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未来五年 成都将初步建成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

2015-12-23 10:08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张黎   责任编辑: 马兰

QQ截图20151223100936

本期看点

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

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 4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中国的城市未来之路应当怎样走?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用六个“要”阐释了城市发展的思路。12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6年经济工作,研究部署城市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思路。刚刚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做好城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重点任务。

2014年,成都市城镇化率达到70.4%,已经由城镇化加速期进入了成熟期。我市已与22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往来,落户世界500强企业达268家,经济外向度达35%,正加快成为国家门户城市。一座城市的综合实力,归根结底体现为在世界城市分工和全球产业体系中的战略地位。我市“十三五”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成都“十三五”任务使命在发展主轴上的梯次展开,既环环相扣又层层递进,既统筹兼顾又各有侧重,共同统一于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长远目标之下,是我市未来五年各项工作的总统揽和总牵引。着眼于成都的“城市地位”,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未来五年,初步建成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这是成都“十三五”必须实现的根本目标。为帮助全市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刻把握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城市发展的新要求和新部署,本期《理论周刊》推出城市发展专题理论文章。

未来五年,更美好的成都生活新画卷

更加生态绿色: 在城市新区中,居民步行500米,即可到达一处不小于5000平米的绿地,形成“园在城中”的格局。卫星城则将重点建设“10分钟公园圈”。

更加便捷顺畅:2020年中心城区公交出行分担率将达到65%。公共交通“多网融合”将会给市民带来更加便捷的出行体验。

更具历史文化风情:在中心城区,构建由文物古迹、文保单位、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古城格局共同构成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更加贴心的公共服务体系:形成多中心、多层次、网络化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构建15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在中心城区15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内,将会配置幼儿园、小学、农贸市场等基本功能和公共活动空间,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

成都未来五年城市新貌

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7%,常住人口规模达1650万人,基本建成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同时,打破单中心、摊大饼式空间拓展模式,构建1个特大中心城 (双核)、8个卫星城、6个区域中心城、10个小城市以及68个特色镇和2000余个农村新型社区组成的市域城镇体系等,全面构建“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网络城市群。

实施路径:

“一个核心”:人的城镇化。

“三大重点”:人口聚集化、产业聚集化、公共服务功能化。

“六大任务”: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有序推进人口城镇化、强化城镇化产业支撑、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推进城市文化永续传承、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1979年,国际建筑协会通过的《马丘比丘宪章》提出,区域与城市规划是个动态过程,不仅要包括规划的制定而且也要包括规划的实施。这一过程应当能适应城市这个有机体的物质和文化的不断变化。

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中央提出,要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为未来五年成都城市发展规划了一幅美好的蓝图,提出,未来五年初步建成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国务院日前批复的《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以下简称《新版总规》),明确了城市发展目标,确定了区域协调、城乡统筹、生态优先、空间优化、产业转型、枢纽强化、文化引领七个方面的策略, 指导城市发展,对我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建设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谱写伟大中国梦成都篇章奠定决定性基础。

体现成都创新、转型发展的决心

《新版总规》中城市定位有了明显提高,从城市性质以及职能定位看,成都除了必要的省会、历史文化名城以及西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等区域空间范畴下的作用,《新版总规》更加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商贸物流、金融中心、科技中心、信息枢纽、旅游等高端功能,在制定的发展目标中明确了“建设成为以现代高端产业为主导,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城乡一体、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说明成都从自身条件出发,深入落实了国家“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及“产业迈向中高端”的发展思路,体现了成都创新、转型发展的路径、意义和决心。

体现成都协调发展的路径

《新版总规》扩大了城市规划区,更加强调城乡全面统筹协调发展思路。《新版总规》中城市规划区范围划定为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龙泉驿、青白江、新都、温江等9区,双流、郫县2县以及新津县普兴、金华两镇的行政辖区范围,面积为3753平方公里,比上版总规增加了493平方公里,对城镇空间发展格局进行了调整。市域层面,明确大城小镇协调发展,空间形态呈现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以城镇群为主体形态。《新版总规》确定了由1个特大中心城市、8个卫星城、6个区域中心城、10个小城市、68个特色镇构成的全域统筹、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和中心城区的扇叶式布局,实现单中心向多中心的转变,并在三环外建设副中心,体现了成都协调发展的路径。

体现成都绿色发展的格局

《新版总规》确定城乡发展的总体格局,确定了我市生态格局。明确了市域和中心城区生态保护格局。其中,市域内保护“山、水、田、林”自然生态本底;划定生态隔离区和生态保护区,严格保护生态资源,防止城镇连片发展;构建“两环两山,两网六片”的总体生态保护体系。中心城区保护自然山水格局,形成“城在绿中、园在城中、城绿相融”的生态绿地系统;建构“三圈七片、七河多园”的绿地和河网水系布局;并通过生态廊道、绿道串联中心城区与市域生态功能区,形成“城绿相融”的格局。

体现成都开放发展的新视野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提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希望四川“在西部大开发中起到领头羊作用”,“走在内陆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支点,成渝地区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交汇和转换点,成都在这一体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是促进内陆对外开放、海陆统筹、东西互济、南北协同的战略性地区。跳出西南、决战西部,乃至在国家战略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成都城市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为此,《新版总规》中成都新的发展定位已经跳出四川省和西南地区发展范畴,注重在西部地区乃至国家层面发挥重大的作用。

特别是《新版总规》的范围包括了天府新区成都部分,含高新区南区,龙泉驿区、双流县、新津县,共计1293平方公里。明确把天府新区建设成为“以现代制造业为主的国际化现代新区,打造成为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宜业宜商宜居城市、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定位,标志着天府新区开放平台重要性得到很大提升,开放的程度和要求更高。

体现成都共享发展的思维

《新版总规》强化了总规的刚性,确定禁建区、限建区,以及划定城市增长边界线。如禁建区包括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核心保护区,地质遗迹一级保护区、河湖水系及湿地,基本农田,水源一级保护区,Ⅰ级保护林地、地质灾害极易发地区、行洪通道、防洪工程设施保护范围和重要生态廊道。禁建区内禁止一切与保护无关的开发性建设,现状与保护无关的建构筑物应择期搬迁。

《新版总规》统筹各项规划建设标准。市域层面城镇体系中不同层次的建设标准:按照中心城区、卫星城、区域中心城、小城市、特色镇、农村新型社区6个层次进行标准化配置,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网络化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体系。首次将中心城区划分为71个控制单元,对各控制单元内的公共设施、市政设施配套标准和公园绿地指标进行明确并严格控制,体现刚性与弹性相结合,保障中心城区按照“四态合一”的理念,强功能、优品质,彰显生态和文化特色。卫星城按照大城市配套标准,构建10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低于15平方米、10分钟公园圈、10分钟公交圈,规划分担率不小于50%公共交通,300米覆盖率不小于80%公交站点。

原标题:初步建成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