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国内国际  »  正文

海南拟规定旅客每人每年享免税购物限额16000元

2016-02-15 17:4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编辑: 肖凌霄   责任编辑: 马兰

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15日讯 近日,海南发布《关于提升旅游产业发展质量与水平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着力打造旅游展览品牌。提升三亚海天盛筵、三亚热带兰花博览会等展会品质,增强游客参与度和区域影响力。进一步优化免税购物政策,在额度管理上,将限额、限次规定调整为离岛旅客(不含本岛居民)每人每年均可享受免税购物限额16000元人民币,购物次数不限。

《意见》强调,加强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完善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形成责权统一、职责清晰的旅游市场监管格局。强化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建立旅游行业诚信制度。加强对游客文明旅游行为的引导,落实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制度。

以下为政策全文: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提升旅游产业发展质量与水平的若干意见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62号),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十二个重点产业的决策部署,为深化旅游业改革发展,进一步提升海南旅游产业发展质量与水平,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快转型升级,构建富有海南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

(一)打造海洋旅游新标杆。

1.做精做强滨海旅游。完善滨海旅游设施,丰富滨海旅游产品,引导滨海观光向滨海度假发展。打造海棠湾、亚龙湾、清水湾、石梅湾、神州半岛、龙沐湾、棋子湾、博鳌、海口西海岸等热带滨海休闲度假精品海湾。加快建设三亚亚特兰蒂斯、儋州海花岛、陵水海洋主题公园等一批滨海旅游综合体,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滨海休闲度假品牌。积极开发海岛旅游、休闲渔业和沙滩、滨海、近海水上运动项目。

2.稳步推进三沙旅游。加快实施《三沙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按需引进国际标准大型邮轮,优化西沙邮轮旅游航线,到2020年实现南沙邮轮定期游,适时开通一程多站的南海旅游线路。加快完善三沙旅游基础设施,高水平开发特色岛礁精品度假旅游。

3.加快发展邮轮旅游。完成三亚凤凰岛邮轮母港和海口等邮轮港建设;鼓励支持国内大型企业投资建设邮轮港和购买、租用邮轮。支持国内外企业在我省注册邮轮公司,或与我省企业组建国际邮轮公司,参与邮轮旅游运营。积极发展无目的地海上游。努力构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邮轮旅游经济圈和环南海邮轮旅游线。

4.积极开发帆船、游艇旅游。逐步开放岸线和水域范围,推动简化游艇审批手续,放宽航行条件,降低准入门槛和游艇登记、航行旅游、停泊、维护的总体成本;培育和开放游艇培训及游艇驾驶考试。在已建12个帆船、游艇码头的基础上,按照“两核四区”的总体格局,高水平建设秀英港、金沙湾、半山半岛、凤凰岛、红塘湾等14个帆船、游艇码头和帆船、游艇旅游俱乐部,形成互联互通的环海南岛游艇休闲旅游线路,培育帆船、游艇大众消费市场。

(二)高水平发展康养旅游。

5.加快建设医疗健康旅游项目。大力推进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建设,鼓励在业态创新、机制改革、集群发展方面先行先试,重点发展特许医疗、健康管理、照护康复、医学美容和抗衰老等产业,形成为游客提供体检、健康管理、医疗服务、康复、养生等完整的医疗健康旅游产品。推进海口、三亚中医医疗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中医养生康复疗养。鼓励现有医疗机构扩大疗养服务范围,支持建设集休闲度假、医疗服务于一体的休闲疗养项目,满足境内外游客的休闲疗养服务需求。

6.开发提升温泉度假产品。以温泉休闲度假为核心,开发中医康疗、养生运动、美容美体等配套产品,提升打造海口观澜湖、琼海官塘、万宁兴隆、保亭七仙岭、儋州蓝洋、三亚南田等6大精品温泉旅游产业聚集区。支持开发定安久温塘、文昌官新、万宁尖岭、屯昌青奥、琼中上安、陵水高峰、东方马龙、昌江霸王岭、白沙木棉、澄迈九乐宫等10个温泉旅游度假区。

