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强引领 强辐射 大园区承载大产业

2015-06-16 07:07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空间布局,是一个区域产业发展的主体承载。以产业为纽带,突破地域限制,推动区域联动发展,站在全域成都的发展高度,形成“大园区承载大产业、小园区发展特色产业”的产业空间布局,同时,推进区域合作、加强成德成阿等合作园区的建设,成为企业负责人、专家学者的主要建言建议。

问计

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

常务副总石建利

大产业背后

还应有大供应商体系

对于商用车企业尤其是对我们重汽王牌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供应商体系的建设……我们下一步就是要力争更多的供应商企业落户成都发展。

在全国商用车市场销售急剧下滑的大背景下,位于成都青白江区的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却仍旧保持昂扬向上的发展态势:今年1-5月,实现商用车销售1.4万余辆。

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石建利向记者介绍,目前重汽王牌拥有包括重、中、轻、微以及新能源商用车五大系列,“在新常态下,企业转型升级谋发展,寻求新的增长点就显得格外重要了。”目前,该公司已经将新能源商用车作为重点的突破和未来发展的支撑点,进行重点突破发展,“这也是企业未来5-10年的一个发展重点之一。”据介绍,早在2010年王牌公司就启动了新能源汽车项目,在获得相关生产资质后,在今年2月正式建成新能源商用车的生产线,“今年我们计划新能源商用车的销售目标是3000辆,在未来新能源商用车将呈现迅猛增长的态势。”

“对于商用车企业尤其是对我们重汽王牌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供应商体系的建设,也就是整个商用车产业链条上的其他关键零部件企业,如商用车用变速箱、发动机、内饰等的配套企业。”石建利介绍,乘用车的采购体系,很容易就因为一个整车企业,而整体落户;但对于商用车来说,就很难达到这一点;目前,企业的采购体系是面向全国,很多关键零部件仍旧是在浙江、江苏等地采购,“对于企业来说,我们下一步就是要力争更多的供应商企业,尤其是我们的供应商体系内的企业落户成都发展,这样对于我们企业的未来发展,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产业技术人才则是石建利另外的一个关注点,“尤其是熟练的技术工人,从一线提拔起来的中层技术管理干部,这一点对我们整个汽车产业未来发展来说最为关键。我们的产业要发展,这部分的‘产业工匠’不可或缺。”

寿安镇市民张勇

区域产业发展的背后

还应有居住、生活等其他配套的平衡

产业振兴离不开城市配套,有了好的产业基础,才有好的城市建设。区域产业发展的背后,还应该有居住、生活配套等的平衡发展。

“原来这里全是村落,没有一米真正意义上的市政道路。”作为一个建筑工人,寿安镇市民张勇,从寿安新城建设起步的多个基建项目和房产项目建设,就参与其中,如今他指的小村落,已经建成了2平方公里的新城,不仅具备了对高端产业的承载力,而且同时具备了几万人的居住承载能力。2平方公里的面积内,建成了10公里标准市政道路,雨污分流管道下地、弱电下地,行道树、盲道标准配置。工业区与商业居住区只有5分钟车程,新城从规划之初,就将产业与城市互动发展作为基础。发展生态工业,中国印务包装基地落户寿安,引入社会资金,市场化实施城市建设。

“产业振兴离不开城市配套,有了好的产业基础,才有好的城市建设。区域产业发展的背后,还应该有居住、生活配套等的平衡发展。”张勇接受采访时显得十分腼腆。

既要壮大工业,又要建设新城,“产城一体”由此破题。寿安的“产城一体”走过了4年多时间,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寿安人口增加1.2万人;面积由2平方公里扩大到4平方公里;从2010年至今累计投资超过40亿元。

除了基础设施的巨变,对于寿安的未来更为实在的是,20余家印务包装和食品加工企业相继落户,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区位相对偏远的蒲江寿安,吸引来了世界500强企业,德国博世电动工具从签约到投产仅仅一年时间,接踵而至的是博世包装、博世中国研发中心、西部第一家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园等。产城一体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破题和实践。

成都市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两化互动与园区研究所

所长姜陈升

突破行政区划限制

打造新型的产业功能区

充分利用好新机场建设的机遇,围绕新机场,联动德阳、资阳、眉山等周边城市,打造新的制造业发展功能区,为成都制造业发展争取更大的空间。

姜陈升表示,从全域成都的高度,对全市产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空间布局,“应该秉承大园区承载大产业、小园区发展特色产业的理念进行。”

首先,考虑到外部的机遇条件、产业发展方向、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一步优化未来制造业发展的空间布局。一是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发展战略下,跳出成都来拓展制造业发展空间,一方面,加强和 “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之间的合作,在已有合作园区的基础上,积极打造更多市外、境外的合作园区。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好新机场建设的机遇,围绕新机场,联动德阳、资阳、眉山等周边城市,打造新的制造业发展功能区,为成都制造业发展争取更大的空间。二是在“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网络城市群”规划下,进一步优化现有的空间载体,打造“大园区承载大产业、小园区发展特色产业”的多点支撑发展格局。重点是突破行政区划限制,按照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的要求,打造新型的产业功能区,如以高新区为核心,联动温江、郫县等区域,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功能区,以经开区为核心,联动青白江、新都等区域,打造高端制造业功能区。

同时,作为产业规划发展的制定者,应该同时制定精准完善政策,来支撑产业发展。对于成都制造业来说,未来的政策支撑应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一是加强“产业生态”建设,主要包括人才、资金、基础设施、配套设施等方面,其中重点是人才的保障,继续大力推进“创业天府·菁蓉汇”计划,打造一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二是完善创新政策体系建设。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和要素保障,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建设一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三是完善民营经济发展政策体系。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支持发展民营银行,推动民间资金向资本转变,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重点产业、重大基础设施等领域。

原标题:强引领 强辐射 大园区承载大产业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