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华西坝五大学 热血青年投笔从戎

2015-08-01 10:05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系列策划之五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京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山东齐鲁大学、北平燕京大学相继迁到成都,与华西协合大学联合办学。华西坝上五大学的青年学子聚集在一起生活、学习。战争进行到最艰难的1944年秋,国民政府号召知识青年从军,华西坝的学生们纷纷响应,至少有200多名学生参加到抗战的行列中去。

当年从军的研究生成恩元曾写道:“独山沦陷,贵阳垂危,敌寇深入,陪都震惊。如果这是中国民族斗争史上最伟大而最惊险的一幕,那么十万知识青年从军运动,便是这最惊险中最灿烂的一朵民族之花!为了捍卫祖国,为了国仇家恨,中国的知识青年,在光荣的历史篇章上,创写了一页新纪元。”

从华西坝走向抗战前线

国民政府1944年10月21日发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后,短短两个月时间,华西坝学生踊跃报名,参加了中国驻印远征军和青年远征军。

1944年10月30日,华西协合大学出版以“知识青年从军专号”为主题的校刊。封面刊登题为“国民政府号召知识青年从军书”,书中说,“现在我们经历了七年余的艰苦抗战,而且已到了决定胜利的最后关头,今后的一年就是我们争取最后胜利的一年,也是决定我们民族盛衰国家存亡的一年。”

校刊里刊登了12条青年从军口号:

1、放下书本背上枪炮;2、丢下职业踏入军队;3、出了学校走上战场;4、战场就是课堂,炮声代替书声;5、没有国家知识何用;6、没有国家职业何在;7、好青年上前线打大胜仗;8、新青年新战士新国家;9、消灭敌人再回学校;10、保卫祖国无上光荣;11、一切为前线,一切为胜利;12、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校刊还刊登了三份华西协合大学从军学生的名单,一份是该大学附属高琦初级中学5名从军初中生名单,一份是华西协合高级中学85名从军高中生名单,另一份是该大学83名从军大学生名单。

校刊邀请任职于成都齐鲁大学和华西协合大学的历史学家钱穆撰写《知识青年从军的历史先例》,介绍从春秋战国到辛亥革命各时期的著名历史人物,激励青年学子投笔从戎。这篇6000多字的文章被《大公报》连续两天转载。

此后,华西坝上应征入伍活动热火朝天:

11月13日,金陵大学正式成立征集委员会。

11月15日早晨5点,金陵大学的老师同学集结起来,欢送农系助教王恒立赴重庆报到入伍,他是金陵大学第一位应征从军者。

11月16日,金陵大学校刊刊登该大学54位报名参加远征军、66位报名参加空军的同学名单。陕西省政府主席祝绍周的长子祝源远是该校学生,也报名参军。该校文书组主任吴睡白的儿子吴伯雄在绵阳国立六中读书,响应国民政府号召,到成都入伍参加远征军。吴伯雄是金陵大学教职员子弟从军的第一位高中生。

金陵大学毕业班的14名女同学签名应征,向同级男同学“挑战”。华西坝上的公共场所贴出“亡了国文凭有何用”“好男儿报国在今朝”等标语,以激励青年学子到抗战前线杀敌。燕京大学女生召开从军座谈会。

11月17日,金陵大学男生第一至第四宿舍的同学全部签名,请求国民政府集体征调。第四宿舍同学对知识青年从军运动提出多项建议。为回应金陵大学女生的“挑战”,该校毕业班男生决定:立刻请缨从军;请求国民政府全体征调。

11月18日,齐鲁大学又有21人签名从军。

金陵大学余光烺教授撰写了一封写给出征同学的送别信:“……寇深国威,暴敌压境,诸君投笔从戎,请缨杀敌……全校师友,莫不钦佩……并祝鹏程万里,扬威异域,他日凯旋归来,再与诸君聚首攻读也。”

当晚,五大学青年团邀请金陵大学影音部在华西坝放露天电影《中国为何而战》,该片是由美国陆军部通信大队出品,好莱坞电影导演弗兰克·卡普拉制作的七部纪录片《我们为何而战》之一。这套纪录片由美国国防部参谋长马歇尔元帅亲自策划,在美国影院公映,也在同盟国上映。

