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下午,成都政协第十四届四次会议闭幕,市委书记黄新初在会上发表讲话,称要以“四态合一”思路引领城市发展。
四态是哪四态?形态、业态、文态、生态是也!四态不是简单的四态,而是高水平的四态:即城市形态现代化、城市业态高端化、城市文态特色化、城市生态优美化。四态也不是孤立的四态,而是像一个人呈现出来的不同几面,从不同维度构成了一个整体。不同的关键词,不同的城市切面,叠加起了对一座城市不同纬度的解读与寄望。
城市形态,是一个城市的脸面。脸长得好不好看,精不精神,决定着给人的第一印象好不好。就成都来说,目前已初步具有“现代味”和“国际范”,但和世界知名城市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未来,成都的城市形态如何提升?“精品化”、“宜人性”、“细管理”,就是“药方”。作为城市的管理者和建设者,应该拿出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态度,把城市的每一条街道、每一栋建筑和每一处景观都当作艺术品来打造,让每栋建筑看起来都养眼,让每条街道走起来都舒心。但城市形态不是一味追求高大上,还要做到细而全、小而精,大城市、小社区,大格局、小空间。要让市民零距离享受到各种温情服务,各种生活需求触手可及。
再说城市业态。产业,是立城之基、兴城之本。高端产业西进,高端人才西进,全球资本西进,这些不可逆转的趋势,在成都汇集起无限机遇。但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成都需要跳出盆地思维,把自己放在世界的天地中去搏击,用全球思维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招商“选”资,讲究“产业品相”,主动对接世界顶尖企业,让企业大佬对成都产生无限亲切感和融入感,为成都打造中西部先进制造业领军城市、西部金融中心和服务业核心城市,推动经济总量向第二个“万亿级”冲刺提供支撑。产业高端化是全球关注的命题,但不是每座城市都能接纳,天府新区直管区和高新区的扩容增量,带动先进技术溢出和先进理念输出,为成都产业转型升级扩充了接纳能力。
城市文态是展现城市魅力的原始基因,也是城市的灵魂。魂之不存,态之何附?大多数游客,走到一座城市,都在用心感受这座城市的与众不同,感受这座城市可以唤醒的历史文化。成都作为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城,文脉悠远、底蕴深厚,拥有以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古蜀文化、以都江堰为代表的水文化、以武侯祠为代表的三国文化……这种交相辉映、多元并存的历史文化魅力,是任何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要培育成都的特色化城市文态,就是要深度萃取上述历史文化内核,将其融入到城市规划建设中,把成都的人文血脉熔铸进每一匹砖、每一片瓦,新建一批具有鲜明成都印记的文化地标、文化公园和文化景观,加快建成中西部最具影响力、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文化之都,如成都正在打造的杜甫千诗碑项目就很让人期待。
城市生态是贴合绿色发展路径的应有之题。形态再漂亮,业态再富集,文态再深厚,没有良好的生态支撑,也很难科学、可持续化发展。高速发展到来的环境阵痛,不止一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老百姓对蓝天白云、水清林秀的渴盼,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强烈。成都作为一座“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以美誉天下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开创了天府之国的动人史诗;又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确立了“城区500米见绿,有条件地区千米见水”的目标,开始了城区内以“六库八区”为龙头的最大规模的环城生态区建设,中心城区绕城高速公路两侧各500米的范围,形成80公里“环城绿廊”,以延续成都人水和谐、生态友好、水兴城盛的梦想。生态不仅要建设,更需要像眼睛一样加以保护。成都将拿出最坚决的态度,坚持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尽最大努力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修复,努力让成都蓝天常在、绿水常流。
业态立城、形态塑城、生态美城、文态兴城,“四态”协调发展,共同构成一个健康的城市体系,共同打造一个宜业、宜商、宜居、宜行,归根结底是“宜人”的国际化大成都。(王小四)
原标题:成都以“四态合一”诠释国际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