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呼唤工匠精神
“工匠”这个词很多人都会觉得很遥远,一些上年纪的读者可能还会记得,以前的石匠、铁匠、木匠等等,这些实际上都是制造业工人的雏形,而现代制造业,同样需要现代工匠,研究认为,目前世界上超过200年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它们都在传承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中国制造缺人才,最紧缺的则是蓝领精英,他们才是中国制造能否落到实处的最坚实的保障。工匠和工匠精神的区别,是让中国制造出产品还是出精品。
德国制造靠着工匠精神,赢得了全世界的市场。在这里,多达65%的初中毕业生,不是进入高中教育,而是进入了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正是这强大的工匠队伍,支撑起了德国的工业制造。
如今,成都制造也开始发力职业教育,加大成都“工匠”的培养力度,并且已见实效。
工匠与制造
川大教授罗哲认为:没有技能型人才的支撑,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只能在低端产业徘徊
工匠之花正在培养
投入
2015年,成都将原市职教专项资金1亿元增加到1.2亿元,增长20%
体系
市属高职院校已与区域内22所中职校签订集团化办学合作协议,实现生源和课程衔接
合作
按照“牵头院校+公共实训基地+同专业的学校、行业、企业”的“1+1+N”模式,组建11个专业职教集团
引进
已与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共建国际国内一流实训中心,引进和开发13个具有国际水准的专业课程和教材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在国际大赛上获奖的参赛团队
问计先进国家
德国为何不缺工匠?
目前,德国经济结构中30%为制造业,如果算上出口,工业制造几乎占据德国经济的半壁江山。
更为重要的是,在德国只有25%的初中毕业生,选择通过高中进入大学深造,多达65%的初中毕业生,则进入了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不得不说这和德国技术工人稳定优厚的薪酬体系有关,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白领的平均年薪在3万欧元左右,而德国蓝领技术工人的平均年薪是3.5万欧元左右,同时0~14级的技术工人分级,打开了德国技工的职业上升通道。
高级技工在德国往往会成为企业竞相追逐的人才,可以说德国的职业教育,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严谨、脚踏实地的德国特色。在三年半的职业教育学习中,学生每周有三到四天时间是在企业当学徒,其余时间在职业学校当学生,德国企业把为德国制造培养持续的生产者,当做企业发展的必要元素,对职业教育也舍得花钱,与大多数国家不同,德国职业教育的投入主要由企业来承担,占到了整个职业教育的2/3以上。(据央视)
问计学校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训基地里,摆着大大小小的战斗机真机、飞机发动机,它们都是学生们练习实际操作的工具。基地一角,学生们正在用一种被称为碳纤维的复合材料练习零部件制作———碳纤维这样的复合材料经过处理,可以达到数倍于钢的强度,重量却只有钢的四分之一甚至更轻。空客飞机上已经有50%的零件使用这种材料,且大部分都由工人手工生产。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内第一个开设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今后,飞机上越来越多的精密零部件,将出自在成都求学的未来“工匠”之手。
打败东京大学生的高职同学
前不久,由国际先进材料与工艺技术学会主办的2015国际大学生超轻复合材料桥梁竞赛在美国巴尔的摩市落下帷幕。
这次竞赛中,黄兵、刘鑫、刘沛鑫、周萍、项培熹5名学生制作的碳纤维工字梁,仅重482克,却承受起了5吨的重量,击败东京大学、华盛顿大学等众多世界名校,获得比赛冠军。
黄兵和同学们制作的碳纤维工字梁自重482克,相当于七八个鸡蛋的重量,却承受住了11800磅(5.352吨)的液压重量。
黄兵和刘沛鑫说,为了做好这个模型,他们几乎把所有的课外时间都献给了实验室。尤其是决赛前5个月,5个同学只要有时间都在实验室里制作模型。
“这个模型看上去并不复杂,但它的制作过程却非常考制作者的设计和手工工艺。”学校航空维修工程系复合材料教研室主任易磊隽拿出一张碳纤维复合材料,看上去像张黑色的塑料“纸”。撕开它后可以发现,“纸”的内部具有纹理式的结构。
碳纤维工字梁的承重结构,就是用这种“纸”一层一层铺叠而成。说来简单的铺叠,需要讲究每一层纹理的排列,任何一点变化都会对模型的承压性带来不小的影响。
跟制造陶瓷一样,制作成型后,经过热压处理,看似柔软的“纸”就会拥有强度数倍于钢的坚韧度。这种特性也意味着,成品无法像金属一样通过打磨来进行完善,一步错,出来的就是废品。
原标题:我,新生代成都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