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人们传递温暖,让他们的晚年充满幸福,这也是一种快乐!”
义卖、环境维护、无偿献血……从2013年进入成都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开始,1994年出生的严柳就加入了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工业分会。两年来,严柳坚持定期探望、陪伴照料九旬的邓松泉老人,给老人传递关爱,让她身在康疗院也能感受到如家人般的温暖。
如今,老人已经离去,但严柳的故事却被传为佳话。“通过实际行动,为老人们传递温暖,让他们的晚年充满幸福,对于我而言,这也是一种快乐!”严柳说。
两年里 这个志愿者成了老人的期盼
2013年10月,参加志愿者协会的活动时,严柳第一次来到了城东康疗院,认识了邓松泉老人。老人给他说自己年轻时的工作,说她其实也怕死;严柳则给她讲自己参加的比赛,微博上好玩的事情,讲大学里的压力和困惑。
此后两年,这位志愿者成了老人的寄托和牵挂,每隔两周,严柳都会去看邓奶奶,陪她聊上一个下午。有时候,老人会用颤巍巍的手写一段鼓励的话给他,有时候会把好吃的水果和饼干给他留着,像是亲祖孙俩。
严柳也用心地让这位老人高兴。即使寒假要回家,不能按时去看邓奶奶,严柳也会给老人写一封长信,配上两人一起照过的照片,做成一本小书放在老人的枕边。
送走邓奶奶 仍在公益路上
一次在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时,严柳把自己和邓奶奶的故事写了出来:“当我们面对一个新的生命,把他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时候,我们对于那些夕阳中的老人,那些即将逝去的生命是不是做得太不够了。我们追求有质量的生,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却往往忽略了那些艰辛了一辈子的老人能不能有质量地死”。演讲赢得了台下同学们的一片掌声。有师弟师妹说,正是听了他的演讲,加入了学校的志愿者协会。
今年1月,87岁的邓奶奶去世了。可严柳的志愿者之路并没有停下来。他又加入了学校的“关爱离退休教职工计划”,陪护学校里的退休老教师。“这些退休了多年的老师,很少有人找他们说话,有学生愿意耐心听他们讲课,他们或许会很高兴”,有闲暇的时候,严柳会和自己对口的那位老师联系。
如今,成都大学注册志愿者人数已经达到学生总数的90%以上,严柳觉得,帮助他人也是快乐自己的一种方式,这几年的志愿者生活最大的收获是让他的精神世界逐渐丰富了起来。
成都商报记者 汪玲 摄影报道
原标题:严柳: 90后志愿者 收获“婆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