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正文

大力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加快形成现代传播体系

2015-04-12 13:28   来源: 四川日报   编辑: 曾俊菠   责任编辑: 马兰

编者按

媒体融合已成为现代传媒发展的大势所趋。去年以来,我省各新闻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部署要求,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创新媒体融合发展路径,推出一大批颇具影响力的媒体融合产品,有力地巩固了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了主流思想舆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步伐不断加快,取得明显成效。

各新闻单位创造了哪些经验?面对媒体融合发展的难点、瓶颈,下一步该怎么走?4月10日,在全省网信工作暨媒体融合发展座谈会上,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广播电视台、遂宁日报报业集团、宜宾新闻网等六家新闻单位发言,就推动媒体融合交流经验,总结工作,探讨未来发展之路,推动我省媒体融合发展再上新台阶。

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建设新型主流媒体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

探路

2014年,川报集团抓早动快、先行先试,开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征程。集团锁定“构建立体传播格局,建设现代传媒集团”的战略目标,按照发展、改革、创新、创业“四位一体”的前进方向,从战略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架构,主动探索、积极推进媒体融合发展,重点打造川报全媒体集群和华西传媒集群,努力发挥好党报集团的舆论引导主阵地作用。

川报全媒体集群以四川日报为龙头,整合、四川日报网、华西手机报及集团部分媒体优势资源构建而成。集群以产品引领融合,着力做强四川日报、“两大主媒体”,打造新闻类产品、信息服务类产品和移动增值类产品“三条产品线”。去年9月,集群首批六个新媒体产品集中亮相。其中“川报观察”客户端重点面向四川党政商学界人群,迅速实现从报纸到移动端的影响力转化;“四川新闻”客户端面向大众,装机已突破230万;“问政四川”一年回复解决网友关切的问题约2000个;“天府问计”被省政府法制办等列为立法项目指定征求意见平台。在日前公布的全国新闻网站最新月度排名中,位列第十九位,居西部第一。

华西传媒集群以华西都市报为发展依托,以华西都市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华西都市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为融合载体,以华西都市报“两微一端”、掌上四川“两微一端”等移动新媒体产品为平台支撑,力争用2至3年时间,建成西部新型都市主流媒体集群。目前,集群联手中国移动阅读基地,推出掌上四川“两微一端”;联手百度公司,推出百度新闻华西频道,成为西部唯一一家、首批入驻“百度传媒”的媒体;联手阿里巴巴集团,打造西南电商基地,媒体影响力、市场竞争力得到明显提升。

展望

2015年,媒体融合进入从破题到深化的第二年。川报集团将加强统筹协调,聚合优势资源,做强产品引领,强化一体发展,推进内容、渠道、技术、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努力在重点产品、重大项目、重要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力争突破性进展。

产品创新,加强“指尖上的引导”。川报全媒体集群将以民情热线、新闻纵深、高端访谈、天府周末、视觉四川等重点栏目为突破,进一步深化四川日报与融合创新,实施改版创新和报纸优化;以四川日报记者站为主导,实施市(州)频道改版创新,推动新媒体产品深耕二级市场;深化川报与“川报观察”等六个新媒体产品的融合创新,推动新媒体产品加快发展。华西传媒集群将构建新媒体产品体系,加大资讯产品、社交产品和垂直产品开发运营力度,力争在2015年打造3-5款明星级移动新媒体产品。

流程再造,打造一体化生产链条。两大集群都将探索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融合机制、流程和制度,加速构建线索生成、即时生产、融合发布、效果评估一体化的“中央厨房式”生产体系,统筹调整集群内各产品的采编审发流程及风险评估、监督预警、考核考评机制,真正构建同频共振、共同促进的集群共同体。

锻造团队,提高“数字化生存”能力。集团将调整新闻采编标准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要求,坚持新闻专业主义不动摇,打造“全媒编辑”“全媒记者”,不断提高团队的资源整合与立体传播效率,锻造更加专业、更为复合、更具创新创造战斗力的采编团队。