(三)创新发展文体旅游。

7.深度开发本土民族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依托海南民族民俗文化特色,不断扩大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规模和影响力,提高黎祖祭祀庆典活动知名度,大力弘扬传承海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将更多的本土文化元素注入景区、酒店、度假区等旅游要素中,提升保亭槟榔谷、陵水椰田古寨、琼中什寒村等一批民族风情旅游村寨,增强游客文化体验感。

8.大力发展节庆活动和演艺市场。挖掘历史、民俗文化、“海上丝绸之路”海洋文化资源,打造东坡文化节、冼夫人文化节、换花节、七仙温泉嬉水节、潭门赶海节和万宁、陵水中华龙舟大赛等特色节庆品牌。将“海南国际旅游欢乐节”办成国际性旅游节庆品牌。繁荣文化旅游演艺市场,推动海胆剧场、千古情、万达剧场、兴隆剧场等推出一批艺术水准高、市场潜力大的旅游演艺节目,提升演艺水平和特色。

9.加强旅游与体育赛事融合。继续办好环海南岛国际大帆船赛、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万宁国际冲浪节、海口及儋州国际马拉松赛、观澜湖世界女子高尔夫锦标赛、高尔夫明星赛等国际赛事。进一步加大游客参与度高的重大国际体育赛事的策划和引进工作,积极探索采用竞猜型体育彩票和大型国际赛事即开彩票的方式进行市场运作,在赛车、水上F1摩托艇、国际飞镖大赛等赛事的引进和组织方面取得突破,使海南成为举办国际体育赛事的重要胜地。

(四)积极培育会展旅游。

10.培育扶持会奖和展览旅游。发挥海南会奖产业联盟的作用,培育和扶持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较强的会奖旅游和展览企业。争取国家级协会、世界500强和上市公司在海南举办学术会、年会、订货会、专业展览会。将博鳌国际旅游论坛建设成为国家旅游局和海南省政府共同举办的定期定址国际性旅游论坛。

11.着力打造旅游展览品牌。提升三亚海天盛筵、三亚热带兰花博览会等展会品质,增强游客参与度和区域影响力。进一步办好海南国际海洋旅游博览会、海南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海南国际美食博览会、海南国际房车露营休闲博览会、海南会奖旅游博览会等大型旅游展览。举办汽车、房地产、健康养老等消费型展览展销,促进旅游相关产业消费。

(五)加快发展乡村旅游。

12.强化对乡村旅游的示范和扶持。加快实施《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见》和《海南省乡村旅游总体规划》,统筹用好惠农政策和资金,着力完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配套设施,推进道路、电力、饮水、厕所、停车场、垃圾污水处理设施、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举办好“海南乡村旅游文化节”。大力培育“北仍村”、“百里百村”、“奔格内”等乡村旅游品牌,开发系列乡村生态体验旅游线路,重点打造三亚玫瑰谷、保亭槟榔谷、琼海龙寿洋、五指山牙胡梯田等乡村旅游精品。到2020年,全省建成5个乡村旅游示范县、100个特色旅游风情小镇、100家椰级乡村旅游点、300家金牌农家乐、1000个乡村旅游点。

(六)稳步开发森林生态旅游。

13.有序建设热带森林国家公园。发挥海南热带森林旅游资源优势,通过生态廊道和生态型交通网建设,使海南岛热带雨林集聚区的10个自然保护区、11个森林公园以及滨海湿地贯通连片,整体打造海南热带雨林品牌。科学规划和建设五指山、霸王岭、尖峰岭、吊罗山、七仙岭5个国家森林公园,推进东寨港、清澜港等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滨海红树林湿地国家公园建设。开发建设森林观光、度假养生、运动探险、野生动物观赏、雨林科普等森林旅游产品体系。

