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国内国际  »  正文

美国亚洲鲤鱼成灾 这个女商人打造出一条“吃货”产业链

2019-08-15 07:30   来源: 成都商报   编辑: 段琪琳   责任编辑: 董乐

鲤鱼焙面、糖醋鲤鱼、酸菜鲤鱼、茄子鲤鱼……在中国的各地菜肴中,鲤鱼几乎无所不在。然而,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这种中国人餐桌上常见的美味,却是一种“灾害”般的存在。

为了应对藻类繁生,亚洲鲤鱼于20世纪70年代被引进到美国(注:在美国,亚洲鲤鱼并非专指一种鱼,而是对青鱼、草鱼、鳙鱼、鲤鱼、鲢鱼等8种鱼的统称)。然而,20世纪90年代,由于洪水泛滥,亚洲鲤鱼从商业池塘涌入淡水系统。由于其繁殖能力极强,开始挤压其他淡水鱼类的生存空间,破坏了生态平衡。如今,亚洲鲤鱼的泛滥早已成为美国一个令人头疼的生态环境问题。

7月31日,美国肯塔基州鱼类和野生动物资源部门进行了一场“测试”

7月31日,美国肯塔基州鱼类和野生动物资源部门进行了一场“测试”

据CNN新闻报道,为了凸显这一问题的严重性,7月31日,美国肯塔基州鱼类和野生动物资源部门进行了一场“测试”。测量人员用电击船打晕鲤鱼,让它们浮到水面上,以便打捞和测数。该部门主任罗恩·布鲁克斯表示,被电的鱼经过捕捞后会卖给当地的买家。谁会购买被视为“公害”的亚洲鲤鱼呢?答案是,肯塔基州威克利夫的华裔商人于泳琴。

“他说的那个买家就是我。”于泳琴告诉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近日,于泳琴接受记者采访,讲述自己是如何在密西西比河的亚洲鲤鱼危机中发现商机,并打造出一个改变当地经济的产业,成为当地人口中的“鲤鱼女王”。

于泳琴

于泳琴(左)

亚洲鲤鱼“成灾”

她从一则新闻中看到商机

威克利夫位于美国肯塔基州西部巴拉德县,是仅有800人的小镇。在这里生活了近60年的杰夫·史密斯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最喜欢的菜会是茄子鲤鱼。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第一个“扎根”威克利夫的华裔家庭——于泳琴一家。

1991年,于泳琴从中国黑龙江省来到美国。在美国打拼的数十年间,于泳琴一直做着进出口生意,其中一条线就是鱼类。于泳琴告诉记者,“2010年,我看到新闻报道了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亚洲鲤鱼成灾的问题。”从中,于泳琴一眼便看到了商机:“一开始,我是来这边买鱼的,发现当地加工厂太少了。当时只有两家,一家垮了,另一家价格不合适。后来,我就想不如自己做加工厂。”经过研究和几次实地考察后,于泳琴在威克利夫成立了双河渔业公司。

2013年,于泳琴和丈夫搬到威克利夫,开始建厂经营亚洲鲤鱼生意。第一年,于泳琴瞄准中国市场,然而,一切并非想象的那样顺利。碰壁后的于泳琴找到原因:首先,中国人喜欢吃新鲜的鱼,不吃冷冻鱼;另外,美国的亚洲鲤鱼特别大,平均每条都有十多斤重,没法整条吃,鱼肉的口感也完全不一样;价格方面,美国的亚洲鲤鱼太贵。总结经验教训后,于泳琴发现,自己最初的想法和思路要改变。