聚集用户 打造产品积极探索媒体融合发展新路径

四川广播电视台

四川广播电视台研究制定《四川广播电视台媒体融合发展实施纲要》,依托“三平台”(全业务集成播控平台、全媒体数字新闻采编播平台、全媒体互动交易平台)“一库”(媒资数据库)的建设和“八大项目”(熊猫TV微信矩阵平台,视听云服务平台和新媒体资源库,全媒体数字新闻采编播平台,熊猫新闻、熊猫视频、熊猫生活、熊猫广播多终端全业务产品,熊猫手机台)的实施,务实推进媒体融合,着力构建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坚持以聚集用户为前提。围绕“把传统听(观)众转变为全媒体用户”理念,多平台、多渠道聚集用户。抓住国家推行“三网融合”的契机,和四川电信开展战略合作运营IPTV业务,目前全省IPTV用户近400万,服务1500万人以上。启动实施“熊猫TV微信矩阵平台”建设。目前,涵盖全台重要频率、频道和特色栏目的63个微信公众号初步形成媒体矩阵,粉丝规模正快速增长。

坚持以产品打造为抓手。全面整合技术、人才、平台、内容等各方资源,精心研发打造“熊猫新闻”“熊猫视频”“熊猫生活”“熊猫广播”等具有统一媒体品牌标识,面向传统电视、IPTV(OTT)、移动端、PC端等多终端的熊猫品牌全媒体音视频产品矩阵,满足用户全方位需求。

坚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加大对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前沿技术的投入和使用,以新技术新应用引领和推动传统广电媒体转型升级、融合发展。重点打造的“视听云服务平台”和“新媒体资源库”年内将形成涵盖新闻、综艺、影视剧、动漫、纪录片等多种节目类型,具备8万小时节目存储和管理能力,面向100万手机用户、500万网站PV、600万IPTV用户提供视听云服务的传播格局。

下一步,将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四川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专项方案》,以重点项目为抓手推进媒体融合,确保取得新成效。

抓好产品打造。加快推进IPTV业务扩张,确保用户规模、经营创收快速增长;开展大数据分析系统和用户管理系统建设,加强用户资源的开拓、维护、管理。推进“熊猫TV微信矩阵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内容优势,策划推出更多大型互动主题活动,力争到2016年培养5—6个用户数突破百万的微信公众号,“熊猫TV微信矩阵”整体用户数突破1000万。瞄准手机移动客户端,推进熊猫品牌全媒体多终端产品矩阵建设,力争打出在全国的影响力。

强化技术支撑。创新采编发流程,全力推进“全媒体数字新闻采编播平台”建设,打造24小时全天候在线,面向广播、电视、手机、PC等多终端、多渠道播出的全媒体新闻平台。推进“全媒体云服务及大数据平台”建设,整合全媒体内容集成播控平台、公共视听内容服务资源库等,打造具有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四川第一网络新媒体平台”。

创新体制机制。认真评估传统媒体向新媒体供稿机制,大胆创新全媒体考核机制,推广实施产品项目经理制,探索媒体融合发展条件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有效途径。积极探索对外合作机制,以“共赢”为出发点,充分利用成熟的技术、平台、渠道、手段等借力推进,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加快创新融合发展增强新媒体市场竞争力

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紧紧抓住转企改制、组建新媒体集团的契机,在传播渠道拓展、媒体形态融合、信息生产方式转变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着力构建大网络大舆情全媒体工作格局,新闻传播力、舆论引导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拓展信息传播渠道,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新格局。一是纵向上,加快四川新闻网市(州)频道建设,巩固壮大向下延伸的传播渠道。按照分级管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在全省21个市(州)设立地方频道。二是横向上 , 加 强 与 省 级 各 部(委)、厅(局、办)的联系,以联办、共建等模式,建设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的“系列网”,成为省级部门信息发布的主渠道、舆论引导的主阵地。

融合媒介形态资源,形成“多屏互动、立体传播”新体系。一是报网联动,巩固网上宣传主阵地。四川新闻网每日更新实时新闻资讯多达4000余条,年刊发专题超过400个。二是网络社区和微博、微信搭建起党和政府与群众沟通的“连心桥”。“麻辣社区”注册会员超过140万,年平均发布各类主题宣传贴文近3万个,回帖量达到60多万条,为倾听群众呼声、化解各类矛盾提供了渠道。三是户外媒体成为占领意识形态阵地新亮点。与成都公交传媒公司着力打造“公交公共宣传阵地”,打造公共应急信息传播平台,承担新闻宣传、舆论导向、公共信息发布、精神文明引导等任务。

