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扬尘坑洼、噪音烟尘污染、周边环境脏乱、车辆乱停乱放、公共设施缺损……所有您身边涉及民生和公共利益的问题,您都可以向我们反映。您关心的,就是我们关注的。成都商报推出“民声直通车”专栏,倾听市民呼声,回应市民期待,联系相关部门,促进问题解决。
本期我们关注小区停车位不足,对小区进行规范、改造。您可以通过本报热线电话86612222,向我们反映问题;您也可以扫描二维码下载成都商报客户端,点击“投诉”栏目,告诉我们您身边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将赶赴现场,调查了解相关情况后联系相关部门,促进问题解决。
一大早,金牛区福兴苑小区就炸开了锅,老旧小区改造的消息让小区居民迅速分裂成了两派。改造必定触及底楼“绿地”、苦心经营十多年的花园,一些住户不肯拱手相让;改造也能腾出更多空地,楼上住户双手赞成,这样可以平息黄昏时分的车位之争。众口难调,辖区社区工作人员也忙着在这场争端里斡旋。“如果实在解决不了,只有投票表决了。”社区相关人员无奈表示。
反对派
楼底花园能挡住 照进屋里的车灯光
“你今天修,我明天就敲!”福兴苑内,改造工作已经小试牛刀,施工现场,其他楼栋的“反对派”强势围观,撂下“狠话”。这个修建于2001年的小区,不少底楼住户都“义务”经营着门前花园。
铁栅栏、竹篱笆、顶上搭建钢架架,从小区入住以来,底楼住户就成了楼底花园的“拓荒者”,自发动手,将花园围了起来。“以前都是黄泥巴,要不是我们种点花草,现在像个啥子?”8栋一位住户愤愤不平。
70多岁的王大娘在小区已经转了四五圈,看到小区自管会的人,就马上停住,一只手插进衣袋,“你们就想多些停车位!”没等对方说几句,她伸出手打断,“你不要说那么多,不要认为老太婆好欺负!”步子越靠越近、语速越来越快,周围邻居迅速将他们拉开。
一旁杨女士小声说,“车子只会越来越多,就算改造完增加车位,以后照样不能满足!”
七里香、茉莉花、三角梅……65岁的代玉钦在门前种了10多种植物,这都是她背着背篓,从花卉市场分批背回来的。
虽然同意让出一米多的位置,不过她还是忧心忡忡。“夏天再热我从来都不得开窗户。” 代玉钦皱起眉头说,“哎哟,你不晓得那个汽油味闻起好难受。”昨天上午送孙子上学,代玉钦闻到整个小区都是汽油味。“晚上孙子都没法做作业,车子灯光直接照进屋子,明晃晃的。”代玉钦在篱笆墙内栽种植物,为的就是制造“一扇屏风”。而且“屋外喇叭止不住,半夜车子还进出”,噪音也是底楼住户“最大杀手”。
支持派
车位紧张不得不改 公共面积应该“利益均沾”
8栋楼,22个单元,住了493户,现有的90多辆车已经让小区停车位捉襟见肘。下午5点,小区大门内基本就难觅车位了。昨日上午上班,张女士输在了起跑线上,小区里堵了半小时,她不得不弃车打的。
小区改造的风声传进门,底楼以上的居民来了精神,“必须支持!”家住五楼的吴女士感慨“出门难”。车挨车、门对门,倒车靠手艺,下车靠身材,体型较胖的吴女士每次出车位都要侧着身子走。
这还没完,为了抢个车位,邻里之间“明争暗斗”,在杨女士的楼下,就有一辆新车“鸠占鹊巢”,车轮硬是被放了气。
上山打兔,见者有份!“哪个也莫想吃干占尽。”小区居民李女士翻起了嘴皮,“享受10多年的利益(底楼空间),要知足!”住在小区一楼的徐先生站到了支持派的一方,他也道破了绿地的“原罪”。原来,底楼最初只栽种了树木,后来一楼住户栽种了植被,后来以小孩破坏花草为名,修筑了篱笆和栅栏,一步步“蚕食鲸吞”,有住户将车停在了自己花园,这让不少楼上住户红了眼。
“整改了环境才会好,现在这房子都卖不起价!”看到小区一楼“寨门”林立,住在小区的胡女士认为,就是要趁着改造,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
街办、社区现场调解
带着居民看“样板”
“这个地方砌弄路沿石!”昨日上午,茶店子街道办和锦城社区工作人员来到现场指导。“不得行,车子靠得太近!”现场监督的居民闹了起来。“有社区就是这样搞的!”工作人员不得不带着底楼住户去“视察”。“如果实在不行,就只有大家投票了。”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效果图和规划方案都贴在了小区大门口,这个投入150万的改造计划显然让一些人不太感冒,因为在施工图中,底楼住户的院子都要“让路”。社区副书记徐进表示,这是对老旧院落的一次风貌改造,本来改造应该在前几年就进行,但是资金一直没到位。“现在到位了,又有居民表示反对。”他说,改造过程中并不会完全占用底楼住户的花园,只是让他们退让几米,这样也是为了留足通道。而在规划图中有划线停车的地方,这也是为了规范小区停车秩序。
成都商报记者 宦小淮 实习记者 任毅 摄影报道
原标题:车位花园不可兼得 小区改造“进退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