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力争2020年成都法律服务西部领先

2015-06-02 09:30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申海娟   责任编辑: 马兰

成都市司法局《关于全面深化司法行政改革促进法治成都建设的意见》出台

法律服务促发展!法治文化润民心!法治保障强基础!近期,成都市司法局《关于全面深化司法行政改革促进法治成都建设的意见》出台,司法局要求,要加强学法用法工作体系、普惠型法律服务体系、人民调解工作体系、社区矫正工作体系和法治人才体系建设,奋力打造司法行政工作升级版,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在促进法治成都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力争到2020年,成都建成具备全国竞争优势、西部领先优势、全省首位优势的法律服务业富集区、公共法律服务普惠区、法治文化示范区、管理服务先导区、法治人才集聚区。

推进“法律七进”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按照“谁执法谁普法”机制,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推行普法依法治理“市民观察员制度”,完善法治宣传日常评估、检查督导机制,引导全社会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加强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着力推动在高等院校、群众团体和“两新”组织中发展法治宣传志愿者。

深入推进“法律七进”工作,进一步完善“法治大讲堂”工作体系,引导全民树立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思维。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开设法治知识课程,实现计划、教材、课时、师资、考核、法治副校长各项工作“落实”。把法治文化阵地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设纳入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规划。探索法治文化研发基地建设,调动法学、法律工作者以及相关专业人士积极性,加强法治文化理论和应用对策研究,开发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产品。深化“三纵三横”法治创建活动,建设各类法治文化示范基地和法治文化推广展示场所。

完善法律服务

打造现代化国际化法治环境

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实现村(社区)法律服务全覆盖,升级改版12348法律服务信息系统,加强民生领域法律服务,形成全域“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将困难群众的法院申诉案件等纳入法律援助范围,开展促发展惠民生专项法律服务活动。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经费保障机制和公益法律服务政府补贴机制。开展公职律师试点工作,整合提升现有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行业协会的组织作用和律师事务所的主体作用,向全社会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法治教育、法律援助、优惠价诉讼代理、争端调解等全方位、多层次、常态化的公益法律服务。

鼓励本地法律服务机构通过举办国际性、区域性法律服务合作论坛和与境外律师事务所建立战略协作关系,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积极推进公证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司法鉴定统一管理体制。推动将高层次法律服务人才列入“成都人才计划”,加紧培育和引进专业化、品牌化、高端化的法律服务机构,提高与全面深化改革和促进对外开放相适应的法律服务保障能力,努力将成都建设成为西部法律服务中心。

加快法律服务行业诚信评价体系建设,构建机构自我管理、协会行业自律、社会公开监督、司法行政部门行政监管四位一体,诚信评价、行业惩戒、行政处罚三维惩处结合的无缝监管体系。

健全调解手段

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指导建立健全医疗纠纷、交通事故、物业管理、劳动密集型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等矛盾纠纷多发领域的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推进区域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打造一批以个人命名的品牌化人民调解工作室,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努力把矛盾纠纷更有效地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规范人民调解工作流程,完善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以及诉讼、仲裁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立人民调解应急处置机制和重大矛盾纠纷预警机制,制定突发重大矛盾纠纷应急处置预案,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及时预防化解重大矛盾纠纷。注重吸收离退休政法干警、法学毕业生、社区干部等担任人民调解员,提高义务人民调解员能力。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培育壮大专职化人民调解员队伍。全面推进首席调解员制度,健全人民调解员等级评定、考核激励等机制等。

社区矫正有基地

特殊人群管理法治化

不断推进社区矫正工作法治化,创新社会调查评估方式,制定管制、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接收、执行、奖惩、解除等实施细则和相关管理办法。完善与公检法等部门的协作机制,推进轻微刑事犯罪快速办理机制建设,提高刑罚执行水平。打造多功能县级社区矫正监管中心,加强信息核查和动态监管,健全完善特殊人群心理测试系统和风险评估系统,推进社区矫正人员GPS定位监管全覆盖,推广心理矫治、新起点学校等创新举措,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公益服务基地,促进社区矫正人员顺利回归社会。

通过政府投入、社会支持以及依托、挂靠等多种形式,建立小型化、个性化和专业化的过渡性安置基地。推进安置帮教衔接端口前移,在成都地区监所推广刑满释放人员出监谈话制度,落实必接必送制度。开展“亲情帮教大走访”活动,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安置帮教工作。

法治人才专业化

培养法治后备力量

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执法过程全记录制度,加快区(市)县司法局法制工作队伍建设,依法规范履行行政职能职责。大力发展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和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队伍。将律师等法律服务人才纳入本地人才培训计划,严肃法律服务行业执业纪律,对吊销执业证书的法律服务从业人员,终身禁止从事法律职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支持各级干部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和各类法学教育,提高法律素养。加大司法考试组织保障力度,培养造就法治人才和后备力量。

提高依法办事能力

选拔法治素质好的干部

健全法律顾问制度,把经过法律咨询、完成合法性审查作为党组作出重大决策和出台重要政策的必经程序。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积极争创依法行政示范单位。优先选拔法治素质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优秀干部,提高全体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支持律师协会党委工作,扩大律师行业党组织覆盖面,发挥律师事务所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对成都地区七家监(所)党建工作的指导。

落实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经常性开展警示教育,坚决祛除“四风”积弊。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政治、工作、生活待遇方面各项制度规定,强力整治特权行为,完善群众监督与制度约束相结合长效工作机制。扎实开展法律服务惠民主题实践活动,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提升法律服务的社会满意度,形成促发展惠民生长效工作机制。本报记者 晨迪 摄影 杨永赤

原标题:力争2020年成都法律服务西部领先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