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正文

一列通往文明的地铁 大家都守秩序了

2015-04-14 07:13   来源: 成都商报   编辑: 申海娟   责任编辑: 马兰

“平时看到别人做这些好事,尽量就拍下来,也在微信朋友圈分享,尽量影响更多的人,也是对自己乘车环境的改善。”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地铁是贯穿这个城市最便捷的交通方式,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乘坐地铁逛会展、赶火车、看桃花,每一趟列车都搭载着准备前往目的地的乘客。就在这短暂的时光,有人给老人让出了座位,有人压低着声音和家人通电话,有人告诉了外地游客到哪里去换乘……一幕幕温馨、文明的场景在不断上演,而背景永远都在地铁之中。

镜头1

地铁1号线华西坝站

华西坝站,每天进出站人数超过4万人次,其中不少旅客通过乘坐地铁,再到周边医院就诊问医,昨日下午3时许,一名推着轮椅的乘客,在站务员和市民的帮助下,顺利通过升降梯来到了地铁入口。

现象·站台前排队

坐轮椅的乘客

市民主动上前帮助

“请乘客站在黄线两边排队候车,先下后上不要拥挤。”每当一辆地铁列车停靠在站台,一旁的站务员或志愿者就会这样提醒。昨日下午至晚高峰,记者来到成都地铁1、2号线,在换乘客流最大的天府广场站,即便一旁没有站务员提醒,多数市民仍然是按照左右排列的方式等待上车,列车抵达时,也不是一哄而上,相反等着车内旅客下车后,再依次上车。

华西坝站,每天进出站人数超过4万人次,其中不少旅客通过乘坐地铁,再到周边医院就诊问医,昨日下午3时许,一名推着轮椅的乘客,在站务员和市民的帮助下,顺利通过升降梯来到了地铁入口。

现象·保持足够距离

站务员张静:出站不再“基本靠吼”

天府广场站是目前成都地铁唯一的换乘站,每天天府广场站换乘旅客达到18万人次左右,今年才23岁的站务员张静已经可以说是一名老员工了。在站台上,她会不断重复让市民排队候车先下后上,在出站闸机前,她最常说的话就是“把单程票投入黄色回收口。”一遍一遍地重复,至口干舌燥,也记不清说了多少遍。

但张静感触最深的就是市民的变化,“最初的时候,很多人用不好出站闸机,出站老是拥堵,很多人都堵在闸机门口。”张静说,如今,一方面多数市民都已经很熟练地使用闸机进出站,另外一方面,就是大家很自觉地在按顺序进出站,有条不紊。

站在出站闸机一旁,张静现在只需要看到一些年龄大的旅客,才会帮忙告诉如何出站,而出站秩序基本不用担心,市民会一个挨着一个,保持足够的距离,前面通过后,后面马上刷卡或者投回单程票。“现在可以用更多的精力去帮助出站有困难的旅客。”张静说。

现象·乘扶梯站右侧

监督员汪静远

遇到有好事 转发朋友圈

成都地铁的文明,市民是行动者,也是受益者,更是见证者。汪静远是一名普通的国企工作人员,家住武成大街,上班在世纪城地铁站附近,每天地铁是他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先2号线春熙路站,再到天府广场转乘1号线,最后直达世纪城站。

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地铁文明监督员,汪静远每天坐地铁的感受就是,“自觉的市民越来越多了,乘坐扶梯多数站在右侧。(编者注:大家都靠右站,可以给有急事的人留出一条应急通道)”汪静远说,作为一个文明监督员,他不仅自己做到文明乘坐地铁,很多时候,还通过QQ、微信圈等共享地铁知识。

汪静远坐地铁时,还会经常做一件事情,就是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看到外地人找不到路,他会主动去询问帮忙,看到坐车时老人站在出风口处,就会告诉身边站立的年轻人,和老人调换一下位置,“平时看到别人做这些好事,尽量就拍下来,也在微信朋友圈分享,希望影响更多的人,也是对自己乘车环境的改善。”汪静远说。

成都商报记者 张舒 摄影记者 王天志

记者手记

文明出行随地铁传播

最近几年是成都地铁的建设年,建设期结束,将迎来成都地铁的通车运营年,越来越多的线路通车投运,成都地铁将四通八达。地铁也像血脉一样,传播着一个城市的文明印记,每天数以百万计的旅客由此辗转城市各个角落,文明出行的言行、意识,也会随着人们抵达城市的各个角落。

可能作为家长的你给身边的老人让了一个座位,你年幼的孩子,就会铭记于心。可能你作为青年将坐轮椅的市民推上车厢,你身边的爱人就已将你留意;可能你们只是陌路人,但你一个小小帮助,会让你和他在一天有一个快乐的开始。文明就在每一列地铁列车上,汇聚并放大。

原标题:一列通往文明的地铁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