当前已进入各种传播技术汇聚交融、各种传媒介质有机组合、各种媒体终端互为兼容、各种表现形式综合运用的数字化全媒体时代。川网集团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探索新业务,努力构筑新媒体融合平台。

打造多平台、多业态的新媒体发布“合唱团”—

建设“四川发布”综合信息新媒体。以四川发布“三微”平台(千万级粉丝群体的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政务微视)为龙头,立足四川发布“一网一端”(覆盖全省各级各部门的全媒体发布网站及全媒体发布客户端)优势资源和“两库”(全省政务信息库和专家库)智力支撑,整合组建四川发布全媒体集群及全省各级各部门政务微博微信等,打造四川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探索手机报发展新模式,建设四川手机报新业态聚合平台。利用四川手机报纳入党报党刊发行的优势,创新推出VIP用户特权服务,推动移动新媒体与传播渠道终端用户全面融合,建设移动互联网大数据采集分析和用户社会及生活服务聚合平台。建设川网社区移动互联网媒体融合平台,与受众建立新型互动关系,增强舆情收集能力、舆论引导能力和传播影响力,在新媒体阵地占领、舆论引导、社会稳定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实现收益。

实施媒体融合发展战略推动广播电视台转型升级

成都市广播电视台

2014年10月,我台制定《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实现战略转型升级实施纲要》,力推媒体融合发展,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把全台建设成为多层次、全空间、立体化的“新型城市公共服务传播体”。

构建国内领先技术平台,积极拓展新媒体业务。一是IPTV业务。我台率先建立四川地区第一个IPTV集成播控平台,与央视CNTV、四川电信共同推出IPTV业务,用户已达140万户,覆盖400多万人群。二是新媒体技术输出与运维服务。依托自身领先的技术能力,先后为成都市委组织部构建了“蓉城先锋智慧党建体系”,为成都市纪委搭建了“廉洁成都网站集群”。2014年,我台作为全国地面电视联盟会长台,助力城市台媒体融合发展。

重构内部生产流程,打造核心产品。一是重点推出成都手机报4G版“看度”。2014年10月31日,我台成功推出4G版手机报“看度”,集新闻资讯、政务服务、应急发布和便民生活为一体。二是打造全媒体生产调度中心,对全台内容生产进行流程再造。2014年,我台建设了全媒体生产调度中心。建立全天候24小时内容值班制度及值班总监轮班制度,确立供稿量与收入相挂钩的全媒体记者供稿机制。

目前全台在内容生产和传播方面体现出三大特点。一是实现了采编播一体化。二是实现了多屏互动、多媒互动。三是实现媒体用户的互动、发现和分享。通过平台建设与流程重构,我台实现了三大突破。一是突破全能记者单兵作战的物理限制。二是突破了传统电视广播传播的地域限制。三是突破了传统媒体概念的界限。

夯实权威媒体地位,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一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我省媒体融合发展专项方案要求,始终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做好中心工作宣传任务。按照互联网方式创新表达,不断向新媒体和网络空间延伸主流思想舆论影响力。二是坚持“内容为王”,探索制播分离,打造优秀内容制播团队。三是通过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等专业性平台,促进行业对接、交流和合作,推进新媒体业务快速发展和输出。

积极推进“5116”战略,加快“无限成都”建设。2015年我台“无限成都—新型城市公共服务传播平台”正式纳入省市重点项目。我们将按照“5116”发展战略,打造五个中心、一个平台、一个网络和六类核心应用。

拓展新媒体业务新空间,以先进技术能力加快推进跨区域发展。一是IPTV业务方面,进一步拓展和扩大用户规模,完善手机移动端的互动、发现、分享模式,健全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二是推进面向兄弟台的服务输出,积极进入新媒体智能终端产业链,全力打造“看度”品牌的综合运营。

