市各大博物馆,在推广传播天府文化的行动中,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大胆创新,以全新的文创产品吸引观众,让更多人感受到天府文化的巨大魅力。除了千诗碑项目,杜甫草堂还全力打造升级文创馆,让游客把文创产品带回去,把博物馆带回家,博物馆文创产品也越来越融入到市民的生活,让天府文化浸润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给海内外游客心中留下成都独特魅力的美好记忆。

本报记者 王嘉 摄影 张青青

本报制图 江蕊松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