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成都区(市)县创新普法载体取得良好宣传效果

2015-07-29 10:05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蒲江

“普法直通车”开进田间 乡音乡语讲法律

“村民朋友,你们好!欢迎收听今天‘普法直通车’……”近日,由蒲江县司法局使用本土方言录制的普法节目正在全县流动播放。“普法直通车”深入全县主要街道、集贸市场、居住小区和田间地头,利用上班早高峰设立临时法律“广播站”和“村村响”广播室,循环播出《依法治县实施纲要》《劳动法》等用蒲江方言录制的法律法规。每到一处播放现场,“直通车”总能吸引市民、村民驻足聆听,音频中的土言土语,诙谐幽默的故事案例,一针见血的说法分析常常能引得现场听众时而哈哈大笑,时而恍然大悟。寓教于乐中,人们潜移默化地学习了法律知识,享用了一份精致可口的“法治大餐”。

乡音土语讲法 群众听起来“亲”

“针对蒲江县的具体情况,我们考虑使用本地话录制音频,开展普法活动。每到一处,我们会根据听众的所需针对性地播放普法音频。”蒲江县司法局“普法直通车”负责人告诉记者:“直通车”于去年8月正式开通,设立在县城驭虹桥头的“乡音”普法广场。“利用上下班高峰期时段,循环播放《依法治县实施纲要》《道路交通安全法》《劳动法》等用蒲江方言录制的法律条文。同时,“直通车”每天深入2个乡镇,开到田间地头,走到家门跟前,采用流动“乡音普法”宣传形式,将法律服务带到全县132个村(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外嫁女有什么权利”“在乡下使用的摩托车是否需要上牌”“打工的注意事项”等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案例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据介绍,由专人编写的“普法直通车”音频文件,采用mp3格式,使用蒲江本土方言录制,每期30分钟。每天要在辖区内村(社区)“村村响”广播室、集中居住区广播室至少播放3遍。开播近一年以来,全县已播放8100次。音频里,“生意不丢定,等于枉自订”“不落教”“咋都行”等方言词汇夹杂其中,听起来让群众很是亲切。

几天前,记者跟随“乡音”普法直通车现场普法,只见“普法直通车”停在街道边,向外广播蒲江方言的普法音频,吸引了很多听众。“用我们蒲江话讲出来的法律,我们听得懂,一点都不枯燥。比用普通话说出来的感觉更亲切。以前我一听到法律条文就头昏,现在我还喜欢听这些内容了,简直就像是在收听广播剧一样,又不像那些叽叽喳喳的娱乐节目那样没什么深度。”收听了“乡音普法广播”的庙峰村村民李先生说道。

用身边案例说法 群众听起来“真”

为提高法治宣传实效性,大力开展“以案说法”,通过群众自己或身边的具体事例教育人、感染人,蒲江县司法局组织开展了“百案进村”活动,通过用身边案例说法、送法下乡,搭建“法治宣传之桥”,拉近群众与司法的距离。

据介绍,司法局首先制发了《关于在全县大力开展“以案说法”工作的通知》,建立“以案说法”案源库,并精心遴选出50件典型案例,集中编纂成册发放到村委干部和调解员手中,作为基层普法教材。在“百案进村”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婚姻法》《侵权法》《物权法》《劳动合同法》及《民事诉讼法》等法律和相关司法解释的宣传。特别是针对防止未成年人犯罪、土地纠纷、知识产权、劳动争议等方面的案件开展现场说法,进一步提升群众的法律意识。

“活动小组每到一处开展活动,总会座无虚席,还有许多村干部特别邀请我们去他们村开展活动,甚至要求我们多开展几场。”蒲江司法局“百案进村”活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全县开展“百案进村”活动近百次,巡回审理案件10余件,开展法治讲座20余次,惠及群众数千人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界群众走进法庭旁听庭审30余件、1000余人次。