当晚有2万多观众观看《我们为何而战》,这部纪录片讲述了我国抗战的起因及经过,揭露了日本侵吞世界的野心。它以珍贵的影像呈现了上海激战、南京大屠杀、重庆大轰炸、中国远征军、飞虎队等,主题音乐是《义勇军进行曲》。影音部主任孙明经现场翻译,带领观众高呼从军口号。这部影片更激发了青年学子投笔从戎的激情。

11月19日,五大学入营中国驻印远征军教二团的同学与全团学生发表告别青年书:“七年来,赖数百万英勇的将士,流血抗战,杀敌保国,在他们的庇护下,我们始得安居后方。现在国家已经到了最后决战的阶段,我们该不该把自己献身给国家呢?该不该把我们所有的力量放在战场上呢……亲爱的朋友!胜利不是坐享就可以得到的,把握就在你,就在我,只要我们一致奋起,从军救国!胜利就绝对有把握……亲爱的知识青年朋友们!国家在需要我们!快放下书本,跑上战场……只有从军,才能把敌人赶出国境!只有从军,才能保障父母的安全,方能保存我们祖宗的坟墓……”

11月20日,华西协合大学学生会邀请钱穆作“知识青年从军应有的认识”讲演。下午,华西坝上的五大学同学捐款2万余元购买糖果等物品,来到中国驻印远征军教二团所在地皇城,慰劳入伍的远征军同学。

11月21日的报纸报道,金陵大学已有76名同学从军;齐鲁大学从军学生占该校三分之一,有100余位同学从军,其中有23人已赴重庆、印度受训;华西协合大学有60位同学从军。

11月24日,华西协合大学与齐鲁大学医、牙、药学科的应届毕业生集体征调赴前线服务两年。华西协合大学医科7年级男生30名,女生16名;牙科7年级男生5名,女生5名;药学系4年级男生8名,女生15名,都集体征调。

齐鲁大学决定建一英雄榜,把从军同学的名字刻于楠木,放在因抗战而建的应急校舍礼堂中,等抗战胜利后移建到永久性的校舍礼堂。

11月28日的《新新新闻》报道,“军政部教导第二团最后一批学兵6百余人,27日检查体格毕,今日于热烈欢送情况中,分乘专车13辆离蓉,赴某地飞印……晨8时聚餐由黄兼会长季陆亲往参加,并致训勉,餐后,高唱‘满江红’及‘义勇军进行曲’……午12时,远征健儿由皇城出发,经后子门、玉龙街、顺城街、春熙路、东大街、水津街、九眼桥、望江楼、华西坝等地,然后离蓉出发,沿途居民均燃放鞭炮,热烈欢送,尤以川大及坝上同学,夹道欢呼,高歌赋别,最为热烈……”

短短一个多月,华西坝五大学第一批出征印度的青年学生,与成都市其他从军学生一起上前线了。有一首成都竹枝词写道:“从军热血怒于潮,爆竹声声锦旆招。十万青年军十万,男儿报国在今朝。”

12月1日,华西协合大学与齐鲁大学医、牙科7年级应届毕业生奉军政部调令离校赴重庆受训。12月2日,金陵大学理学院师生在电影放映教室欢送参加空军的吴安然等七位赴美国学习驾机的同学。化学教授裘家奎的夫人等授予每位从军同学一枚刻有英文字母UN(金陵大学缩写)的银戒指,以示纪念。

12月7日,华西协合大学药学系4年级应届毕业生离校赴重庆受训。

12月8日,华西协合大学与金陵大学的同学欢送参加空军的同学。

1945年1月10日的《新民报》以《四大征人雪中行军》为题报道:“今天微雪的早晨,气候虽然冷过平日,但是对于青年们的热情是更加燃着了。大学荟萃的华西坝,从清早晨钟6响之后,就活跃起来,华大、金大、燕大、齐大四校的志愿军整装出发,被送的征人华大18人,金大31人,燕大25人,齐大5人,但是送行者却动员了千人以上……体育教授林启武也是征人之一,他是这次四大学入营的总领队……第一辆车开出门时,车上车下的人都挥动了手或者帕子,车后一面红旗绣着‘挥戈杀敌’……齐(鲁)大(学)同学高喊着‘再会萧先生’,原来他们的训导长萧国贵也于今天加入了征人的行列……”

来自印度军营的一封信

1944年,华西协合大学从军学生王浴生等30位同学,从印度寄给学校老师和同学一封信。 

全体师长同学:

