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年4月20日是四川芦山7.0级地震发生两周年,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大力推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机制创新,有序推进“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灾后重建新模式。《新闻联播》今天推出《科学重建·芦山新模式》系列报道,今天播出第一集,《地质灾害治理:钱要花在刀刃上》。
2012年8月18日,冷木沟曾爆发40万方的特大山洪泥石流。专家判断,冷木沟的土石堆积量估计在280万方左右。
仅八个月后,“4·20”芦山地震发生,冷木沟的山体很可能已经被震松,再加上当地雨量充沛,冷木沟成了悬在宝兴县城头上的一把刀。
震后,中央统筹下拨了5.17亿元“地质灾害专项资金”,供宝兴县自主安排十个地质灾害子项目的治理,其中就包括冷木沟泥石流综合治理工程,按照280万方土石、20年一遇的设防标准建设,需要资金0.53亿元。然而在治理过程中,专家发现,冷木沟的土石堆积量,已经达到了680万方,必须提高设防标准。不过,这样一来,相应的投入也要大幅增加,钱从哪里来呢?
长期以来,我国灾后重建一直实行中央统筹规划、直接安排部署为主的工作机制,国家下拨的重建资金,每一分钱的使用指向明确,地方统筹调配的难度较大。为了更加精准地用好资金,在芦山灾区的灾后重建中,中央推出了一种新的资金使用机制,叫“总额包干”,即:中央财政安排的460亿元重建补助资金和省级财政筹集的100亿元配套资金,经测算后被分配到各个市县,包干使用。在同一大类范围内的项目资金,各市县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配。跨类别的资金调配,则需报四川省财政厅审批。
按照新机制,只需要经过省里批准,宝兴县就可以在5.17亿元地质灾害专项资金里压缩调配,给冷木沟增加了1.22亿元,达到1.75亿元。
从2013年12月动工,到2014年5月,仅用了半年时间,当地就完成冷木沟工程的主体,确保2014年汛期宝兴县城的安全。如今,按照百年一遇标准建起的八道防护坝,可以层层拦截泥石流,为居住在沟口的群众赢得至少20分钟的转移时间。
芦山地震后,275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着19万多灾区群众的生命安全,地质灾害防治一直是灾后重建的重中之重。(截至2014年11月底,雅安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已实现100%开工,完工率超过了63%。其中,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实现了三年重建任务一年内完成。)
原标题:【科学重建·芦山新模式】地质灾害治理:钱要花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