改革创新 发挥优势奋力建设新型媒体集团

遂宁日报报业集团

2006年,遂宁日报社依托党报在全省市州一级率先创办新闻门户网站—遂宁新闻网,相继创办“在遂宁”网、遂宁三农网、遂宁金融网、遂宁电商网等子网站20多个,与四川手机报合作创办了遂宁手机报,“遂宁中心组学习”手机报,管理运营了@遂宁发布、@在遂宁、@遂宁日报等六个官方微博,遂宁发布微信、在遂宁微信等四个官方微信公众账号和“掌上遂宁”手机客户端、遂宁网络电视台等移动互联新媒体。

据初步统计,遂宁日报报业集团媒体集群已拥有的核心用户达120万,初步形成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态势。

着力深化改革,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深化报业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集团化组织架构,在人、财、物、内容、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推动媒体融合。

着力深耕纸媒,推动媒体内容融合共享。立足于传统纸媒的特色内容资源,围绕增强公信力,突出阵地建设,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用互联网思维办精办好传统平面媒体。

着力报网互动,推动传播渠道的融合共享。围绕提升传播力,突出渠道建设,大力发展以遂宁新闻网为龙头的新媒体集群,不断拓展现代信息传播新渠道,把读者变为用户,把粉丝变为读者,实现了由采编人员封闭式办媒体、精英传播向读者、作者、客户互动式、开放式办媒体草根传播转变。

着力用户体验,推动媒体活动平台融合共享。围绕扩大影响力,突出品牌建设,注重线上线下、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媒体与用户双向互动,注重读者用户体验,搭建便于读者用户参与的活动平台,实现由单一的新闻服务向线下线上、互动活动、体验经营、整合营销服务转变。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战略部署,着力打造四大新媒体产品矩阵,建设三中心、一园区、一基金(即“中央厨房”式全媒体数字采编中心、数字数据库和用户数据中心、信息技术中心,新媒体产业园,新媒体产业创业发展基金),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全面打通,建立健全以党报为依托,新兴媒体为引领的现代立体传播体系,奋力建设新型媒体集团。

打造融合发展新媒体集群抢建互联网主流舆论阵地

宜宾新闻网

2009年12月30日,宜宾新闻网作为宜宾市独立的新闻单位正式成立。五年间,从一个单一的网站发展成为拥有五个媒体发布平台的新媒体集群,实现了基于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的全方位的分众传播,拥有受众80万以上,成为宜宾传播力和引导力最强的媒体之一。

我们推进新媒体集群融合发展,形成强有力的集群传播效应,在融合发展上的初步做法是:统一采访,坚持将记者集中在宜宾新闻网管理。其他媒体根据自身需要提出采访清单,交由新闻网统一安排记者采访。分别编辑: 新闻记者采写出来的新闻,各个媒体可以选用;也可以依据自身特点、受众需求进行二度创作。同步发布:根据市委宣传部的安排,围绕各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和市民需求,五个媒体平台同时发布优质的、适合不同受众群体的新闻资讯,变过去单一的网站传播为集群传播,声势大、覆盖广、效果好。互推互联:宜宾新闻网各媒体平台做到了互推互联。同时,在市委宣传部的指挥下,在一些重点宣传上,与市内各主流媒体的微博微信,包括有影响的社会自媒体也进行互推互链,形成爆炸式、裂变式的传播效果。统一策划:每周两次召开集群采编策划会,对新闻选题进行统一策划。网站在必要时集中各媒体的编采人员,保证重要策划做好、做透、做精。

站在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掌握网络空间话语权的高度,进一步推动媒体集群自身的融合发展。

优化集群内部组织结构:认真研究内部组织结构再造、新闻采编流程再造、经营业务架构再造,形成运行有序、集约高效、富于竞争力的体制机制。

打造全媒体人才队伍:目前我们的员工以80后、90后为主,整体素质距全媒体采编人才还有较大距离。今后我们将加强员工培训,打造全媒体的记者、编辑、技术和管理人才。

开发全媒体采编中心技术平台:该项目是用于不同媒体间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的新型采编发布一体化平台,将进一步推动不同媒体业务层面深度融合。按照市委宣传部的设想和安排,该项目还将用于宜宾的几个主流媒体,推动几个主流媒体间的资源共享和效率提高。

打造有影响力的微信公众账号:我们正在选拔适合的人,给予必要的投入,争取打造出一两个宜宾知名的公众账号,在微信这个舆论阵地代表主流媒体发出声音。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