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赵晋平:借鉴韩企经验“出海”

2015-05-22 07:31   来源: 成都商报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过去是大后方、腹地的西部地区,可以变为开放的前沿阵地,成为前方。

对国家而言,对外开放是双向的,“引进来”“走出去”缺一不可,中国尤其如此。而从韩企“走出去”的道路中,或可一窥其经验。

这次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将有助于更多韩企认识四川、了解成都,为他们加大投资铺路。

在由中国每日经济新闻与韩国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15世界知识论坛·中韩企业家高峰论坛”上,“中韩自贸协定”是备受关注的关键词。可以预见的是,伴随中韩自贸协定的签订、施行,中韩的经济交往将更显活力。

“韩国企业喜好报团投资,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将有利于吸引更多韩国企业到四川投资。”昨日,专程来蓉参加中韩企业家高峰论坛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在接受成都商报、每日经济新闻联合报道组记者采访时表示,任何形式的双边合作都是从交流沟通开始的,这次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将有助于更多韩企认识四川、了解成都,为他们加大投资铺路。

中韩双边经贸发展迅速

“韩国作为中国的贸易伙伴,不管是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还是作为贸易伙伴的地位,都是明显上升的。按照这个趋势来讲的话,中韩双边的贸易额超过中日恐怕只是时间问题。”赵晋平对于中韩两国未来的经济合作信心满满。

赵晋平表示,近些年来,韩国企业对中国的投资累计已超过700亿美元。谈及中韩在经贸上出现如此成绩的原因,他表示,首先,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便利化都是中韩经贸发展重要力量;其次贸易和投资是相互促进的,韩国近年来一直将中国作为重要的投资目的地,韩企来中国投资,利用中国的要素优势,利用加工基地,将产品推向全球,不仅带动了投资,对推动中韩贸易增长也有积极作用。另外,中韩的合作不仅限于双边,而是在全球范围内。在目前国际市场上,已有一些中韩企业联手并购跨国公司。

中韩自贸协定的签订和施行,无疑为中韩两国企业创造了更多互相学习的机会和共同发展的有利条件。他表示,中韩自贸协定将促进双边贸易的便利化水平,比如通关、检验检疫、公共服务方面,同时,在协定中两国许多商品都将实现零关税,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贸易投资往来的成本。

韩企国际化之路有借鉴意义

韩国诞生了现代汽车、三星等一批大型企业,他们不仅在国内占据重要市场,还积极对外投资,打造跨国企业。对国家而言,对外开放是双向的,“引进来”“走出去”缺一不可,中国尤其如此。而从韩企“走出去”的道路中,或可一窥其经验。

在赵晋平眼中,韩企相对来说更适合现阶段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不断扩大的趋势。在产业布局上,他们更多是在发展中国家布局,利用技术优势形成产业链条,在提高对当地市场占有率的同时,还带动韩国国内装备和关键零部件的出口。同时,韩企在“开发市场适应性的产品方面具备了相当强的竞争力。他们的广告战略、定价战略与新兴市场、发展中市场的基本经济条件相适应。”不仅如此,韩国实体经济企业“走出去”时,金融服务和其他类型的服务随后迅速跟进。正是由于上述对外发展特点,韩企利用扩大对外投资的方式,提升了本国产业在全球产业链和产业分工中的地位。

西部从开放腹地变前沿

“一带一路”为中国西部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以往的地理区位劣势或许将不复存在。赵晋平向记者透露,“一带一路”已经进入了务实推进的阶段,对西部来说,机遇更显宝贵。

过去中国主要是东向开放,通过海洋通道来抓住全球化的机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也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中西部地区成为了开放的腹地,西部地区无论是开放程度和条件、经济发展程度都与东部地区存在差别。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过去是大后方、腹地的西部地区,就可以变为开放的前沿阵地,成为前方。

赵晋平用“开放包容、陆海统筹、东西双向”几个词概括“一带一路”的内涵要义。他表示,西部地区可以利用国际大通道和经济走廊,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生产要素,这对西部有很大作用。

在赵晋平看来,此次论坛对成都来说,意义重要。大批韩国企业通过此次会议和成都交流和对话,增进了了解,他们对成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潜力都有了更新和更深的认识。事实上,韩国企业对中国市场非常看重,以这次论坛作为契机,已落户成都的韩企可以和中国企业扩大交流。 “韩企还有一个特点:对外投资时喜欢抱团,他们常以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方式去一个地方投资。如果这些韩企对某一城市的投资环境有了更多了解,很可能就会带来集群式投资的效果。通过论坛方式加深彼此间的了解,对吸引更多韩企投资非常有利。”

孙志文

中国绿地(集团) 执行副总裁

今年海外销售预计超300亿元

昨日,绿地集团执行副总裁孙志文在接受成都商报、每日经济新闻联合报道组记者采访时表示,2015年绿地集团海外销售预计会超过300亿元,集团的海外资产占比已经超过10%。

孙志文说,绿地从2012年开始“走出去”,目前已在9个国家、13个海外城市都有开发项目,累计海外投资已经超过1000亿元。经过持续多年的战略布局,一个“世界的绿地”已经初具雏形。孙志文说,现在,“一带一路”已经是我们的国家战略,伴随这个重大战略的推进,绿地集团将进一步扩大海外业务的领先优势。

对于绿地集团海外项目的毛利率,孙志文称,绿地在海外的毛利率稍微要比国内弱一点,当然不同的国家不一样。这主要是海外项目的人力成本、原材料等普遍比国内更高。谈及中韩企业之间的合作,孙志文说,绿地不仅在韩国有重大投资,还和韩国很多企业结下了友谊与合作,绿地和三星集团、浦项集团都有合作项目,在成都的智慧城市项目上,将和三星展开深度合作,以打造一个最能体现绿地综合实力、“互联网+”时代下的标志性项目。

成都商报、每日经济新闻联合报道组

记者 左越 杨斌 李伟铭

原标题:借鉴韩企经验“出海”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