离别校园,瞬逾三周,虽身赴国外,而心常想念祖国。本月一日,飞抵印度汀江招待营,换上全武装,即陆续分散在各种部队受训,如医院服务、充任译员,及骑兵、炮兵、步兵、宪兵,均有本校同学。受训期满,得依成绩及特长,再酌情分派工作,我们受训营房在雷多附近之野人山,领受森林教练,学习射击,或开行战车。常见盟军日夜工作之紧张,真令人钦佩万分!又见战车,飞机大炮,川流不息,往前线运输,一面开山,一面修造铁路公路,因我军反攻密支那及八莫,有这样之迅速,交通之便利,军备之充实,可说罕见,也许不久我们由缅甸打回祖国,敬盼!

诸位同学,暂时摆开一切,继续参加抗战任务,共同努力,争取胜利早临,咱们兄弟姊妹,凯歌回校,光荣无上。刻在汀江招待营,已成立华大远征军同学会,当时参加有29位同学,兹列表附呈。母校存查,其余当设法登记再呈报,本会成立之宗旨,以发扬作战情绪,解决同学们之疾危,联络同学们之消息,并公推丁崇甫同学为本会会长,主持一切进行,负责母校之缄件往来。

……

华大远征军同学会启

12月20日寄于印度军营 

随信还寄来一份1944年12月4日华西协合大学远征军同学会成立于印度汀江军营的名单。会员有刘有方、王孙、梁绍智等29人。

1944年年底,华西坝上五大学共有200名青年学子投笔从戎。当时知识青年志愿从军征集办法规定:从军学生服役期为两年,保留学籍,期满后退伍复学,免试升学,优先录取。他们的从军经历随着第二年抗日战争的胜利而结束,大部分都返校继续学业,毕业后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

黄耀宗

野人山祭祀英灵

当年,华西协合大学附中华西协合高级中学有85名中学生从军。

1944年10月下旬,在华西协合高级中学读高二的黄耀宗与同学来到皇城中国驻印远征军教导二团报名处报名当兵,同去的同学有川军抗战将领杨森的儿子杨汉渝、王缵绪夫人的侄儿张治国、画家徐悲鸿的儿子徐伯阳等军、政、文化名人之子。

11月26日上午报到入伍,下午学校为即将出征的同学举行欢送会。吴先忧校长对大家说:当年岳太夫人在岳飞背上刺“精忠报国”,今天学校也把“精忠报国”四个字送给你们,岳飞后来成了民族英雄,你们同样也会成为民族英雄。老师代表李晓舫在会上说:国难当头,你们投笔从戎。抗战胜利后,你们就回母校继续读书,学好本领全力参加国家的和平建设。

11月28日晚,黄耀宗与300多名学生从新津机场直飞昆明,次日飞往印度汀江。第三天,黄耀宗与60多名高中同学被分配到孙立人将军的新一军干部教导总队,随后离开新兵营前往缅甸密支那受训。从印度汀江到密支那有500多公里,须走中印公路(又称“史迪威公路”),这是二战期间中美合作修建的从印度雷多经缅甸密支那到昆明的国际军用战略公路。

沿途兵站的工作人员给黄耀宗等讲述此前远征军与日军交战的战事,新平洋兵站最让黄耀宗不能忘怀:附近就是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野人山,两年前远征军在缅甸对日作战失败后,副司令杜聿明率3万多人马穿越野人山,最后只有3000多人活着走出来。黄耀宗等决定去祭拜这些长眠异国他乡的战友,兵站工作人员带领他们进入50米外的原始森林。枝叶密布、藤草迷漫,在原始森林走了几十米就看到4堆白骨,大都在大树下,工作人员告诉他们,那些士兵九死一生,马上要走出原始森林了,坐在大树下休息,却再也没有站起来。黄耀宗等把随身携带的饼干、牛肉罐头等拿出来,祭祀战友,默哀致敬。

经过长途跋涉,黄耀宗他们到达才被收复的密支那,开始为期数月的训练。训练营房位于密支那市郊的伊洛瓦底江东岸,营房大门的铁丝网顶上挂着“精忠报国”和“还我山河”八个一米见方的镂空大红字。新学员将被训练为班排长,他们被编为9个步兵班,3个六零迫击炮班,黄耀宗分在步兵四班。

