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政府办公厅下发《深入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成都全市生活垃圾基本实现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存贮、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全市城镇、乡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80%以上,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根据意见,全市深入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将分为两个阶段推行,第一阶段为重点推行阶段,从2015年-2020年。根据我市生活垃圾特性和现阶段处理方式,到2020年底,在中心城区及各郊区(市)县城区的机关团体、驻地单位、学校、居民物管小区、居民非物管小区、城市商业综合体以及农村场镇、集中居住区和开发小区等重点区域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基本实现“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60%以上,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0%以上,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探索建立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及其他垃圾收运存贮处理的全流程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及设施配套体系。第二阶段为全面推行阶段,从2021年-2025年,在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基础上,全面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存贮、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形成较为系统、完备的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体系和运营体系,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
意见要求,编制生活垃圾分类专项规划,形成中心城区和郊区(市)县垃圾物流及处置设施既相对独立又资源共享的格局,促进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的环境效应、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同步发展;制定生活垃圾分类标准体系;建立市、区(市)县、街道(乡镇)、社区(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体系。
同时,还要构建以市场为主体的分类运行机制,建立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运行机制,运用多种资源处置方式,拓宽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途径,充分开放市场,培育壮大产业;积极培育集环卫保洁、垃圾分类、废品回收、资源利用、无害化处理为一体的产业化市场,提高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循环利用综合效益。积极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灰渣产生;鼓励使用菜篮子和布袋子,减少塑料袋购物袋的所使用;限制或停止使用一次性用品等等。本报记者 李霞
原标题:全市城镇乡村生活垃圾分类 到2025年覆盖率超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