(七)全域化发展特色城镇旅游。

14.推进全域化旅游发展。推进实施旅游优先发展和全域发展,调动各行业、全社会和全民参与旅游业发展。树立旅游产业全域覆盖、旅游景区全域联动、旅游产品全域优化、旅游线路全域统筹、旅游品牌全域整合、旅游市场全域营销的理念,推进以县域为单元的全域旅游化功能改造,实现旅游全域规划、全域打造、全民参与、全民共享。加快琼海、文昌、保亭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工作,推进“大三亚”旅游圈的三亚、陵水、乐东申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15.加快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融合。加快推进旅游中心城市、特色旅游城市、旅游小镇的开发,形成多层次的旅游目的地体系。积极推进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精心打造一批集观光、休闲、度假、养生、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旅游城镇和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在海口、三亚、儋州、琼海、万宁等主要旅游城市,结合城市建设和旧城区改造,规划建设文化艺术街、酒吧一条街、美食一条街、购物一条街、名牌名店街、休闲步行街等特色文化和商业街区。

(八)培育壮大购物旅游。

16.进一步优化免税购物政策。在额度管理上,将限额、限次规定调整为离岛旅客(不含本岛居民)每人每年均可享受免税购物限额16000元人民币,购物次数不限。在方式管理上,允许现有两家实体免税店开设网上销售窗口。争取进一步扩大免税商品品种,优化离岛免税店布局,将铁路离岛旅客纳入离岛免税政策适用范围。

17.开发特色本土旅游商品。扶持一批开发特色旅游商品的龙头企业和品牌运营企业,建设一批集商品研发、企业孵化、商品生产和销售“四位一体”的海南旅游商品基地和旅游购物场所,以及线上线下展示和销售渠道。建设好“海南礼物”旅游商品平台,全面提升旅游商品的研发、设计、生产、推广、销售的水平和规模。打造海南黎锦苗绣、椰壳贝艺、海南木雕、椰子食品、咖啡茶叶、热带水果六大特色商品品牌,推进特色食品、丝绸织锦、文化创意等10类旅游商品开发,积极开发三沙特色旅游商品。(九)积极发展产业旅游。

18.加快工旅融合发展。以文昌航天旅游为龙头,依托航天主题公园延伸开发航天主题度假酒店、主题餐厅、主题商店、主题商品,塑造航天旅游品牌。在全省信息产业园、动漫软件园、农产品加工园加入旅游元素,打造集开发、生产、参观、科普、体验为一体的工业旅游产品和线路。推动大型水库、工矿企业和铁路旅游项目建设。加快发展旅游装备制造和旅游商品加工业,重点发展游艇、轻型水上飞机、房车、越野和户外运动装备、潜水设备、高尔夫用具等旅游装备制造业。

(十)大力开发专项旅游。

19.丰富婚庆旅游产品。进一步开发游艇婚礼、邮轮婚礼、海湾婚礼、黎苗民俗婚礼等10类婚庆旅游产品。整合海南婚庆旅游产业链,打造天涯海角、热带森林天堂公园、大小洞天、海口观澜湖等12个特色婚庆基地,发展婚纱摄影、婚礼目的地、蜜月旅游、婚礼蜜月旅行等特色婚庆经济,打造以美丽、幸福和爱情为元素的海岛婚庆旅游品牌。

20.发展低空飞行旅游。建设海口、三亚、三沙、琼海等低空飞行试点基地,开通覆盖全岛的低空旅游航线。鼓励通用航空企业开发空中婚礼游、热带海岛休闲游、海岸线观光游、火山口和原始森林探秘游、伞降和滑翔极限运动游、低空飞行表演游等低空旅游产品。至2020年,实现重点旅游地区的通用航空起降服务全覆盖,打造成全国低空旅游发展示范区。