多年后黄耀宗还记得新一军军歌:“吾军欲发扬,精诚团结无欺罔,矢志救国亡,猛士力能守四方,不怕刀和枪,誓把敌人降,亲上死长,效命疆场,才算好儿郎。”教导总队分发武器,黄耀宗所在的步兵班领到轻机枪一挺,步枪8支。教官讲解机枪、步枪的结构原理、拆装方法和射击要领。

周一到周五早晨6点开始训练,晚上理论学习到10点,课程安排得满满的,从理论到实践,样样不缺。孙立人将军常到军营查看学员的训练和生活,及时解决问题。有一次他了解到,有学员嫌训练结业后当班长职位太低,他对学员们说:班长是一支部队的基层干部,他们的才能决定了这支部队的战斗力,是作战胜利的基础。现在叫你们去带一个班,去坚守一个阵地,恐怕有点力不从心,努力学习后才能胜任。只要你们能当好班长,当排长也就没有问题,万丈高楼平地起,踏踏实实干,你们将来当将军也是有可能的。

教导总队常把学员带出营房外实战训练。1944年12月14日,新一军收复了被日军占领的八莫,教导总队决定让全体学员到八莫战场实地训练。20日晨5点,全体官兵向100多公里外的八莫进发。战役才结束,可能会有小规模冲突,步兵班每人都发了40发子弹、手榴弹3枚和3天的干粮,途中他们差点与敌人交火。到了八莫前线阵地,由参加战役的指挥官给学员们讲解这场仗是怎么打的。查看地形时,有学员踩着了敌人埋的地雷,有两名战士被炸死,这让黄耀宗深刻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1945年6月,新一军回国向雷州半岛挺进,黄耀宗随教导总队到广西南宁继续完成训练学业。8月15日晚得知日本无条件投降,整个训练营沸腾了。

抗战胜利后,新一军到广州参加接收工作,教导总队也到了广州。新一军接收了日军30多条军犬,成立了军犬队,黄耀宗与20多位学员提前毕业,分配到军犬队工作。1946年初,新一军主力北上东北,军犬队暂留广州,黄耀宗预感要打内战,决定离开部队。

黄耀宗回到华西协合高级中学继续读书,1950年考入四川大学。在大学期间他参加解放军,1955年从空军复员回家乡乐至,分配到中学教书。

王浴生

挺进广州途中日本投降

2010年7月14日,笔者有幸拜访了90岁高龄的药理学教授王浴生。之前我收集到一张1946年的老照片,上有“欢送王同志浴生退伍复学摄影纪念”的文字。王老先生第一眼看到照片时说:“我没有穿这样衣服的照片!”在我提醒下看了照片上的文字,他慢慢回忆起,这是他随远征军回国后复员前与战友的纪念照。记忆中这张照片早已交给学校相关部门了。

1943年,在福建协和大学医学院读了两年的王浴生转学到成都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就读。1944年11月26日,王浴生获知中国驻印远征军教导二团正在招募赴印知识青年,他与同学一起到了皇城,得知教导二团28日就要启程。王浴生与同学回校与室友道别后就回到皇城报名参军了。第二天早晨,他与华西坝及其他学校的学生共600多人在皇城上了汽车,来到四川大学,黄季陆校长与同学在此欢送青年学子参加赴印度远征军。随后汽车开到新津机场,第二天上午,王浴生他们入机场待命,黄昏才登上C—47运输机直飞昆明,次日晚飞越驼峰航线抵达印度汀江。王浴生等被分配入新一军和新六军,接受严格的正规步兵训练。他与华西协合大学和齐鲁大学医学院的30多位医学生同时还接受了一个月强化军医训练,包括战伤、传染病和热带病等救治知识。

王浴生结束在教导总队的新兵训练后,被分配到新一军军部直属通讯兵营担任军医。1945年7月初随新一军回师国内,奉命开赴前线攻击广州与广州湾的日军。8月15日夜获悉日军无条件投降时,王浴生他们正在向广州挺进。新一军在广州接受了日军的投降,听说新一军将代表中国与盟军共管日本,大家都非常高兴,觉得是光荣任务。但他们等来的是开往东北参战,不愿参加内战的王浴生于1946年7月退伍离开长春,返校复学,1951年从华西大学医学院毕业,留校从事药理学工作。

原标题:华西坝五大学 热血青年投笔从戎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