她表示,自己依然看好中国市场,目前已从中国引进先进的鲜冻技术设备,并与中国一家企业签订合同成为其美国加工基地,很快,她的产品就能再次进入中国市场了。

工业园规划示意图

工业园规划示意图

“重新定义”亚洲鲤鱼

成立工业园打造完整产业链

2014年,于泳琴开始转向,她将重点市场放在欧洲、南亚、中东等地区。如今,她的大部分产品都出口到欧洲。

此外,于泳琴表示,正在全力开发美国市场,美国人不吃亚洲鲤鱼,一是因名声不好,二是刺多。于泳琴说,“当地人原来不知道这种鱼可以吃,现在逐渐意识到,原来这个鱼能吃。我们在厂里有厨房,中国员工和一些中国客户来这里,会用鲤鱼烹制美味的菜肴,并邀请当地人来吃。”

逐渐地,一些当地人对亚洲鲤鱼的看法开始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重新定义了鲤鱼,解决了鱼刺的问题,他们也开始接受,越来越多人来我们这里买鲤鱼了。”于泳琴说。

自2013年以来,于泳琴的鲤鱼生意一直在稳步增长。为进一步深耕美国的亚洲鲤鱼市场,于泳琴牵头在威克利夫成立美国首个亚洲鲤鱼工业园。据新华社报道,今年4月12日,亚洲鲤鱼工业园举行开园仪式,首批6家中国企业当天签约入驻。

于泳琴向记者介绍,工业园占地64英亩,第一期将有10家公司入驻。如今,工业园区正在划分场地,进行三通工作,预计最快今年底能开始厂房建设。她表示,工业园成立后,亚洲鲤鱼经济将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之前,我通常只进行初加工,等工业园区成立以后,我们将改变原料出口的形式,转而进行深加工,把鲤鱼做成鱼丸、香肠、熏鱼之类的出口,并将加工过程中的鱼废料回收再利用,制成有机鱼肥。园区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销售利润提高了,还更环保了。我们是密西西比河流域第一个鲤鱼工业园区,如果成功了,相信密西西比河流域还会出现更多的园区。”

这样的工业园不仅有助于应对亚洲鲤鱼对当地生态的不利影响,将河里的亚洲鲤鱼控制在合理数量,同时还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扎根”小镇的她

终成当地人口中的“鲤鱼女王”

“我们是威克利夫的第一批华裔家庭。我觉得,我们必须以一种美好的方式代表中国来到这里,”于泳琴的丈夫杨玉良说。

于泳琴一家的到来,的确给小镇威克利夫带来了不少变化,除了文化交流,还有巨大的商机。随着加工厂的出现,当地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捕鱼队,他们负责在河里打捞亚洲鲤鱼,然后出售给于泳琴的工厂。于泳琴说,如今,与她合作的已有50多个捕鱼队。

据新华社此前报道,威克利夫所在的巴拉德县行政长官托德·库珀曾表示,于泳琴和她的双河渔业“对社区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肯塔基州西部是失业率最高的地区之一,所以如果安吉(于泳琴)将鲤鱼产业扩大,就能帮助雇佣一些如今正待业的人。”

如今,于泳琴已被当地人称为“鲤鱼女王”,她说,这些年,当地人和政府也不断给予自己支持和帮助。“因为我做的这个生意,没有人来做,我是来帮助他们解决环保问题,又能解决就业问题,他们一直很欢迎。”她说。

很快,于泳琴在这里结交了很多朋友。她和丈夫会向当地人介绍各种各样的中国文化及地道的中国菜。

如今,因为当地鲤鱼产业的壮大,每个月都有不少潜在的中国投资者来这里考察,这无形中也促进了彼此的交流。

今年10月,随着亚洲鲤鱼工业园的落地,在威克利夫还将举办第一届亚洲鲤鱼钓鱼大赛。届时,将有来自中美两国的钓鱼高手在此过招,于泳琴说:“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交流活动。美国当地渔民都是用箭射鱼,而中国人是用鱼竿钓,双方都对彼此的钓鱼方式感到惊讶。这相当于中国的武术和美国的拳击对阵,两边都觉得自己会赢。”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徐缓

原标题:美国亚洲鲤鱼“成灾” 这个华裔女商人 打造出一条“吃货”产业链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