21.开发房车露营旅游。按照“一核四节点三轴线”的房车露营旅游空间布局,开发东部椰风海韵、中部森林体验、西部探奇揽胜房车露营旅游带。依托重点旅游城市、旅游景区、旅游小城镇和旅游度假区,结合全省精品旅游线路的开发,规划建设一批国际化、标准化、生态化的汽车旅馆和自驾车房车露营基地,构建覆盖全岛的房车露营网络。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十一)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22.建设全省无障碍旅游交通网络。加快旅游客运改革,全面实现全省旅游客运无障碍通行。加快全岛高速公路建设,完善高铁运营和服务设施,结合环岛高铁线布局短途公交和自驾车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环岛滨海旅游公路,实施景区“最后一公里”通达工程,实现全省环岛铁路、高速公路、旅游公路路网设置科学、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旅游城市、景区、旅游小镇和乡村旅游点之间的通达性满足旅游者出行需求。增强岛内公路、铁路沿线站点的旅游综合服务功能,把高速公路加油站、动车停靠站建设成高水平的旅游综合服务区。加强道路交通旅游导向系统建设,对通往旅游景区点的导向标志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

23.改善进出岛旅游交通的便利性。巩固和加密现有境外航线航班,全省各级民航发展专项资金要重点支持境外航线、境内旅游淡季航班的运行和基地航空公司的引进。开发俄罗斯、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德国、东南亚国家和香港、台湾的航线,到2017年新增5条以上海南至俄罗斯、澳大利亚等重点客源国直达航线。支持旅游企业开展旅游包机业务。加快美兰机场、凤凰机场、博鳌机场的扩建、新建,增强航空交通的旅游服务功能。完善布局本岛港口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海口港为重点发展联系北部湾和广东沿海港口的高速海运体系。同时开发环海南岛海上观光运输线路。

(十二)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

24.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与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发展,加强旅游度假区、A级景区和乡村旅游点的道路、步行道、停车场、供水供电、医疗急救、游客信息服务以及垃圾污水处理、安防消防等基础设施建设。在3A级以上景区、重点旅游区以及机场、车站、码头等建设旅游咨询服务中心,2020年前实现全省旅游咨询服务网络全覆盖。

25.实施旅游厕所建设工程。按照统筹规划、实用环保、卫生便利、标准统一的原则,在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沿线、交通集散点、旅游餐馆、旅游娱乐场所、休闲步行区等场所布局和建设一批星级旅游厕所。旅游、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商务、生态环保等部门各司其责,分别将旅游景区、旅游城市街区、旅游交通线路、旅游购物餐饮区、重点旅游乡村等地公共厕所的建设和管理纳入部门工作职责。支持社会资金投资和经营旅游厕所,积极探索“以商建厕、以商管厕、以商养厕”的新机制。到2017年底,新建和改建旅游厕所961座,确保全省旅游厕所全部达到“数量充足、干净无味、免费实用、管理有效”的标准。

26.完善旅游集散功能。加强对机场、火车站、汽车站、港口码头的人流、物流的规范管理,改善重点旅游城镇、景区的交通衔接,按照双车道以上公路标准推进4A级以上景区连接公路建设。统筹旅游景区标志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在机场、车站、码头和高速公路、国道、城镇要道设置旅游指引标志。完善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点的旅游咨询、信息查询等配套服务功能。2018年前建设完成海南省游客集散中心,海口、三亚、儋州、琼海、万宁等重点旅游市县要至少建设完成1处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游客集散中心。

(十三)打造智慧旅游岛,提升旅游信息化水平。

27.规划和整合旅游数据资源。编制海南省旅游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旅游+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旅游行业的广泛应用。加快海南旅游综合云平台大数据完善工作,对统一的旅游资源库数据、通信运营商数据和机场航空吞吐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8.加快智慧旅游城市、企业试点建设。在大三亚旅游圈、海口、琼海、万宁等重点旅游城市,4A级以上景区,四星级以上酒店、旅游风情小镇以及5椰级以上乡村旅游点为主,打造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景区、智慧酒店和智慧旅游乡村,积极推动景区、餐饮点、购物场所、娱乐场所的消费支付电子化。