今年4月24日上午,白云乡司法所调解一起农村家庭赡养纠纷,年已93岁的赵奶奶现已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但她的3个儿子却相互推诿拒绝赡养和护理。司法所协调村委会组织100余名群众参加旁听。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从《婚姻法》出发讲解了子女的赡养义务,从《刑法》遗弃罪入手讲解了不赡养父母的严重后果;在场群众从社会道德角度,开导当事人履行赡养义务,最终3个儿子达成调解协议,也使现场群众受到法治教育。

“开展‘百案进村’活动以来,我们村的村民法律素质明显提高。包括子女教育、老人赡养等长期困扰农村的老大难问题,都在活动中得到了解决。”村干部王女士告诉记者,司法局还开通了“法润蒲江”手机短信平台,定期发来普法小案例。“短信内容大多是与村民生活、工作相关的问题,诸如定金与订金的差异、借款与欠款在诉讼时效上的区别等。”碰到村民正好有类似问题时,她还会跟村民一起讨论如何解决这些矛盾。

到家门口送法 群众听起来“实”

如今,蒲江县正全面铺开“法律进乡村”活动。据悉,由司法局建立的5支“乡音”法律服务小分队将“乡音”普法直通车开进全县90多个村(社区),截至目前,宣传活动已开展232场,培养农村“法律明白人”74560人,“法律七进”真正成为惠民工程。

据介绍,每支小分队有队长1名、副队长1名、宣讲骨干3名和联络员1名。采取法律知识讲座、以案讲法、咨询服务、分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向村民宣讲婚姻家庭、劳动合同等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法律法规和知识。

“比如针对村上兄弟之间的分家析产,邻里纠纷,水田灌溉等纠纷,我们经常送法下乡,宣讲法律的规定,甚至把法律知识送到村民的院坝里。”在复兴乡向村民普法的蒲江法院法官告诉记者,他们经常跟随司法所的“乡音”普法小分队一起到附近村上普法,所选择的案例大都根据村民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改编而成,非常具有针对性,希望讲述的案例能够给村民带来一点启示,避免村民因为不了解相关政策或抱有侥幸心理而违法、犯法。

“这种形式真的很好,听一听,就会联想到自己会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多了警惕性,多了法律知识,说话和处理问题也比以前有底气了。”村民告诉记者。

目前,蒲江县司法局正重点突出“真”“亲”“实”,以“以案说法”“乡音普法”等形式,努力提升法律进乡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向县域内群众宣传法律法规,有力地倡导全民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理念,极大提高了居民采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蒲江县基层法治工作的有序开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报记者 晨迪 文/图

崇州

组成法治文艺表演小分队 推进“法律进乡村”

本报讯 (记者 黄燕) “法律七进”是“六五”普法的重要工作,而“法律进乡村”是“法律七进”的一项重要内容。崇州市以群众为主体,有效推进“法律进乡村”项目,使各级农村领导干部和群众进一步增强了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牢固树立依法管理、诚信守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观念,为农村法治化进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崇州市以全市各单位、部门、乡镇的普法能手和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为组成人员,组建了普法讲师团,下设25支320人的以农村居民需求为导向的法治宣传志愿者队伍,并组建了以文艺工作者、普法小分队成员、村妇女主任为组成人员的法治文艺表演小分队。两支队伍的成员以不同的方式向农村居民传播法律知识、传递法治理念。

“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才能形成学法用法的热潮。”崇州市在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中,注重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法治宣传,村法治文艺表演小分队每月在村民集中居住区广场开展法治文艺演出,充分发挥民间秧歌、小品的影响力,将身边发生的案例编成法治宣传小品脚本并排练演出。在村民中放映与法治宣传教育有关的微电影,深受村民欢迎。此外,在进行法治宣传时,崇州市打破传统的摆摊设点的宣传模式,在每一次普法宣传中都明确一个主题,有针对性地宣传。

据了解,截至目前,崇州市农村法治宣传格局已经形成,以群众法律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普法实效显著,农村居民学法用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权观念进一步提升。5年来,崇州市建立的25支320余人法治宣传志愿者队伍足迹遍及农村的每个角落,法治文艺演出、法治电影、录像覆盖到每一位农村居民,农村居民法治宣传教育覆盖率达到100%。

原标题: “乡音普法”接地气 法治广播“村村响”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