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街巷、居民大院、百姓家中,随便问起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诚信……”几乎每一个人都能张口说出来。在成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再是空落落的24个字,而是浸润到了市民的心中,落实到了日常生活言行之中。
2015年年初,我市打造12个文明院落示范点;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广泛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推出“温暖回家路”新媒体运用公益项目大赛等爱心行动;全面推进“三美”示范村创建活动,围绕“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主题,投入1220万元重点打造100个市级示范村,制定《文明院落深化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在城区1122个老旧院落重点推动“六项共进”活动,强化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交通“三大行动”……
成都,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一直都在提升,市民们的日常行为也在潜移默化中悄悄改变着。昨日,记者走向街头,探寻浓厚的文明氛围。
点位特写1
卧龙田园农庄
六旬大爷:熟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邛崃市卧龙镇龙府路,路边两侧的街景吸引了不少居民的注意。“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家庭意义上看,‘孝’体现为……”正在吟读的居民温家丽是邛崃市公认的“好媳妇”。温家丽说,通过“核心价值观”“好媳妇 好公婆”街景宣传,她坚持10年照顾瘫痪公公的事迹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温家丽高兴地说,自己其实只是尽了应尽的义务。“其实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对家人孝顺,对朋友真诚,努力为身边人带来快乐。”
随后,记者在卧龙镇进行了走访,在卧龙青少年教育基地卧龙田园农庄,村民刘大爷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我全部都可以背下来!街上写得有,村委会有,我责任田的路边也有。”六旬刘大爷一边熟练地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一边笑着说道。
开办孝文化博物馆的好人廖林只身来邛崃,照顾战友母亲的赵庆珍,这些故事对于刘大爷来说已经是耳熟能详。“这是我们身边的好人好事,榜样的力量带动我们前行。”刘大爷说道。
点位特写2
成都游客集散中心
在校大学生:亲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成都游客集散中心,发现在10分钟内,车站共发出5辆车次,而市民们都是文明地排队等待。在现场,记者看到,在去往峨眉的一辆旅游大巴前面,20多位市民整齐地排着队。天气炎热,队伍中,一位穿着蓝色衬衣的男士脸色苍白、呼吸急促,疑似中暑症状,在他周围的一位穿粉色衣服的女生急忙把自己的遮阳伞打在了他的头上,并用手在他耳边来回摆动,为他减轻中暑症状。
随后,身边的市民为他递了一瓶矿泉水,另外一个女士为他拿来了藿香正气液能解暑的药物,在大家的共同帮助下,穿蓝色衬衣的男士渐渐缓和过来了。这一温馨的一幕感染了周围所有的群众。穿粉色衣服的女生告诉记者,她叫贾思琪,是一名成都市内的在校大学生,平时在学校里、大街上到处都看得到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标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贾思琪告诉记者,文明礼让、关爱他人在生活中都应该认真做到,成都是一座文明的城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报记者 安羽 摄影 杨永赤
原标题:24字 人人都能张口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