29.实施全省重点公共场所WiFi网络建设。覆盖范围包括行政服务办事大厅、文化体育场馆公共活动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公共交通枢纽候客区、三星级及以上酒店大堂和餐饮区、A级景区游客集散中心和餐饮购物区、会展中心、免税购物店等区域,并鼓励引导演艺场所、购物店、餐饮热点等一般性商业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实施WiFi覆盖,为游客提供免费、便捷的互联网接入服务。三、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十四)推进标准化建设,开展全面服务质量管理。

30.积极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加快完善地方旅游标准体系,推进省级旅游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工作。鼓励市县政府开展市级旅游标准化试点,创建一批标准化和名牌旅游企业。实施导游等级评定标准和导游形象建设工程,提升导游人员整体素质及能力。

31.开展全面服务质量管理工作。制订《海南省旅游质量发展纲要》,完善旅游团队电子行程服务管理系统建设和管理,开展旅游企业质量等级和诚信等级评定,强化旅游服务质量控制。建立健全旅游投诉受理联动机制,畅通12301旅游服务热线与相关行业服务热线信息互通,及时处理旅游咨询和投诉。(十五)加强旅游市场监管,优化旅游消费环境。

32.完善旅游法规体系。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加快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要求的配套制度建设。完善我省旅游法规体系,修订旅游价格、景区景点和旅馆业管理等地方性法规,推进邮轮游艇、医疗旅游等旅游新业态的立法。

33.加强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完善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形成责权统一、职责清晰的旅游市场监管格局。强化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建立旅游行业诚信制度。加强对游客文明旅游行为的引导,落实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制度。

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旅游业发展动力

(十六)加快旅游环境改造,提升国际化水平。

34.加快旅游环境的国际化。加强对重点旅游城市和旅游度假区的旅游要素国际化改造,完善全省机场、车站、码头等公共交通枢纽的国际旅游信息服务功能,推进景区、酒店等旅游经营和公共服务场所的多语种标识建设。

35.加强旅游人才的国际化教育和培养。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建立海南旅游人才国际化教育和培训基地。支持引进国际知名院校和企业与海南院校合作创办旅游大学或旅游职业院校。推进国际化语言环境建设,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多语种服务水平。加强对旅游行业管理和服务人员国际习惯、国际标准和国际礼仪培训,提高接待入境游客的能力和水平。(十七)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拓展入境旅游市场。

36.完善旅游对外开放政策。发挥“落地签证”和“26国免签”政策效应,进一步研究促进外国人入境过境旅游签证便利化措施。积极争取“全球免签”政策,争取三沙游向港澳台游客开放政策。推进构建“海南-东盟旅游合作区”,进一步开展好邮轮边境旅游。加强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合作,发挥好岛屿观光政策论坛的作用。加强与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行协会等国际旅游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海南旅游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层次和水平。争取向境外旅行商放开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经营权。鼓励各市县政府、各部门围绕宣传推广、招商引资、学术交流、科技和文化交流等,积极开展“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国际交流合作。

37.进一步拓展入境旅游市场。将海南旅游整体形象策划和宣传纳入全省外宣工作总体部署,探索建立全省因公出国(境)团组增加旅游宣传推广功能的机制。完善琼港澳一程多站合作促销机制和旅游营销委托代理机制。有计划地在境外10大重点客源地设立营销机构,派驻营销代表。出台旅游企业开拓入境市场的支持和奖励办法。五、强化保障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十八)创新旅游管理体制机制。

38.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省政府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组织领导职能,建立成员单位公开信息通报和会商制度。规范各市县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名称和机构设置,强化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旅游产业促进和综合协调方面的职能。积极推进省市县旅游数据中心和旅游卫星账户建设,完善旅游统计和旅游综合分析体系,大力支持旅游产业研究。建立科学的旅游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加大旅游工作在政绩考核中的权重,将旅游总人次、入境旅游总人次和旅游总收入纳入市县旅游发展考核指标体系中。

