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顺时应势 综合施策

2015-05-05 06:59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二论增强信心振奋精神适应新常态谋求新作为

稳增长、保就业、增效益,成都怎么办?对于刚刚站上万亿级台阶的成都而言,这是一场意义重大的年考。完满交上答卷,需要把握方向、找准路径,谋良策,出实招,顺应新趋势,把握新机遇,拓展新功能。

体量大了,载重更有力,但每前行一步,需要更足的动力,需要更大的勇气。这,就是成都“稳增长”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年初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消除不适应新常态的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在“稳”字上下大功夫、在“进”字上做大文章。4月12日,成都市“稳增长30条措施”出台。4月29日,全市经济工作分析会强调,抗下行、稳增长,要以项目为中心,以转型为主线,以改革为动力,做强企业这个主体,守住稳定这条底线。五大重点工作,既遵循中央、省委稳增长相关部署,更结合成都市情以及一季度以来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是当前成都经济稳增长的“真金白银”。

最关键的,是要综合施策,统筹处理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关系。一方面,“稳增长”是“促改革”的条件、“调结构”的基础、“惠民生”的保障、“防风险”的保证;另一方面,改革是挖掘增长的长远根本动力;转型升级调结构是稳增长的必由之路;而惠民生,才能实现社会稳定,才能化民力为“稳增长”的持久动力。

最紧要的,是要扭住“项目”这个中心。当前形势下,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依赖于发展,出口则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因此,“稳增长”的关键仍然是“稳投资”。而稳投资,项目则是牛鼻子。经验告诉我们,经济要保持“稳”、实现“进”,必须要有具体项目拉动,必须要有重大项目支撑,否则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难以持续。可以说,项目就是发展之根、财政之源、就业之本。

当下,各区(市)县一定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去抓好项目招引、抓好项目落地、抓好项目促建,打一场项目建设攻坚战。一要抓机遇。要深刻洞察和积极抢抓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天府新区升级为国家战略、特别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时”和“势”,多谋、善成,勇争先。二要抓“调结构”。“稳投资”也不能“抓到篮里就是菜”,要讲产业导向和进入“门槛”,让项目建设成为调结构的大平台,以项目为抓手,去改造、提升“存量”,把住、优化“增量”,推动成都经济发展转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三要立足“主动”和“落实”。变被动为主动,不仅“谋”,也要“跑”,做到规划项目抓招引、招引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竣工、竣工项目抓达产,环环紧扣、锲而不舍,努力形成更多投资量。日前,市政府通报了一季度各区(市)县各项投资指标和招商引资排名,各区(市)县要积极查找差距、增添措施,努力形成竞相发展、万马奔腾的良好局面。

“稳增长”是一篇大文章,对此,要有决心、信心和恒心。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树立底线思维,坚定发展信心,以“最大的红利”,抓住“最大的机遇”,释放“最大的潜力”,坚决打赢抗下行、稳增长“阻击战”,推动成都爬坡上坎,向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原标题:顺时应势 综合施策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