39.增强旅游规划的引领和约束。依据《海南省总体规划》,科学编制《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海南省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其他专项旅游规划,切实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环境和生态保护规划、海洋规划、森林规划及产业空间规划等重要规划的衔接,以科学的规划引领产业开发和建设。推动海口观澜湖、陵水清水湾、三亚海棠湾“国家海岸”、三亚邮轮母港、儋州海花岛、三沙海洋旅游区等6个省级旅游园区及各市县的20个重点旅游度假区规划落地。强化对编制旅游规划的指导、审查和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督查纠偏。

40.创新旅游市场监管体制机制。做实省旅游市场联合执法办公室,完善部门协作、联动惩戒机制。加强市县旅游质监执法机构建设,在重点旅游市县积极探索设立旅游警察队伍和工商系统旅游市场监管机构。积极推进海口、三亚、琼海、万宁等重点旅游城市旅游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完善导游管理体制,推进导游员工化和导游服务公司实体化改革。加快旅游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改革发展,切实发挥其行业自律作用。

(十九)建立多元化的旅游投入机制。

41.整合财税资源支持旅游产业。通过统筹、盘活财政资金等多种方式,积极筹措资金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全省各级政府支持服务业、中小企业、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其他与旅游业相关的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旅游项目予以倾斜。各类农业示范基地、水利风景区、森林公园、文化体育等建设资金要注重与重点旅游项目建设融合使用。稳妥推进旅游企业“营改增”工作,争取将星级宾馆纳入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所得税优惠政策适用范围。

42.提升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效用。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要综合运用股权投资、贷款贴息、风险补偿、以奖代补等方式大力吸收和整合社会资本支持旅游产业发展,重点支持旅游新业态和特色旅游商品开发、旅游创新研发、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及其他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等。市县财政也要加大对旅游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

43.支持设立旅游产业投资基金。支持财政和大型企业、金融机构联合建设旅游产业投资基金,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旅游产业要素的提升改造、旅游产业融合和新业态新产品开发,以及重大旅游项目和重要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2016年,省财政筹措5000万元,作为政府引导基金,与社会资本共同设立旅游产业投资基金。

44.支持优质旅游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上市融资,每年争取扶持1-2家优质旅游企业上市及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支持小微旅游企业到区域性股权交易场所挂牌。鼓励旅游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公司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筹集资金,发展旅游项目资产证券化产品。推动提高涉旅企业跨境贸易和跨境资本人民币结算额度。

45.加大对旅游业的信贷支持。加快落实国家旅游局与国开行等6家商业银行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加强与海南银行等本地金融机构的合作,以海南旅游乐享卡为平台,推动旅游业与金融业的全面深度合作。鼓励金融机构推出具有海南特色的金融服务和产品,加大对旅游企业的信贷支持。支持以旅游景区特许权、营运权质押担保。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中小微旅游企业提供融资担保,解决旅游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鼓励保险资金以股权、债权、资产证券等方式参与旅游开发建设。

(二十)优化土地和海域利用政策。

46.支持和保障旅游业发展用地用海。全面落实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旅游局《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的意见》,加大对旅游扶贫、旅游厕所、省市重点旅游项目用地的保障力度。支持使用未利用地、废弃地、边远海岛等土地建设旅游项目,多方式供应建设用地。支持城镇和乡村居民利用自由住宅或者其他条件依法从事旅游经营。支持自驾车、房车营地,邮轮、游艇码头用地和文化、研学旅游发展用地。优化海域资源配置,支持和保障重大涉海旅游项目建设,编制海域使用规划时,充分考虑相关旅游项目、设施的空间布局和用海要求,规范用海及海岸线使用。

海南省人民政府

2016年1月27日

原标题:海南拟规定旅客每人每年享免税购物限额16000元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